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药物研究、救治病人,这个实验室全能

抗击疫情的医疗战线链条很长,从病毒检测、救治病人,再到药物研究,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承担重要任务,展现出来的“全能角色”令人称道。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首任主任为钟南山院士,实验室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呼吸临床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呼研院”)的主要组成部分。

核酸检测、药物研究、救治病人,这个实验室全能

救治科研两不误

在核酸检测方面,呼吸实验室“病毒研究室”联合广医一院检验科成立新冠肺炎临床检测工作组,担负广医一院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工作,协助临床诊断。自开展工作至今,已经检测2000余份核酸样本。呼吸临床中心在金域武汉检验分公司挂牌成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病毒诊断研究分中心”,参与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目前该分中心成为武汉和湖北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中坚力量。

在药物研究方面,呼吸实验室团队对抗病毒中成药和特色化合物库等进行筛选,已经筛选了50余个已上市的中药和化学药。经过体外药学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中成药能在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细胞胞浆和囊泡内的病毒颗粒。

在救治病人方面,呼吸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与广医一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广医一院是广东省和广州市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的定点医院,目前已经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7例,其中极危重症型的患者8例。实验室先后派出3批次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支持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以上列举的成绩只是冰山一角,这所实验室已经是全国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只劲旅。

“能征善战“的奥秘在何处?

这家实验室已经同时在广医一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同时开辟“战场”,并且还承担科研重担。但是他们在长战线,重任务下,还取得不错的效果。

2月22日上午,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的广州市科技战“疫”新闻通气会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介绍了实验室“能征善战“的奥秘。

“经过非典,我们设立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和肺损伤的研究方向,实验室的赵金存、陈凌、周荣等教授都是从事病毒、疫苗研究的资深专家。”据冉丕鑫介绍,引进一批人才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搭建了自己的P2实验室,还和广州海关合建P3实验室,这使得使得实验室能发挥出针对呼吸道传染病优势作用。

呼吸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团队便联合广州海关首次从广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毒株,为进一步开展疫苗和药物研究打下基础。其后,该团队又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近日,他们再次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这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

冉丕鑫说,很多国家重点实验室注重基础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则注重临床,但是他们把两方面都结合的很紧,能围绕临床的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也能够很快把基础研究成果服务临床,这在全国都不多见。“由钟南山院士牵头对全国552家医院1099例病例的研究为何马上能出成效,因为我们有相应研究团队,大家加班加点,结果很快就出来。”

据他透露,目前实验室何健行教授课题组关于癌症病人罹患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柳叶刀-癌症》杂志上;卢文菊教授课题组关于新冠肺炎病人气道分泌物特征与病情关系的研究、自己的课题组关于新冠病毒对慢阻肺患者病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也进展顺利,这都是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结果。

“我们也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你可能会奇怪,广医是西医院校,为何有中医?”,冉丕鑫表示,钟南山院士很布局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实验室教授杨子峰都是是从事中医研究。

中西医结合成为实验室的优势,他们可以应用中医的经验,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变成中成药在临床使用。

冉丕鑫透露,他们在重症监护方面也是优势明显,特别是非典后,还对病房进行改造升级。此外他们还根据重症监护需要,深入开展研究。“陈荣昌教授是从事呼吸力学研究,黎毅敏教授则是对呼吸机模式进行研究,所以我们救治重症病人同样是熟门熟路。”

冉丕鑫还强调了南山风格的作用,“我们广医的学生自发组织志愿队参与疫情防控,帮助大家测体温,教工也参与三人小组,深入社区参与抗疫。”他说, 实验室团队是钟南山院士一手培养出来的,临危不惧、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这一代广医人得到很好的弘扬。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也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龙锟、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龙锟、方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