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比薩斜塔”,傾斜了2.3米,百年內歷經三次地震無恙

談及斜塔,我們都會想到意大利比薩斜塔。建成於1372年的比薩斜塔,一直“傾而不倒、斜而不倒”,伽利略在上面做過自由落體運動,還曾經歷過4次地震,但至今依然斜立於奇蹟廣場。如今,意大利比薩斜塔已經成為旅遊聖地,每年吸引數百萬人前來觀光,被稱為世界九大奇蹟之一。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其實中國也有斜塔,建造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餘年,曾經8級地震都沒震倒它,因而被譽為中國版“比薩斜塔”,這就是直波碉樓,2001年7月,直波碉樓被國務院認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版“比薩斜塔”,傾斜了2.3米,百年內歷經三次地震無恙

在距離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城15公里的松崗鎮,有個松崗碉群,共有3座碉樓,其中兩座碉樓位於直波村,被稱為直波碉樓,藏語意為“峽谷口上的官寨”。

整個碉樓外部呈現出八角形狀,由下往上成錐體形狀,為石木結構,整體高43米。碉樓內部分為13層,每一層以小圓木鋪墊,以木梯上下,底層全封閉,二層處設門出入,三、四層以上設藏式鬥窗,供採光、瞭望。

根據當地史料介紹,直波碉樓建造於乾隆年間,主要作用是防洪和防盜。直波位於偏遠地區,盜匪常常襲擾百姓,為保護村民的安全,當地就興建了一座座碉樓。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防洪,由於直波地勢低窪,河網密佈,常有洪澇之憂,建造碉樓可以避難,1884年潭江大澇,附近各地多屋被淹,直波村民因及時登上碉樓而全部活下來。

中國版“比薩斜塔”,傾斜了2.3米,百年內歷經三次地震無恙

如果僅於此,直波碉樓很難引起關注,只會是普通的文物罷了,但直波北碉卻非同一般,因為這座碉樓測量後發現傾斜了2.3米,超過了一般建築傾斜值。意大利比薩斜塔傾斜3.5米,直波北碉傾斜度略遜一籌。

不過,專家考證指出,建造之初的直波碉樓並不傾斜,真正出現傾斜的應該是在最近100年內,肉眼可見的傾斜應該超過50年。但不管哪一種推測,直波碉樓都至少經歷過2次大地震,其中一次為里氏8級地震。

中國版“比薩斜塔”,傾斜了2.3米,百年內歷經三次地震無恙

在直波碉樓附近,最近100年內先後發生過三次大地震,即1933年的疊溪大地震,里氏7.5;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里氏7.2級;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里氏8.0級。但奇蹟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專家勘查發現直波八角碉樓連一塊石塊都沒有掉落,完好無損。

直波碉樓為何“斜而不倒”近百年呢?專家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碉樓用石塊層層壘砌而成,中間用黃泥夯打的非常結實;二是碉樓牆壁厚度接近1米,從下往上又是錐形結構,本身具有穩定作用;三是碉樓經過多年的地質沉降,如今已經比較穩定了。

中國版“比薩斜塔”,傾斜了2.3米,百年內歷經三次地震無恙

但暫時比較穩固不會倒塌,不代表以後不會倒,比薩斜塔因為傾斜度過高而關閉十年糾正,直波碉樓也亟待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