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想了解的水質安全的方面全部都在這


疫情期間你想了解的水質安全的方面全部都在這

微生物分析儀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華信博潤科技整理發佈www.walsingreen.com):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可謂2020年的一起“黑天鵝”事件。此次疫情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不僅考驗全社會應急戰鬥力,也考驗著城市基礎設施的運營能力。作為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城市水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顯得尤為重要,它直接關乎百姓日常生活、企業正常生產。

自疫情暴發以來,北控水務全力投入戰「疫」,視守護員工安全及水質安全為企業的第一生命線,全面打響水質安全保衛戰。

此前,針對“疫情期間水廠如何做”這一主題,邀請北控水務總監劉偉巖做出詳細解答(戳《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水廠可以這樣做,轉擴!》瞭解詳情)。這一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大家對疫情期間的水源、供水、汙水處理、供水管網、排水管網、二次供水等安全應對措施也十分關心,為此,綜合多個權威渠道,同時邀請北控水務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汪力博士把關審核,現在為您答疑。

Q 1、新型冠狀病毒,會不會通過下水道或氣溶膠傳播?

不排除這一可能。

在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修正版)中,對病毒傳播途徑中表述為“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2月13日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佈會指出,消化道的傳播(包括糞口傳播),在全部傳播中的作用和意義仍需進一步觀察和研究。

雖然為“尚待明確”或者“仍需進一步觀察”,但同時參閱國內外不同研究團隊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論,我們發現,從馬桶到市政管網再到汙水處理廠工藝單元,還是存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傳輸與暴露路徑的。因此,待醫學界給出明確結論前,仍要加強關注新型冠狀病毒在城鎮汙水與水環境系統中的潛在暴露風險,警惕封閉與半封閉空間中氣溶膠傳播的作用。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依然是個人防護的基本要求。

2、如何加強排水管網管理,避免新型冠狀病毒通過下水道傳播?

保障下水道系統暢通,確保汙水不冒溢。

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汙水不冒溢是汙水管道運維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全面加強排水管網設施的巡查巡檢,保障市政管網系統暢通,特別是居住小區、定點救治點、集中隔離區和醫療機構周邊的管道要保持通暢。儘量減少或停止下水道養護操作和施工作業,非特殊情況避免下井作業,嚴格按外業防護要求進行作業審批並做好運維人員的個人防護;及時補齊遺失的井蓋,封閉散發臭氣的化糞池或檢查井,加強居民樓排水系統安全檢查及水封防護;依託在線水位監測及視頻監控系統,優化排水管網運行調度,儘量保障管網低水位運行;加強宣傳,號召市民從自身做起,切勿把口罩、衛生巾、塑料袋等易導致排水道堵塞的物品扔到馬桶內,確保汙水管道暢通;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向雨水收集口排放、傾倒汙水的行為,同時排水管道維護部門強化與相關部門做好協同,進一步加強雨水收集口垃圾的清撈及安全處置。

3、為防止病毒通過城鎮汙水傳播,汙水廠可以怎麼做?

保障城鎮汙水處理廠正常穩定運行就是最重要的防控。

城鎮汙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包括預處理、一級處理、二級生物處理、混凝沉澱過濾深度處理及消毒處理單元。這些處理單元在去除常規汙染物的同時也在去除、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

在汙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條件下,消毒之前的處理流程可至少獲得2log(99%)以上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抑制或滅活效果,消毒單元可獲得4log(99.99%)滅活效果。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建議,雖然少數小型城鎮汙水處理廠沒有設置深度處理設施,但可視情適當增加消毒劑的投藥量,也能夠保障處理效果,徹底阻斷腸道病毒在汙水系統的傳播。因此,城鎮汙水處理廠在疫情期間穩定運行就是最重要的防控。

4、非常時期,汙水如何處置保障水質安全?

加強員工安全防護,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疫情期間,北控水務各項目進一步加強了一線員工的個人防護、廠區消毒管理、進水源頭管理;強化消毒工藝單元處理效果,保障消毒強度和接觸時間,啟動次氯酸鈉投加系統強化消毒效果,確保病原微生物指標滿足國標標準,保障水質安全。同時,根據進水水量變化,合理匹配設備設施,及時調整工藝參數,確保汙水處理廠在疫情期間安全穩定運行,出水達標排放。(更多措施,戳《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水廠可以這樣做,轉擴!》瞭解詳情。)

我國現行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與再生水水質標準,滿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衛生學風險控制要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規定了衛生學指標要求,即代表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控制程度的糞大腸菌群指標值。經過消毒處理達標的出水排入接納水體,出水的衛生學風險控制能得到保障,可有效控制水體環境中的病毒暴露風險。因此,確保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即可保障水體環境安全。

5、新型冠狀病毒會不會通過飲用水傳播,進而影響我們的健康安全?

不會。

根據《住建部12專家為疫期飲用水廠病毒去除與控制支招》一文,世界衛生組織(WHO)編寫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第四版)》中表明,流感病毒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相關冠狀病毒(SARS-CoV)不屬於“通過飲用水傳播的病原體”,在“供水中存在的水平”為不可能。

我國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微生物指標——總大腸桿菌、耐熱大腸桿菌及大腸埃希氏菌做了“不得檢出”的嚴格規定,同時結合對濁度和消毒的規定,保證了飲用水處理工藝對病毒的去除和滅活。所以,只要保證飲用水處理工藝運行正常,按水質標準要求保證常規的濁度控制、消毒劑濃度和接觸時間(CT值),就能夠實現充分的病毒去除效果,確保供水水質安全和百姓健康安全。

6、可採取哪些措施保障水源安全?

加強源水水質監測,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在水源地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合理增加常規指標檢測頻次,疫情較重地區增加了微生物指標等疫情防控特徵指標的監測。積極與衛健、環保等相關部門保持信息交流,掌握原水水質變化和水源保護區的疫情防控動態和相關信息,遇到異常情況時加密監測,並啟動供水安全應急保障預案。在特殊時期,各水廠,特別是尚未對水處理工藝進行升級改造的水廠,強化水質全過程監測,根據水質水量變化,合理匹配設備設施,及時調整淨水藥劑投加量,強化預處理及常規處理效果,有效控制出廠水濁度,嚴格保證出廠水及管網水餘氯,保障水質安全。

7、疫情期間,制水廠如何保障水質安全?

強化濁度去除,確保消毒效果。

在疫情期間,各水廠加大了水質檢測頻次,嚴密監視水源水、沉澱水、濾後水、出廠水等各環節水質變化,強化濁度去除及消毒處理工藝運行;做好生產關鍵物資儲備工作;加強對供水設施和生產區域環境的消毒工作,疫情嚴重地區的水廠實行封閉式管理,嚴防病毒入侵供水生產場所;安排水廠人員在廠內待命替換輪班,嚴格控制進出生產人員,嚴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員工自身防護,確保水廠全員安全。

8、如何保障供水管網運行,確保供水安全?

優化管網水量壓力調度,加強管網末梢水質監測。

結合供水區域管網特點及用水特點,及時調整管網系統運行壓力,避免突然停水、流量和壓力突變,降低管網故障率,保障供水管網系統連續穩定運行;加強管網末梢餘氯量監測,強化醫療、防疫重點用水單位供水保障。

加強管線巡查工作,保障人員、車輛、工具材料儲備到位,保障維修及時率。疫情期間各水司組織多輛供水服務保障車輛24小時備勤,發現漏點及時搶修。安排專人對二次供水設備設施進行專項巡檢管理,制定轄區內小區和居民龍頭水的採樣方案,重點檢測二次供水水箱、居民龍頭水餘氯和濁度,保障“最後一公里”供水安全,杜絕二次汙染情況發生。

9、醫療汙水的處置需要哪些強化措施?

強化醫療汙水消毒處理,把疫情病源控制在源頭。

北控水務部分城鎮汙水處理項目接收上游醫療廢水,醫療廢水的源頭嚴控是重點。源頭嚴控是指強化定點醫療機構、新建成投用的醫院、臨時集中隔離場所以及研究機構醫療汙水的消毒處理,把病原體殺滅在源頭。按照《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傳染病醫療機構汙水排放標準的衛生學指標是糞大腸菌群數小於100MPN/L,腸道致病菌、腸道病毒均不得檢出。因此,當前醫療廢水處理對呼吸道病毒的防控嚴格按照現有標準執行,可有效阻斷病毒在下水道的傳播。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要進行嚴格的殺菌消毒,出水滿足排放標準後方可排入城市汙水管網,再經汙水處理廠處理後才能最終排放。目前,北控水務各項目公司梳理上游醫療廢水排放清單,高度重視醫療廢水有效處理及達標排放工作,確保項目進水水質安全,有效防止病毒擴散。

10、疫情期間,再生水利用方面如何有效管理?

確保再生處理工藝正常運行,杜絕再生水與飲用水管道錯接。

日前,中國建築學會標準發佈《辦公建築應對“新型冠狀病毒”運行管理應急措施指南》對中水處理站提出要求,其中一點要求:使用市政再生水作為建築中水的,應密切關注來水水質。

《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19規定的糞大腸菌群限值為1000個/L,其中水景類為3個/L。《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修訂版)中規定的大腸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為不得檢出。再生水淨化處理工程中,通常還有多重消毒技術(例如臭氧+加氯、臭氧+紫外聯用等)提供保障,因此,只要確保再生處理與消毒工藝正常運行,再生水利用過程中的衛生學安全風險控制就能得到切實保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防止再生水的誤飲、誤用,杜絕再生水與飲用水供水設施的錯接,必要時,停止再生水的入戶使用、公共設施使用和直接接觸使用。根據疫情變化確定做冠狀病毒檢測,必要時應關閉市政再生水來水,以自來水替代。

11、自來水中有氯味,是氯超標嗎?需要靜置放置兩小時以上才能飲用嗎?

餘氯達標,無需靜置。

非常時期,為了確保水質,供水企業在自來水處理過程中確實加大了自來水加氯量。氯投入到水中後,除了和水中的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等作用消耗掉一部分之外,還剩餘氯的量,餘氯可以達到持續消毒的作用。水廠生產的自來水水質都是經過專業機構檢測,市民如發現自來水中有輕微氯味,屬正常現象,可放心使用,完全不影響健康。如感覺水中氯味明顯,可將水燒開後打開壺蓋繼續沸騰1~2分鐘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