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鸟其实是“瞎子”?一颗蛋还能卖10万美金

世界上有很多鸟,它们大小不同、造型各异,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什么鸟吗?很多人也许会异口同声的回答: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其实只看存活着的鸟的话,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鸟的确是鸵鸟,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世界上最大的鸟并不是鸵鸟。

几十年来,专家们一直在研究相互矛盾的证据,并争论究竟那种动物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鸟类。

现在,对马达加斯加象鸟的一项新研究结束了这场争论,并将王冠交给了马达加斯加大鸟。这种全世界最大的鸟类在大约300年前就灭绝了,重达半吨重,甚至高过马达加斯加原始森林里的小型生物。

但根据颅骨扫描的新证据,科学家认为,这种3.5米高的象鸟可能不像先前猜测的那样是日行性动物,而是夜行性动物。


世界上最大的鸟其实是“瞎子”?一颗蛋还能卖10万美金


人们对马达加斯加象鸟知之甚少,这种鸟类的骨骼大多已成为碎片,只保留在岛上的沼泽地中。

直到最近,科学家还认为与它们最亲近的物种是来自新西兰的恐鸟。

他们也认为,和恐鸟一样,象鸟也在白天活动。

但最近的DNA分析表明,象鸟可能有更亲近的“表弟”:不能飞、夜行性的几维鸟。

“几维”翻译于其英文名“kiwis”,学名为“无翼鸟科”,分布于新西兰。体型如鸡,雌大雄小。

为了更多地了解象鸟是如何生活的,研究人员取出了两只象鸟的头骨,并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测量其内部。

研究人员今天在报告中透露,扫描结果显示,处理眼睛看到的所有东西的视神经叶几乎不存在。

科学家说,这意味着这种巨大的鸟类几乎看不见。

嗅球是大脑的嗅觉中心。一只象鸟的嗅球比预想得大很多,另一只象鸟的嗅球比预想得大一些——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森林里栖息的鸟类往往有更好的嗅觉。

视神经叶小而嗅觉中心大,类似于几维鸟的大脑,以及新西兰另一种濒临灭绝的夜行性鸟类——鸮鹦鹉。

科学家说,这就表明,象鸟与几维鸟和鸮鹦鹉一样,只在夜间活动。

如果是真的,这种行为模式可以解释象鸟在人类入侵马达加斯加后,为什么能够存活下来。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博士生克里斯托弗·托雷斯(Christopher Torres)说:“夜间活动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一种进化性反应,要么是白天外出觅食太危险,要么是觅食对象晚上才出现。”

托雷斯说,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鸟在夜间活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对光线敏感,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弱光条件下感知周围环境。

除了体型较大外,象鸟的蛋也是比较著名的。据说产下的蛋堪比人脸一样大,差不多是200多个鸡蛋那么重。假如将它敲碎了用来煎,其量相当于50个鸡蛋那么多。不过相信你找到了也不会弄来吃,因为曾经一颗保存完好的蛋被拍出了10万美元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