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送技术,宁波这所高校科技特派员助春耕复产

“天气好了,要抓紧施肥。”这两天,浙江万里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忠华在家里有些坐不住了,远在160多公里外的天台县街头镇,农场主陈飞船在他的催促下已经在给20亩白芨追肥了,但受到疫情影响,农场里的人手有些不足,追肥的进度有点慢。

王忠华介绍说,目前正是白芨苗期,3月份养分需求大,他建议陈飞船给白芨增施有机肥、复混肥、磷钾肥等,促进根系生长,为后期中药材生长累积足够营养,同时要做好田内三沟和田外排水渠的清理,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发生。

其实,从1月19日开始,王忠华就通过微信联系农业生产大户和企业,问需求、想对策,提醒他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对浙贝母进行根部追肥,在多雨湿热天气下特别要注意灰霉病与根腐病等的防治。

远程送技术,宁波这所高校科技特派员助春耕复产

省级科技特派员王忠华通过微信与其对接的农业生产大户与企业开展浙贝母与白芨苗期方面的技术指导

“这段时间非常关键!”已经做了6年科技特派员的王忠华对春耕的时间节点非常敏感,往年这个时候他都要赶去农场实地指导,现在也只能这样远程联系了。前两天他又把一些注意事项整理好发给对方。“希望春耕能够顺利开展。”他说。

80后的董迎辉、何琳是该校年轻的省、市派科技特派员,都来自生物与环境学院。最近他们在团队负责人林志华研究员指导下编写了一个关于缢蛏池塘养殖技术的指导手册,通过微信推送给三门县、宁海县、象山县的缢蛏养殖企业和养殖户。

董迎辉介绍说,春季是缢蛏大规格苗种池塘播苗和二龄蛏收获销售的关键时期,确保苗种的高活快长和商品蛏的质优价稳对全年养殖效益的提升均至关重要。

根据缢蛏肥满程度和市场消费习惯,一般在春季2-5月份起捕,目前受到疫情的影响,缢蛏产品可能会滞销。他已经在电话里提醒养殖户要加强池塘缢蛏的日常管理,减少养殖死亡,同时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超市或电商等渠道进行分销。

该校生物与环境学院刘利萍教授是宁波市科技特派员团队的负责人。她对接服务的是一家科技企业。这段时间她在微信和电话上指导这家企业申报消毒液生产的审批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指导和技术服务。

她介绍说,这家企业这周已全面复工了,根据2月10日宁波市科技局发布的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这家企业目前已经调整工作重心,如果报批成功,他们将积极投入消毒产品的生产。

据悉,目前该校5名省派科技特派员和18支宁波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已陆续通过线上的方式为农户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农户春耕和企业复工的顺利开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