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零时,滨州将恢复低风险区市县城际公交!陆续开放理发店、汽修店......

22日零时,滨州将恢复低风险区市县城际公交!陆续开放理发店、汽修店......

2月21日下午,滨州市政府召开第五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我市疫情防控总体情况。会上首先通报了全市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随后 疫情防治专班、交通联防专班、市场保供稳价专班分别回答记者提问,进一步解答热点问题。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月20日24时,我市累计确诊病例15例,已愈出院11例治,其他确诊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疑似病例,无重症病例。全市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

近期,全市各级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各项工作攻坚”,企业复工复产已经陆续展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滨州将把工作重点调整为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兼顾,统筹抓好“战疫情、抓运行、保民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实行分级化防控,划分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


2月20日,滨州出台《滨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实施方案》,综合考虑新增和累计确诊病例数等因素,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其中低风险区是指辖区内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中风险区是指辖区内14天内新增1例确诊病例,或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3例;高风险区是指辖区内14天内新增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或累计确诊病例3例以上,或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根据划分的风险等级,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低风险区实施“严防输入、统筹兼顾”策略。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开展健康监测,严格社区(村居)、单位管控,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等。复工复产措施包括保证交通运输畅通,鼓励和支持全面复工复产,取消企业复工复产不合理限制。

中风险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在采取低风险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病例调查处置措施;加强病例所在社区(村居)和活动场所的管控。无确诊病例的社区(村居)可参照低风险区采取防控措施。复工复产措施包括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同时,保证交通运输畅通,合理安排复工复产,落实企业疫情防控责任,统筹加强区域内医疗物资的生产、调配、储备。

高风险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在采取中风险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例监测报告与传染源管理;对确诊病例实行单元、栋楼和小区,或村居、社区的封闭式管理;全面排查发热患者。对无确诊病例、未纳入封闭管控的社区(村居),要参照中风险区的防控策略执行,复工复产措施包括保证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重要国计民生企业正常运转,在确保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全市实行疫情风险分区分级动态管理,由市委领导小组(指挥部)依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动态调整辖区内低、中、高风险乡镇(街道)名单,并落实分区分级管理要求。


推行健康通行二维码,一次申办、全市通用


严格落实分区分级防控各项要求,突出精准化,将防控措施精细到最小社会单元和防控个体。研究推行健康通行二维码,一次申办、动态管理、跨县互认、全市通用,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抓好信息化防控,对全市常住人口推行“一人一码”,一个身份证号码对应一个信息码,涵盖健康情况、小区进出、超市购物、服务预约等多项登记功能,为陆续恢复生活服务行业提供信息化支撑。

如果有基层机构拖延不办或者无理由拒绝办理健康通行卡的,将报请市指挥部予以严肃处理。


精准帮扶企业,因地制宜开展返程“点对点”“家到厂”服务


强化企业防控物资保障,重点解决好口罩等物资供应,积极对接国内外生产厂家,拓宽采购渠道,确保复工企业生产需求。根据企业和项目开工复工时间安排,因地制宜面向省内和省外非严重疫情地区开展企业员工、农民工等返程群体的客运包车、定制化运输等“点对点”“家到厂”服务。全面畅通物流渠道,确保市域内循环畅通。发挥好产融中心的作用,拓宽银企对接渠道,最大限度解决阶段性的融资需求。借助全市工业企业产供销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供求信息对接、工业品需求寻源、工业品物资管理、人才用工需求对接”等服务。


陆续放开理发店、汽车修理店、五金店等便民服务行业


陆续恢复公共交通,根据疫情发展形势,适时陆续恢复市内、县级公共交通以及出租车运营。陆续恢复便民服务,除农村集市、餐饮店、电影院等人员聚集度高的服务场所,在达到“六个一律”前提下,陆续放开理发店、汽车修理店、五金店等便民服务行业。逐步恢复公共活动场所,分批有序推进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等运行。


滨州将逐步恢复公共交通运行


计划自22日零时起,先行恢复市内低风险区

市到县的城际公交,有序恢复城乡公交。在对疫情相关场所和人员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况下,逐步恢复中风险区城际和城乡公交。恢复出租车(含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