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

他们讲话时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讲了半天,却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特别令人抓狂。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下面这个场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助理小李今天接到一个任务,原定于今天上午的会议,因为几位老总都没时间参加,所以要给总经理打电话改时间。他是这么表述的:

“总经理好,林总说他今天上午的会议来不了。郑总的秘书说,郑总明天中午才从国外回来,所以他今天也参加不了会议。赵总说他下午倒是可以,但是他今天上午不行。会议室明天已经被销售部占用了,后天没有被占用。要不然把会议改到周四吧,您觉得如何?”

总经理还没等他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

如果你是这个总经理,你听了是什么感觉?因为讲了半天,最后才讲到重点:修改会议时间。前面陈述了一大堆的事实,都是次要的消息,总经理早就不耐烦了。

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讲话没有逻辑,不能突出重点。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什么叫逻辑呢?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

我们讲逻辑,就是讲听众思维。

我们的讲话内容,要让听众听的明白,记得住,通过我们的表述方式让信息高质量传递。

那什么样的表达才叫有逻辑呢?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1、先抛主题。

主题是什么?这是表达中的关键信息。

它可能是结论,可能是主要观点,可能是核心问题,或是特别重要的信息。

为什么要先说主题?

因为人的大脑,只能逐句地处理听到的信息,并且联系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表达的是一大堆杂乱的信息或者表达的句子过长、信息量过大,那么听众就很难理解你表达的中心思想,梳理出你表达的逻辑关系,给对方造成理解压力,导致信息的传递效率下降。

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明确了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有效的展开表达,就相当于给整场表达划下边界和方向。

很多人之所以讲话会让人觉得没有逻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讲话过于发散,没有紧扣主题。

大量零碎的信息,会消耗对方的耐心。当他费劲周折梳理你讲话的逻辑时,发现你讲的完全不是一个事情。

所以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直接说主题。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2、结构化表达

为什么同样的话,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

关键就在于语言有没有清晰的结构。为什么有了结构之后,就更容易让人明白和接受?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偏爱结构。比如刚开始助理小李混乱的表达模式,其实有一种更高效的表达方式,就是结构化表达: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总经理好,我建议把今天的会议改到周四。

因为:

第一、林总、郑总、赵总今天上午没时间;

第二、明天会议室已经被占用了;

第三、周四三个老总都有时间,会议室也空着。

是不是立马不一样了,关键点在哪里?关键点在于一开始就把结论先说出来,然后再运用三点论的结构来说明原因。

说话没条理,表达不清晰的本质原因是没有逻辑,没有逻辑正是语言缺乏结构。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三点论表达结构的好处:

①会给人感觉你条理清楚,显得很专业。

②你开口讲第一点的时候,大家知道你还有第二点,就会等待你去讲第二点。

③讲三点显得权威又好记。

比如很多领导开口说,接下来我只讲三点,于是这三点就讲了一个小时。会后领导具体讲了什么,大家一般只记住了主题和这论点,剩下的基本上都抛到脑后去了。

所以在讲话中提炼核心论点非常关键,不仅能支撑主题,还能提高听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讲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学会逻辑表达,突出重点


3、逻辑顺序

论据的划分都不是随便划得,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逻辑关系有四种:

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中,动作表情语言;

程度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第三重要;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不管采用哪种表达的方式,都要从听众的角度思考,找到最能够让对方接受的方法。

演讲和表达能力,是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帮助我们看透世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

所有站在聚光灯下的精英人士,没有一个是表达能力是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