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沁園春·長沙》寫得好,表現在哪些地方?

胡亂對聯瞎打油



<strong>《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詩詞,總是大氣磅礴,使人總能被詞句裡洋溢著的恢宏氣勢和浪漫情懷所感動,牽著你,把你帶入詩人的畫面和情感世界,從心底裡迸發出一種崇敬,讚歎,振奮人心的情感,享受精神上豐富的美。

詩人用生動的語言,把自然的美景融入胸懷,把自己的革命旅程化作情感,每每讀來都會迸發和感悟出心靈的共鳴和震撼。

1925年9月,毛澤東從自己的老家湖南韶山到革命的策源地廣州,途經長沙,面對湘江滔滔江水,嶽麓山滿山紅葉,橘子洲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激發詩人駐足山水,遊歷壯美山川,豪情萬丈地寫下這首詞。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

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詞人對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

這首詞還體現了古典詩詞情與景交融的藝術表現手法,在寫景中蘊涵著詩人遠大的志向、恢弘的氣魄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情與景渾然一體、蓄而不露,是青年毛澤東藝術才華的最佳詞作,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的精湛的藝術典範。




新郎中國新娘越南


都說《沁園春 長沙》寫得好,表現在哪些地方?

我們當年讀小學時,正值“文革”時期,根本沒有正式的教材。於是乎,可能是老師也喜歡毛主席的詩詞,就天天教我們背誦毛主席詩詞。可能我這一生愛詩詞與此有關。

後來,高中畢業後,回鄉在本生產隊參加勞動。偶然之間,聽父親說了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可能是我這一生愛上詩詞的第二個原因吧!

高中畢業在家務農,頭半年還天天抽時間複習數理化。後來一衡量,身居山寨,家庭經濟貧困,學數理化哪能付諸實踐。於是就想,我應該從文上著手。這是愛詩詞的第三個理由。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先重閱一遍主席的《沁園春 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主席這首《沁園春 長沙》詞,上闕寫景而景中有情,下闕抒情而情中言志。

上闕的景恢宏磅礴,從寒秋、湘江、橘子洲、萬山、層林、漫江、百舸、長空、淺底、霜天等一系列的物象的鋪陳中,體現岀“江山如此多嬌”的客觀事實。作者似乎是站立在宇宙之上,問道:“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下闕的情則是寄託在“百侶曾遊”之上。寫詞當日回憶起當年攜同學在湘江之上游玩的情景:“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們抒發豪情,立下壯志。“當年萬戶侯”不過糞土而已。他們要創造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能不能實現呢?要奮鬥,要“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可見其志向之遠大。


從全詞的廣度來看,毛主席在進行一次問答。上闕是問,下闕是答。上闕問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下闕答曰:“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言下之意,“誰主沉浮”,唯有我等!

我們再把此詞同《沁園春 雪》放在一起來欣賞一番,就會發現:這是毛主席沁園春詞的姊妹篇。《沁園春 長沙》注重於問,而《沁園春 雪》則注重於答。

《沁園春 長沙》曾經“糞土當年萬戶侯”,而《沁園春 雪》則說“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過去的都過去了,現在要靠我們!

《沁園春 長沙》曾經問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而《沁園春 雪》剛答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主要代表。在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共產黨人才能真真正正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力避左傾和右傾兩種機會主義錯誤,使革命一步一步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了新中國。並在建國後,緊鑼密鼓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一系列的偉大成就,使中國人民既能當家作主又過上平靜安寧的生活。


用戶60397079085


若將整個宋詞拿來,可能找不到一首像主席詞一樣令人心潮澎湃,意興勃勃的,古代詞人們缺了革命者博大的胸懷與昂揚的鬥志。

主席兩首《沁園春》都寫得大氣磅礴,雄渾壯麗。

《沁園春 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寫的是長沙橘子洲的秋天,激發主席對讀書歲月年少輕狂的追憶,對革命燎原的熱烈暢想。

1925年的晚秋,30來歲的主席離開故鄉韶山,遠赴廣州開展農民運動,途經長沙橘子洲。秋的濃墨重彩,是一幅大好的河山畫卷。

橘子洲在哪兒呢?

長沙,嶽麓山腳,湘江中心,四面環水,綿延數里一長島,形如江心一隻浩大的航船,迎著江流而上。島上風景絕美,春,沙鷗翔集,冬,江天暮雪。

這首詞好在哪裡?一家之言,淺嘗輒止。

1 言秋之競美

別人寫秋,大多“傷秋”。劉禹錫說“我言秋日勝春朝”,只有主席的詞寫出秋的精神與靈魂。

別人寫“秋”,無非蕭瑟,而主席的秋,是“競自由”,賦予秋獨特的氣質。

前面還有個主語“萬類霜天”,是經過寒霜洗禮的依然生機盎然的天地萬物,各種生靈,是飽含滄桑依舊頑強的大美。

“獨立”:前三句是倒裝,橘子洲頭,面前是浩蕩北去的湘江,詞人獨立於深秋。是天地肅穆,一人為尊的博大與廣納。只有在秋,才能感受到天地沉靜內斂厚重的內涵和自然生命的熱烈奔放,不同於“獨釣寒江雪”,那是冬的萬籟俱靜,一人的清高自傲。

“紅遍,盡染,碧透”:這三個詞,靜態的,從廣度,深度,質度,來形容深秋帶給人的震撼,從上到下,從遠而近,是色彩絢麗至極,是生命張揚狂放。能聯想到什麼,是祖國的大好河山,是革命的紅色之火...傾注了主席的熱情欣賞與讚美。

“爭,擊,翔”:這三個詞很有力度,動態的,千帆競發,鷹魚搏遊,能聯想到什麼,是自由馳騁與搏擊的激情,是不受壓制的生命完全釋放的快樂...

  • 主席筆下的秋,是生命的色彩與自由。

才會不禁發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蒼茫廣闊壯麗的山河,飽受風霜,曾主宰過的人太多,可誰能夠真正讓它從戰爭的硝煙中走出,煥發全新的色彩與魁力?

這一問,從古至今,絕無僅有。這一片土地從來不缺欣賞與佔有的人,可改變的沒有,只有熱愛她至極,才會要讓她變得更為強大與美麗。

  • 主席寫秋,是對祖國深厚的愛與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的流露。

2 言革命者之豪情

什麼樣的人能肩負起改天換地的使命?

從1911年起,主席到長沙讀中學,後來在省立師範讀大學,他的讀書年代是在長沙度過的,還有志同道合的同學蔡和森,何叔衡等人,一起創立了新民學會。長沙,是主席年少青春,意氣風發,夢想揚帆的地方。如今故地重遊,自然感慨萬千。

“崢嶸”:這兩個字都是山字旁,是一段不平凡的開拓進取的往昔歲月。

“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是一群年紀正青春的少年書生,埋頭苦讀,意氣奮發,無所畏懼,樂觀自信。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他們有才華,有擔當,有追求,有熱情,能夠寫出瀟灑的文章,能夠評點世事,憤世嫉俗,激濁揚清。

“糞土當年萬戶侯”:這一句鏗鏘有力, 自古以來讀書為了稱侯,然而,他們完全不一樣,是新時代的革命者,有全新的思想境界,視名利為糞土,他們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改天換地,為所有人謀幸福。這是對幾千年的價值觀徹底的否定,他們要做的是改變歷史,創造新世界。

  • 主席如此激情與溢贊,是對革命前程的自信與必勝。

這首詞,這一片大地如此妖嬈,只有新時代的革命者才有能力,魄力與胸懷,開創全新的未來。

正因這樣的豪情支撐,才使每個閱讀它的人心潮澎湃。


一綠浮芳


毛澤東寫過不少詩詞,但我認為這4首詩最有代表性。

1906年,13歲 

1.五言詩:《贊井》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

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1910年,17歲 

2.七絕:《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

1925年,32歲

3.《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其時,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1936年2月,43歲 

4.《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闋《沁園春·雪》抒發出他的曠世豪情,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雄關漫道中彰顯氣吞雄壯!

這4首詩,有毛澤東兒時的淘氣,少年的霸氣,青年的志氣和中年的豪氣,層層遞進,氣吞山河,表現詩人偉大志向。





飛飛貓說話


這首詞不但標誌著毛澤東詩詞風格的形成,也代表著毛澤東詩詞藝術上的高水準。這一篇和他的另一篇《沁園春•雪》,經常被視為毛澤東詩詞的兩個壓卷之作。併為詩詞史上的光輝篇章。在此之前,我們較為熟悉的毛澤東詩詞的成熟之作是《賀新郎·別友》,卻屬於婉約風格。《沁園春/長沙》開啟了毛澤東詩詞一系列豪放作品的先聲。

這首詞好在哪裡呢?

一,用字的傳神。相信中學時代學習這首詞時,經常會有習題問“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擊”字、“翔”字好在哪裡?這兩個字確實是全詞最出彩的地方,體現了作者匠心獨具的煉字功力。特別是一個“翔”字,千古無此用法,毛澤東創造性地將用於天空的詞移用於湖水,不僅新警天下,道出魚兒的歡撒自在,也與後一句的“競自由”連接。如果按正常填詞,這裡就是一個“遊”字,替換後你試試看,減損多少魅力!

二,富於畫面的描寫呈現的是生機勃勃的秋色圖。詩詞寫秋一片愁,古代就只有杜牧和劉禹錫寫出了秋天的光彩,至毛澤東,則更為絢麗、遼闊,充滿希望甚至煥發出某種力量。他一向是喜愛秋天的。詩人在這首詞裡歌詠的秋天,比《採桑子.重陽》中要細膩、絢爛得多。大到“萬山紅遍”,小到“魚翔淺底”,湘江秋日,動靜之間,天上地下,盡收眼底。

三,澎湃的青春激情與高遠的情操理想,是這首詞最閃亮的地方。作詞時,公元1925年,詞人32歲了,那種飛揚的意氣,活潑的神采,多麼吸引人啊。看看現在,20多歲就喪得不行的一大把。別說“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就是找個工作養活自己,也感覺像面對一座山。今昔對比,差別太大。差不多的年紀,同樣身無長物,青年毛澤東已經越過自己和王侯將相,直抵天下蒼生。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當代年輕人應該多多汲取這首詞中的生命熱情,點燃胸中的那團火,而不是年紀輕輕就大談什麼佛系。

附詞:《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詩詞桃花源


氣魄,偉人的氣魄!聽說蔣介石讀後手中的筆都掉地上了,要說毛澤東文章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早在抗戰剛勝利時就超過蔣介石兵力總數的好幾十倍。這首詩詞就是代表作之一……

從一開始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段上,儘管有若干描述“廣大遼闊風光”的詞語:“北國”、“千里”、“萬里”,但一個“望”字就將偉人形象展示了:“長城內外”只需一“望”盡在目中!“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些景色只需目光一掃就欣賞到了。猶如整個大地在他的手掌之中,而他能清楚地看到並能主宰自然“山川的排列、流雲的變幻”,你看出偉人的膽識了嗎?

接著,偉人又以美麗的景色“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擬人化“欲與天公試比高”說出“蛇”、“象”的目的:與天公比個高低!你說蔣介石怕不怕?動詞“舞”如果用成介詞“象”呢,肯定就沒一點氣魄了。

後面幾句稍讓人們緩下氣,欣賞下自然風光:“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仍在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手法也特別:“紅”、“素”兩種不同的色彩道盡祖國萬里河山的美麗——“妖嬈”!“晴日”應該是“和平到來的時候”吧。

所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但是從偉人的角度看:“還看今朝”!

是因為“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一連串列數與評價(用今天的話說叫“洗刷”),一句話:這些人算什麼英雄?詞中對歷代的點評顯示了:“看不起”的氣概!

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已經給出了“江山社稷之所屬”了!

整個是“絕句”,“絕”就絕在氣吞山河、胸懷天下。“絕”就絕在表達了從現在開始一定和以前的帝王不一樣,不會那麼“俗套”、“無為”了!

當然,該鑑賞的還有很多很多,不便一一分享;我的水平也分享不完……

謝謝!



一號農民王永堯


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寫於一九二五年。當年九月上旬,毛澤東與準備到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五期學習的龐叔侃和周振嶽由長沙動身到廣州。就在毛澤東回到長沙,即將去廣州辦農運講習所期間,重訪橘子洲,撫今追昔,激情由生,寫下了這首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經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楊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主席這首詞好在以下三點:

第一,胸懷抱負,志向遠大。一個“誰主沉浮”表現出代表勞動人民管理國家的遠大志向,雖然是問,但有舍我們還有誰的反問。“浪遏飛舟“表現出毛主席一定要戰勝一切困難實現遠大理想的雄心壯志,以及勇氣霸氣。“指點江山“指對祖國山河誰定乾坤的疑問。“糞土當年萬戶侯”是對歷代帝王侯爵的藐視。含有安排河山還有更好的後來人的出現之意。全詞表現出毛主席在青年時代就有創建社會幸福美好的強盛國家的偉大抱負和理想。

第二,音韻優美,節奏感強。全首詞雙調一百十四字,平韻。上片四平韻,下片五平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鮮明而有力度有氣魄,用藝術手段表現詞的意境之深遠和美妙。

第三,藝術手法,巧妙高超。全首詞雖然只有114個字,但選詞精準妙語不斷,包含的內容豐富而生動,把寫景記事抒情有機融為一體。上片的景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魚翔淺底,鷹擊長空”把寒秋的秋高氣爽天空明遠萬山楓紅的美麗表現出來,為施展才華創立偉業展示一個寬闊的空間,給人以舒爽怡情之感。緊接著一個“競自由“過渡到舒發豪情壯志。寫景為抒情作了良好的鋪墊。詞中的誇張手法巧妙貼切含意深刻,如”萬類霜天”由上文的鷹和魚引出以示眾多,意喻無數的有識之士都在謀求報國之大事,追求自由理想之境界。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誇張把澎湃激情推置到極至,寓意有自信可以戰勝任何具大困難和阻力,一定會實現自己開疆立國的偉大志向。詞中對字的精準選用也頗具匠心,如鷹擊的“擊“,魚翔的“翔“,浪遏的“遏“的運用,既鮮活生動而又有力度,為實出表現實現偉大抱負的情懷起了重要作用。

詞牌名沁園春中的“沁園“出自東漢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的園林,因其華美居當時園林之最,外戚竇憲心懷豔美,憑權勢豪奪強取,將沁園佔有。後有人作詩以詠其事。《沁園春》詞牌因此得名。這種詞格調開張,韻位疏緩,宜抒發激越壯闊之豪情。


存銘歲月1


都說《沁園春·長沙》寫得好,好在哪些地方?先共同欣賞一下這首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這首詞,毛主席作於1925年。

那麼,都說這首詞好,好在哪些地方呢?愚以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立意高遠 從歷史的角度看,第一個大量描繪自然美景,並把對自然美的描繪和對國家和人民命運密切結合的詩人是屈原。這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優良傳統。毛主席詩詞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在這首詞裡面通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社會美的內容。“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觀景象。恰似當時蓬勃發展的革命運動。這首詞創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風起雲湧,蓬勃發展。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的農民運動也日益高漲,國共兩黨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經在廣州正式成立。這“萬類霜天競自由”壯觀美景與如火如荼的革命運動融為一體。展示了革命發展的一派大好形勢。

二、胸襟闊達 毛主席作這首詞,雖然革命運動蓬勃發展,但是從個人角度來看,詩人的政治命運卻步履坎坷。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毛主席不僅沒有出席,而且連委員都被選掉了。作為以政治為事業的詩人來說,打擊是巨大的,所以,詩裡一個“獨”字寫出詩人的孤獨,“獨立寒秋”正是當時詩人處境的寫照。但詩人並不因處境不好而悲觀落寞,而是以“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置個人名利於度外,雖然事業上遭受挫折、打擊,被排擠出黨中央,在挫折、打擊面前,詩人依然奮力前行,愈挫愈勇,砥柱中流“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詩人以闊達的內心世界洞察這五彩繽紛的自然世界。併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時代最強音。

三、堅定的信念 詩人通過對長沙橘子洲秋景的描繪,自然引出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中心問題,詩人雖然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和打擊,仍能“獨立寒秋”“悵廖廓”,發出“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激動人心的呼聲。詩人在詞裡所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逆境中的拼搏,還是詩人灰色際遇中的亮光,是豐富多彩的底色,是“面對大海,春暖花開”,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哲思。是冬天中的詩人心中的春天。整首詞充滿著詩人對中華民族前途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沒有絲毫因政治排擠打擊的悲觀落寞情緒。

這些就是詩人最難能可貴的品質,更是一位政治家非同尋常的政治本色。

其實,這首詞和1936年寫的《沁園春·雪》有並駕齊出的感覺,兩首詞都顯得雄闊豪放,氣勢磅礴。讀來讓人頓生敬意。




政195269258


我看了幾個回答,覺得都沒寫在關鍵點上。對這首詞,我想寫一寫幾十年來心中所蘊藏的感想。

這首《沁園春長沙》可以說古往今來除了毛主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寫出如此氣勢。

在這裡我要特別想強調的是胸懷!只有胸懷整個世界,眼界才能如此開闊。從“萬山紅遍”到“漫江碧透”。從“鷹擊長空”到“魚翔淺底”。再看《沁園春.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主席他彷彿不是站在地上,而是置身於太空,才能把天地萬物攝入眼中,信手拈來。

那麼為什麼主席的眼界能如此開闊呢?因為這是一個人的胸懷所決定的。主席是什麼人?是千古一人,是真龍天子!天下雄主,天地萬物自然瞭然於胸。有志於稱雄天下,當然可主蒼茫大地之沉浮,視萬戶侯為糞土了。

千古一人,真龍天子,是天意更是民意。這不是迷信,是事實。

這首詞是帝王手筆,任何都無法模仿,更無法超越。


燈塔永明


我是萬方,我來回答這個間題:

我先介紹一下,我是讀小學一年級的時侯就開始背毛澤東詩詞的。

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是我最推崇的兩首毛澤東的詩詞。

《沁園春-長沙》全文如下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的這首詞,我認為好在這幾個地方:意境遼闊;充滿激性;很有氣概。

古人云,詩言志,詞言情。自唐中期有了詞的這種文學體裁以來,詞的這種文學體裁就幾乎和愁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好象是無愁不成詞。 到北宋,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上闕還給了人一種遼闊豪邁的感覺,但到下闕收尾兩句,也陷入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的自怨自艾之中了。只有毛澤東的詩詞才真做到了與愁字絕緣了。

該詞上闋前十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一開篇給人展現一幅深秋湘江畫卷。既遼闊恢宏,又有鷹去長空魚翔淺底的動態,風景優美而又活靈活現。接著後面三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一問,彷彿把讀者帶到宇宙之外,宛如在天外詢問,蒼茫大地,誰來主宰?這就是常人所沒有的氣概。

至下闋,“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楊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讀者看到一群少年書生,在湘江邊“指點江山“”糞土當年方戶候”,”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既活靈活現,又豪邁霸氣。


每當讀到毛澤東的這首詞,都會想到青春年少,都會使人熱血沸騰豪情萬丈。

我是萬方,熱愛詩詞以及人生哲理。讀過我的文章請賜評、討論、點贊和關注!(如有想互關的朋友請私信與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