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01

老人家年輕時過得很苦,所以大多都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為了省下兩毛錢能在菜市場跟攤主耗上半天。

曾經看過一個小視頻,有個大媽在超市買雞翅,她不跟其他人一樣挑完就走,而是把挑好的雞翅握在手裡,用體溫去融化雞翅裡的冰。直到擠出雞翅中的水分,才心滿意足地放進袋子裡,接著融化下一個雞翅。

她不顧冰冷的雞翅給雙手帶來的刺激,導致雙手被凍得通紅,也不顧其他顧客看她時鄙視的眼光,更不顧由此浪費的時間。她心裡所想的就是如何省下那點微不足道的錢。

我們年輕一代沒有經歷過他們的苦,所以不能理解他們為何要為難自己。同樣的,他們也看不慣我們花錢大手大腳,哪怕倒掉一點剩菜剩飯,在他們眼裡都是敗家的表現。

正因為彼此間缺乏理解,才會衍生出許多麻煩。父母看自己親生的孩子浪費都要批評教育一番,更別說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婦。

“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02

網友晴晴就遇到了節約到近乎苛刻的婆婆,她身上穿的,只要是不外露的,都是打補丁的。這是晴晴到婆家小住時才知道的事,別看婆婆出門時穿得光鮮亮麗,內裡都是破爛。

她的一雙襪子有好幾個顏色,腳後跟補了一層又一層。其他的貼身衣物也是如此,但凡是容易破的部位都補過了。

那時晴晴剛結婚,看到婆婆如此節約,差點落下淚來,還責怪老公不孝順,不給公公婆婆添置新衣。

老公很委屈,說他每年都給他們不少錢,他們捨不得花,他也沒辦法。

晴晴想,男人還是不懂怎麼體貼父母啊!於是她私底下量了公公婆婆的尺寸,給他們買了新的貼身衣服。

誰知婆婆並沒有多高興,她收下後,拉長著臉說:“我又不是沒得穿,幹嘛給我買衣服?我兒子賺錢不容易,你以後別買了。

晴晴吃力不討好,有點沮喪,也有點委屈。偏偏老公還幸災樂禍,嘲笑她說:“現在知道我為什麼不買了吧?”

晴晴瞪了他一眼,也下決心不會再給他們買東西了。

“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婆婆的節約還體現在飲食上,照理說晴晴是新媳婦,怎麼也得做點豐盛的飯菜招待一下,畢竟她只是在婆家小住幾天,也算是客人。然而她並不這麼想,頓頓不是鹹菜豆腐,就是豆腐鹹菜,晴晴真的吃不下。

老公勸她:“我媽苦了一輩子,習慣了,你將就一下,就當減肥了,到時回自己家再吃好吃的。”

而且,要是有剩菜剩飯,婆婆從來不倒,第二頓熱了再吃,吃不完接著下一頓繼續吃。就連盤底剩的炒青菜汁,很鹹,她也要閉著眼睛嚥下去。

短短几天,晴晴終於見識了真正的“節約”精神,並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她來跟自己同住。

但是她的願望在寶寶出生後快6個月就破滅了,產假結束,她必須去上班了,媽媽要做生意走不開,她又不想把寶寶丟給保姆。想來想去,最後老公提議讓他媽媽來照顧孩子。

晴晴不太願意,但是好像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了。於是她就讓老公回鄉下去接婆婆過來,離她上班還有兩週時間,好讓婆婆跟寶寶熟悉熟悉。

她不知道,就因為自己的錯誤決定,徹底得罪了婆婆,鬧得家裡烏煙瘴氣。

“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婆婆剛來的第一天,晴晴就受不了了。寶寶是混合餵養,她已經開始給寶寶吃米糊了。寶寶對米糊有些抗拒,所以每次都有吃剩的。

這次也一樣,寶寶才吃了幾口,就開始鬧情緒,她喂不進去了。她要拿去倒掉,婆婆一看大叫道:“你怎麼這麼浪費呢?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

晴晴說:“大人怎麼可以用寶寶的餐具呢?再說了,這米糊黏糊糊的,大人也沒法吃啊。”

怎麼沒辦法吃,你是在找藉口浪費東西!你這個當媽的就是要把孩子吃剩的東西都吃了,他是你兒子,你還怕髒?

晴晴哭笑不得,小碗裡就只有一口米糊,怎麼就浪費了?說實話,她也的確怕髒,寶寶吃米糊時嘴巴不停往外噴米糊,碗裡不知有多少口水。

她還是堅持倒掉了米糊,為此被婆婆叨了一下午。

“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晚上老公下班時,買了牛肉和魚,又被婆婆叨叨,罵他們不懂節約,難怪攢不下錢。

好不容易做好了飯,老公和婆婆先吃,晴晴又給寶寶喂米糊。

雖然晴晴已經減量了,但是寶寶還是吃不完,又剩下了1/3。這時老公吃完飯了,他主動接過寶寶,讓她去吃飯。

晴晴早就餓了,隨手就把寶寶的碗放在了飯桌上,她盛了飯,開始吃。這時婆婆過來了,看見了剩下的米糊,又讓她要吃掉。

晴晴有點火了,沒好氣地說:“我才不吃呢,要吃你自己吃!

晴晴的話激怒了婆婆,她不由分說就把米糊倒到了她的飯碗裡,還罵道:“你個敗家娘們,我兒子的錢都是被你敗光的!一天天就知道吃魚吃肉,你兒子吃剩的你就倒掉!有你這麼當媽的嗎?我們那輩人哪個不是吃孩子剩下的東西活命的?你不吃也得給我吃了!

晴晴氣死了,當場就摔了碗,想狠狠懟婆婆,又怕嚇到了寶寶。她跑過去從目瞪口呆的老公手裡搶過寶寶,對他說:“把你媽送回去!不然我們就不回來了!”說完,就抱著寶寶回了孃家。

晴晴不清楚老公是怎麼收拾爛攤子的,也不想知道婆婆才來了一天就被攆走是什麼滋味。她知道她跟婆婆的關係完了,婆婆怎麼想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一眼都不想再看見婆婆。

“你要把孩子吃剩下的都吃了”,“我才不吃,要吃你自己吃”

03

節約是好事,但是像晴晴的婆婆這樣,就有些過了。你對自己苛刻,不願意讓自己舒坦,沒人攔著,可是你不能要求別人跟你一樣過苦日子。

婆媳矛盾,就是缺乏理解,缺乏溝通造成的。婆媳認識之前,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生活習慣肯定大不相同。還有年齡上的差距,也會造成思想觀念不同。這時候如果雙方都不願意妥協,只一味將自己的習慣和觀念強加在對方身上,企圖改造對方,那勢必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和反感,關係又怎麼可能和諧呢?

還是那句話,想要婆媳和諧,家庭美滿,婆婆和兒媳婦就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雙方都儘量不要干涉對方的生活。

就算你看不順眼,如非原則上的事,那就閉緊嘴巴什麼也不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