《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知否》中,盛家有四个女儿,嫡长女华兰知书达理、顾全大局;嫡次女若兰单纯直爽,爱恨分明;小庶女明兰聪慧机敏,处事得体;只有庶长女墨兰,虽对诗书礼仪、插花烹茶等大家闺秀的技艺了如指掌,却心胸狭窄,高傲自负,最后落得被娘家嫌弃,被丈夫厌弃。


有人说,墨兰是空有小姐的心思,却是丫环的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墨兰的人生悲剧,从表面上看,是她母亲林噙霜教女不善所至。不可否认,在她们那个时代,原生家庭的好坏,是否有原生家庭托底,就是女人的未来。


但是从墨兰的成长历程来看,她犯了三个大错误,对照现代社会的女人,这三个错误特别常见,而且会影响女人的一辈子。


01 陷在原生家庭里的女人,很难重生


墨兰在娘家时,时时处处与若兰、明兰争。


课堂上的学习时,争表现、争发言;家里请了嬷嬷教规矩,她争着提问、抢风头;就连两个妹妹喜欢的人,她也不放过。电视剧里的情节是,她对小公爷齐衡情有独钟,实际上,她看中的,无非是小公爷的家世。


为了在父亲面前争宠邀功,她不惜陷害两个妹妹。只可惜,她的性格高傲,却没有机智的头脑,每次陷害妹妹不成,反而把自己拉下水。


每每东窗事发之时,她总是借着父亲对她和她母亲的宠爱,极尽装柔弱、装可怜之能,以此来博得父亲的同情,免得一场责罚。


而在于妹妹争夺时,她一言不合,就喜欢把“嫡女、庶出”挂在嘴边,但凡父亲对她稍有微词或脸色,她便以此来说事,好像所有人都瞧不起她是庶女的身份,都在欺负她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她心中时常憋着一口气,企图得嫁高门,把家里人踩在脚下。


对“庶女身份”的执念,奠定了她悲剧人生的基础。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一个陷在原生家庭里,无法自拔的女人,很难拥有幸福。


不否认,墨兰的结局,与她母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但是,以她的聪慧,凡事稍做冷静,懂得迂回思考,再不济,把所读的诗书中的道理,好好思索一番,也能让她的心通透许多。


事实上,她有好几次,不愿依照母亲的安排行事,只不过,她对原生家庭的执念太深,双眼和心灵都被蒙蔽,最终一步错,步步错。


原生家庭,在女人的人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思想封建的旧时代,还是思维开明的新时代,父母对女儿的教育、给女儿灌输的婚姻观念等,都是女儿未来生活上的依托。而对比男人,女人更容易陷在原生家庭的桎梏中,对原生家庭产生一边依赖、一边嫌弃的心态,一边迫切想从原生家庭中逃离,一边又害怕离开原生家庭。让女人的一生,都很难找到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电影《战争游戏》中,有这样一句话:“有趣的游戏,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退出游戏。”


原生家庭的问题,的确对女人的人生有着不可逆的影响。但是原生家庭,只是人生的起点,不是终点。


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怨与怼、爱与恨、舍与不舍,继续陷在里面,只会不断复制原生家庭里的一切。


正如电视剧《都挺好》传递给我们的理念那样:原生家庭欠你的,得自己找回来。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02女人的三观,就是她的一生


对比《知否》原著和电视剧版,墨兰的结局,并无太大出入。


都是处心积虑嫁入豪门,不得丈夫宠爱,不得婆婆喜欢,终日周旋在丈夫的花红酒绿中,甚至与自己的丫鬟争宠夺爱。


在原著中,虽然借着娘家哥哥、妹夫的在朝中的地位,梁晗不敢将她休妻,但夫妻之间的恩情与厚爱,她大概是此生无望了,至于家里的财政大权,也断不会轮到她一个六儿媳手里。


其实,她这样的结局,早已命中注定。


墨兰还在娘家时,家里请了宫里的嬷嬷来教规矩,经过几天的观察,嬷嬷就看出了墨兰的性格:爱出风头、处处拔尖、无故找事、品性跋扈。


这些性格总结起来,就是她的三观不正、心术不纯。


遇到任何事,不知道走正路,一味想着求捷径。要么,借着父亲对母亲的宠爱,找到机会就欺负两个妹妹;要么,借着自己的“演技”,在父亲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种种行为,全然没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这样的三观,直接影响到她对结婚对象的选择。


伊始,喜欢齐衡,看上去是青春萌动,但后来,得知收复齐衡无望,就立即转头另寻目标。

后来,父亲给她准备了一个文炎敬,她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只因人家是个举子;之后,她退而求其次,不择手段,自动送上门,与梁晗在一起。


事实上,就连盛大娘那样直肠子的女人都知道,以盛家的地位,就算嫁进齐家,婆媳关系也很难处理;而明兰在梁大家娘子一再示好之后,却是细心打听梁家的情况,没有糊里糊涂的搅进梁家的混水中。


只有她,一心想嫁进豪门,却又不知道修炼自己的能力,却想着走偏门,攀高踩低,依附男人。


直到后来,她居然想借助康姨妈,来陷害明兰和娘家。殊不知,明兰如何倒下,盛家也会受到影响,那么,她在婆家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一个三观不正的女人,就相于作茧自缚。


而女人的三观,不仅限与传统意义上,与人为善、温婉贤淑、遵守规则等这些,更多的是她的婚姻观、生活观、人生观。


亦舒曾说过:“一个女子,必须先凭双手争取生活,才有资格追求快乐、幸福、理想。无论如何要有职业,因而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对象,届时,可以结婚生子,也可以独身终老。”


做女人,三观比五官更重要。


不为困境所屈服;不被诱惑所蒙蔽;时常谨守着女人独有的天真,生活再苦,也会对自己笑。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03 只看眼前利益,却忘记了远处的危机


墨兰的结局,可以说是林噙霜一手造成了。


当她纵容墨兰私会梁六郎,生米煮成熟饭时,理由就是:“我当年也是用这招收服了你爹。”


事实上,她忘记了,在盛家有效的方法,在梁家不一定有效。


林噙霜嫁盛家时,盛家只是生意人家,盛紘也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充其量只能说是大户人家,而且盛大娘子又是个毫无心机、直肠子的女人,以她的级别,在盛家占得一席之地,当然是手到擒来,毫无难度。


但是梁家就不同了。


伯爵府。高官名门。家里子女众多,妻妾成群,人际关系要比盛家复杂得多。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这样的家庭,能嫁进去的女人,身份地位都是非富即贵,而且,她们从小生活在官场大家庭中,见惯了家中的尔虞我诈,早已习得各种宅斗方法,对人性、人心的把握,也自有一些手段。


相比之下,盛家那些的小争小斗,只能算是小菜一蝶。


事实上,让墨兰陷入梁家的进退两难的,是她的目光短浅。


在她眼里,只有借助权势的力量上位,但凡能让她乘上“权势的快车”,不管什么手段,她都愿意用,哪怕明知会让整个家庭蒙羞,也在所不惜、孤注一掷。


女人的一生,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娘家的容光,婆家的颜面,丈夫的半生,孩子的未来。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事业上的成就、家庭的维系。


女人的一生,渴望得到的也太多。


父母的宠爱;丈夫的恩爱;婆家的尊重;子女的关爱;浪漫的生活;优越的生活等等。


压力和渴望的对接、挤压,让女人迫切的想逃离现在的一切,渴望借用某些人、某些事而改自己的人生。


事实上,正是因为女人的不易,更要走一步,看三步,眼光长远的看问题。能改变和把握自己人生的,始终只有自己。


组建一个家庭,应该是本着感情的需要而去,而不是为了改变生活;学习一项技能,应该是充实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知否》中,墨兰悲剧收场,她犯的三个错警示多数女人

04 相信自己,韧性是女人最大的底牌


有人说,女人有三次生命。


第一次是降临人世;第二次是嫁人;第三次是生孩子,也就是当母亲。


第一次生命,人人均等,都是老天爷发的牌。但第二次、第三次,人人都有选择的机会。


选择继续依靠男人,就选择了低眉顺眼的过一生;选择从绝境中找突破,就选择了给自己一个机会,把握自己的人生;选择非真爱不嫁,就选择了爱是婚姻的底色。


而墨兰的选择是:利用和利益。


这最后的根本原因,是她对自己的能力和人生没有底气。


不敢去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难题,只能选择一条看上去的捷径,过着依附的人生。


其实,女人是世界上最有韧劲的物种。


只要有正确的三观、积极的心态,女人的韧劲和弹性,就能遇险破险、遇难破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