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比萨斜塔”,倾斜了2.3米,百年内历经三次地震无恙

谈及斜塔,我们都会想到意大利比萨斜塔。建成于1372年的比萨斜塔,一直“倾而不倒、斜而不倒”,伽利略在上面做过自由落体运动,还曾经历过4次地震,但至今依然斜立于奇迹广场。如今,意大利比萨斜塔已经成为旅游圣地,每年吸引数百万人前来观光,被称为世界九大奇迹之一。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实中国也有斜塔,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余年,曾经8级地震都没震倒它,因而被誉为中国版“比萨斜塔”,这就是直波碉楼,2001年7月,直波碉楼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版“比萨斜塔”,倾斜了2.3米,百年内历经三次地震无恙

在距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有个松岗碉群,共有3座碉楼,其中两座碉楼位于直波村,被称为直波碉楼,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

整个碉楼外部呈现出八角形状,由下往上成锥体形状,为石木结构,整体高43米。碉楼内部分为13层,每一层以小圆木铺垫,以木梯上下,底层全封闭,二层处设门出入,三、四层以上设藏式斗窗,供采光、瞭望。

根据当地史料介绍,直波碉楼建造于乾隆年间,主要作用是防洪和防盗。直波位于偏远地区,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当地就兴建了一座座碉楼。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洪,由于直波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建造碉楼可以避难,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多屋被淹,直波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而全部活下来。

中国版“比萨斜塔”,倾斜了2.3米,百年内历经三次地震无恙

如果仅于此,直波碉楼很难引起关注,只会是普通的文物罢了,但直波北碉却非同一般,因为这座碉楼测量后发现倾斜了2.3米,超过了一般建筑倾斜值。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3.5米,直波北碉倾斜度略逊一筹。

不过,专家考证指出,建造之初的直波碉楼并不倾斜,真正出现倾斜的应该是在最近100年内,肉眼可见的倾斜应该超过50年。但不管哪一种推测,直波碉楼都至少经历过2次大地震,其中一次为里氏8级地震。

中国版“比萨斜塔”,倾斜了2.3米,百年内历经三次地震无恙

在直波碉楼附近,最近100年内先后发生过三次大地震,即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里氏7.5;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里氏7.2级;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里氏8.0级。但奇迹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专家勘查发现直波八角碉楼连一块石块都没有掉落,完好无损。

直波碉楼为何“斜而不倒”近百年呢?专家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碉楼用石块层层垒砌而成,中间用黄泥夯打的非常结实;二是碉楼墙壁厚度接近1米,从下往上又是锥形结构,本身具有稳定作用;三是碉楼经过多年的地质沉降,如今已经比较稳定了。

中国版“比萨斜塔”,倾斜了2.3米,百年内历经三次地震无恙

但暂时比较稳固不会倒塌,不代表以后不会倒,比萨斜塔因为倾斜度过高而关闭十年纠正,直波碉楼也亟待修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