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正高歌猛進,但它能成為大眾品牌嗎?

“一條瑜伽運動褲要多少錢?”

李寧、卡爾美說:我們這裡一兩百;耐克和阿迪達斯告訴你:我們品質好,要500塊;而瑜伽運動品牌lululemon則會說:在我們這,你可能得準備1000塊。

lululemon正高歌猛進,但它能成為大眾品牌嗎?

你可能會問:一條運動褲而已,還是做瑜伽用的,看起來挺普通,值那麼多錢嗎?

值或不值,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高薪的中產可能不在乎,但是覺得沒必要的也大有人在。

不可否認的是,lululemon在全球賣的貨越來越多了,而中國,是主要的增長引擎之一。

lululemon的年報顯示,截止到2019年2月3日的2019財年,lululemon在全球的收入為32.8億美元,相較於2018財年的26億美元增長幅度達24%,其毛利潤高達18億美元,毛利率達到了驚人的55%。

但是其銷售和管理收入也相對較高,為11億美元,這樣下來營業利潤大約為7億美元,淨利潤4.8億。

年報中還提到,就某些業績指標來說,2018年已經提前完成了為2020年設定的目標。難怪lululemon在財報上興奮地說:2018年對我們來說是難以置信的一年,我們獲得了未曾預期的增長。

lululemon正高歌猛進,但它能成為大眾品牌嗎?

截至目前,lululemon在中國的線下門店數量為29家,當然還有品牌官方天貓旗艦店。國際業務首席運營官兼執行副總裁Stuart Haselden表示,中國的收入有一半以上都來自線上銷售。最近兩年,lululemon在中國的線上銷售總額都能獲得60%-70%的增長。

在各種健身場所,我們也能看到越來越多身材姣好的女性穿著lululemon的服飾,在北京、上海的一些地方我們偶爾還會看到lululemon的線下活動,一群人熱火朝天地做瑜伽,熱鬧非凡。

有些人看到這樣的情境,認為lululemon已經從做瑜伽產品的小眾品牌搖身一變成了大眾產品。

但是,lululemon真的大眾了嗎?它會成為大眾嗎?

首先,lululemon目前的產品仍然是以瑜伽運動產品為主,在全球運動服飾市場上,其市場佔有率仍然較低,33億的年收入相對於耐克和阿迪達斯260億、340億級別來講,仍然算是小體量,相比於安德瑪的52億、彪馬的50億也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就其市場分佈來講,目前中國也只是其一部分市場,雖然說增長幅度較快,但是就其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來講,比前述品牌還是有差距的。國產做的較好的品牌安踏2018年實現收入241億元人民幣,李寧也有105億的入賬,lululemon沒有公佈在中國的分部收入,但就其全球店面分佈來看,很難超過李寧的105億。

lululemon目前還難言大眾。

lululemon正高歌猛進,但它能成為大眾品牌嗎?

但是在瑜伽服飾及周邊產品這個細分市場上,lululemon確實正在高歌猛進。

一位lululemon的門店店員曾給店裡的顧客做過畫像:收入高、熱愛運動、身材需要被看到。還有就是瑜伽教練。這一描述總體還算精準。

一位參加過lululemon線下活動的顧客這樣描述她見到的場景:所有人都穿著lululemon,那是一個由毫無贅肉的長腿,蜜桃臀以及蜂腰組成的世界。這裡彙總了同一種著裝風格,耳環是一斤重起,眼線往上飛,頭髮要麼染成銀白與綠色,要麼戴著一頂帽子,上面點著絨毛,調調皮皮的。在現實生活中,她們是航空公司公關、模特、律師和微博女權時尚博主等等。

在相當一部分顧客眼裡,lululemon不是服裝,是信仰。這樣一群人確實收入挺高,也熱愛運動,而且急於展示自己的格調,lululemon高昂的價格和品牌形象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

lululemon正高歌猛進,但它能成為大眾品牌嗎?

一些追求時尚的女性喜歡lululemon,因為穿上lululemon的衣服能給人“自律”、“積極”的形象,一些人一週去幾次門店,一個月要花掉上萬元在lululemon。穿上lululemon,原本只能做10個的動作,立馬能做15個了。

而lululemon也抓住了顧客的這種心理,採用了獨特的營銷方式。lululemon會在當地找很多身材好、看起來青春健康的瑜伽教練或是運動達人做品牌形象大使,並且一年舉辦很多線下活動或新品發佈會。

活動場地通常選在看起來很“高級”的地方,寬敞的頂樓平臺,裝修精緻的活動間,或是搭有舞臺的大草坪,再加上幾個身材管理姣好、妝容精緻的形象大使引導,很容易在參與者中形成一種“lululemon能讓生活更好”的感覺,然後就是心甘情願地掏錢。

lululemon正高歌猛進,但它能成為大眾品牌嗎?

這樣的套路很適合lululemon,就瑜伽運動本身來講,就是一個人群很窄的市場,瑜伽狂熱者基本要去專業的場館,要有教練輔導,這就進一步限制了這一運動的傳播。

所以,你要真正從事瑜伽運動,有可能耗資不菲,何況還要穿1000塊的lululemon的褲子。瑜伽運動本身就篩選出了目標人群,再加上品牌營造的“積極生活”的氛圍,新興的中產階級對它便趨之若鶩。

就產品本身來講,500元的瑜伽運動緊身褲和1000元的相比差距並不大,隨著消費者回歸理性,品牌信仰和實用之間可能會展開拉鋸,買過的消費者會選擇相對便宜的產品,也會有新的消費者嘗試lululemon的產品。加上瑜伽本身的小眾性,lululemon有可能會遇到一個比較低的天花板。

一個品牌的增長取決於獲取新顧客和維持老顧客的能力。蘋果的顧客群龐大,忠誠度相對高,產品毛利率也高,所以每年可以取得鉅額收入;特斯拉目前銷量還不高,但是隨著能源問題越來越凸出,其用戶基數會慢慢擴大,19%的毛利率也很高,所以其股價可以上漲一倍;而對於寶潔來說,其產品是日用消耗品,產品基數擺在那裡。所以這些公司都能發展到較大規模。

中國經濟的發展會催生更多的新中產,這會帶來更多的消費者規模,但是指望每個人都一個月花一萬塊買幾條售價1000元的瑜伽緊身褲也不現實。

所以lululemon如果繼續保持瑜伽高端品牌的定位,很可能會在這個細分市場上成為盈利能力很強的品牌,但要想變成真正的大眾品牌,有點難。

目前,lululemon已經做了一些時尚單品的嘗試,如果成功可能會逐漸轉向綜合性的時尚運動品牌。這是一種選擇,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會面臨業績增長的壓力。但是,消費者會不會接受這一種轉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