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货了!”

“没货了!”

关店、缺货、封路、涨价……此次疫情给很多农资店的经营带来了巨大冲击,最直接的结果是,销售停滞导致农资店的营收断崖式下跌。

南方农村报调研多家农资店了解到,大部分地区上周仅有30%左右的农资店正常营业,此次疫情和水果滞销导致同期销量下降超六成,大部分农资店库存告急,有的已经基本断货,库存多的也只能再维持10天。

“没货了!”

农资店营业了吗?“开店的仅占30%”

目前,经销商只正常送货,不派业务经理走访客户,也有部分乡镇限制零售商开业;大部分地区零售商可以按需营业,但销售乏力,开店积极性不高。“广西有些店开了一两天又关了,主要是受柑桔价格低迷影响。”广西一农资店负责人说道。

广东卓银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国辉告诉记者,最早复工的门店早在2月2号就送出了第一车货,但受疫情影响,总公司旗下的经销和零售网点目前已经开店的仅占总数的30%左右,应该会陆续复工开店。

农资店还有货卖吗?“已经基本没货了”

现在物流走不动,进不了货,农资店都是在走库存。

目前基本上没货了!”在广西玉林市经营农资的宁坚表示,疫情对农资的影响很大。“玉林的作物很多,立春过后各种作物都要大量用肥,还有田地急需除草剂除草,但现在我们拿不到货,也送不了货进县进村,很麻烦。”他忧虑地说道,通常情况下,农资店都是过了年才进行补货,但目前所合作的大部分农资企业仍未复工,产品来源断了。此外,

年前已签下的订单也因物流跟不上、交通受阻受到严重影响。宁坚表示,春耕是农业的首要大事,需要对农资补给放宽交通限制,物流也应优先农资运送。

“没货了!”

今天,玉林天气转晴,农户们也开始播种水稻、花生。“壮秧肥是随着播种下的,这段时间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我请了本地师傅帮忙复工生产,希望能缓解春耕用肥需求。”宁坚表示,目前所剩下的原材料只能生产2-3天,预计生产13吨。

去年春耕用的壮秧肥是生产了200吨,今年春耕所需的壮秧肥是他们从去年11月生产储备下来的,加上复工生产的也只有110左右吨。“现在所缺的原材料在河南,如果能发货、物流运输都正常的话6天到达,还能赶得上春耕。”

广西柑橘主产区农资库存大多不理想,广东地区同样库存告急。清远天博农资店主要代理拉多美和阿康产品,负责人潘志勇表示,销售方面受两方面影响,一是疫情导致有些村封路,不能同行,到时和村里零售店供货困难;二是柑橘价格不好,赊销风险大,零售商也不敢大量向下赊货。“目前仓库的货还能正常供10天左右。”潘志勇说。

“没货了!”

除了广西、广东地区,云南的农资店库存也不理想。“年前所备的货所剩无几。”云南宾川的袁洪清在电话里说道,春耕在即,很多人都等着用肥,埋不上肥会影响一季庄稼,收成减少,农民生活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相比于库存基本撑不过2月的农资零售店,经销商库存量一般能撑到2月底,有大仓库的经销商库存甚至能撑到3月中旬。“目前梧州经销商的库存还可以撑到3月中旬。”梧州市绿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继敏分析,因为这两年来柑桔区过度扩种,梧州很多投资者资金不足,以致赊欠农资商货款未还,加上去年农资销量下滑,库存不会很大。温国辉也透露,以清远和韶关地区目前的货量来看,急需货源还能卖到2月底,3月后还不能进货就会将面临缺货甚至断货的情况。

此外,有少量有冬储习惯的区域库存仍比较充足,但个别品类也已出现缺货。眉山双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总经理杨婵提到,大部分客户在年前冬储时候就已经把仓库压满了。“我自己仓库的货应对春耕是没有问题的,也给厂家下单补了部分货源,

个别品种还是缺。

物流成本涨了吗?“一吨从600元涨到5000元”

按照往常来说,农资产品物流发货大概是600元/吨,虽说目前已经有了相关政策要为农资产品运输亮绿灯,但在物流没跟上的情况下也只能发普通快递。宁坚表示,顺丰需要5块钱/公斤,算下来一吨需要5000元运费,成本增加了8倍多。“希望物流这块能够尽快跟上,现在如果赶不及时,将对春耕造成很大影响。”

“我们无计可施,目前我缺的货厂里都已走铁路发出,还是担心货到了火车站没法接货。同时,我们送货下乡也受到影响,送货时进到村口就不让进。”袁洪清提到,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应急政策,放宽农资产品运输进出的限制,帮助农户渡过春耕农事难关。

“没货了!”

广东江门劳永源的农资店是开在蔬菜批发市场旁边的,他表示能明显感觉到市场的人流量大减。部分企业厂家仍未复工,交通运输也受到限制,货源无法得到保障。“前天订的新兴润田厂有机肥开到检疫站不给过,造成了千元运输费的损失。虽然省政府有了相关政策,但各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力度也有所不同。”

什么货源最紧俏?“除草剂、高氮肥、高钾肥、平衡肥、有机肥……”

记者调研采访了多家农资店和大型经销公司了解到,各类春耕所需的农药、复合肥、有机肥均货源短缺。“目前主要是物流运输这块跟不上,壮秧肥的原材料、除草剂、平衡肥、高钾肥、高氮肥这些短缺的农资也得不到补充。”宁坚补充道,他也为此感到着急。

温国辉表示,以除草剂为主的春耕农药,以及蔬菜和果树常用的高氮类复合肥,这两类农资春耕用量大,也急需补货。

“现在的货还是去年存的,如果需要补货会自行到县城的供货点拿货。”广东韶关仁化县长江镇放心农资服务部的刘财进表示,目前补货的话会补一些针对柑橘的平衡肥和高钾肥,农药方面则会补充一些防治木虱蓟马等病虫害的。“春天到了,农作物的春芽易被这些虫子为害。”刘财进说道。

“没货了!”

“复合肥已经零库存了。”宜州久源肥业总经理韦江林介绍,他代理的安琪酵母有机肥货源问题不大,但其代理的复合肥产品已经缺货,一是企业复工率低需要排队发货,二是汽运车辆少。程继敏则指出,目前广西柑橘主产区急需补采果后恢复树势用的水溶性肥货源,还有清园用药。

多家农资店主表示有机肥严重告急。袁洪清告诉记者,

店里有几款前期用于基施的有机肥已经断货了。劳永源也表示,近期销量与往年开春相比差了很多,主要是部份货源不足,缺一些有机肥、农膜及部分农药,要想办法调货来满足农户需求。

终端销量如何?“连往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目前肥料的市场用量还不大,加上疫情管制对人员与交通的影响,销量同比往年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温国辉直言,在清远和韶关地区,乡镇还能送,但村里大部分都不能送,村里也不给外地人进来,以往农资店销售大都是送货到家,现在只能由农民自己出来拉,对销售肯定会有影响。

刘财进表示,在疫情的影响下,各条通往村庄的路都设置了检测点,有些还封路,需要多花时间绕道而行。

杨婵对农资销售预期并不乐观,她说,现在果子成熟没人来收,大量果子挂树上也没人敢采摘,果在树上就不会用肥。韦江林也说道,“目前最影响销量的是柑橘价格。柑橘市场低迷,果农更愿意用低端的肥料。”

不出门怎么做服务?“农技网课遍地开花”

目前,农资店的经营难度可以想象,值得庆幸的是,农资人正积极创新办公和服务方式,化危机为转机。

农资经销公司内部管理方面,主要采用钉钉平台,沟通和发布内部学习管理文件,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农技水平。销售业务上,则多以在微信客户群或朋友圈上发布订货信息的方式,进行促销。

与此同时,农资厂家、经销商联合科研院校共同组织开展农技线上培训成为了时下热门操作。青岛厚天农资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瑛琦表示,可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与果农分享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和水肥管理等方面内容。此外,很多公司的产品套餐预定活动也转移到了线上开展。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帼蓉 高永彬 梅远君 蒋正中 冯晓华 张晓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