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 勇於擔當 務求必勝——鎮平縣雪楓街道人大工委主席李春龍一線抗疫記

疫情就是命令,保證生命安全就是當前最大的責任"。2020年春節前的臘月28,自新聞上得知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後,雪楓街道人大工委主席李春龍心中默唸著這句話。從大年三十下午,這句話就成為一種信念,這個信念支撐著一個團隊打響一場必勝的戰役。

雪楓街道徐橋村是戶籍人口2600人的中等村落,但是隨著鎮平城市的西移,這個村發生巨大變化--十年時間先後建起新城廣場、建材小區、御景華城、融奧星城、玉鄉花園等五個大社區,7個小社區,近5300戶,容納23000人外來居民在此生活,作為辦事處的組成部分,西環路社區應運而生。按照原有的管理體制和工作重點,社區依附於徐橋村而存在,實際工作人員只有居委會主任一名,村幹部兼職幹部三名,社區實際工作幾乎為零。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因基礎薄弱而繞行,不因為沒有準備而等待。作為包村領導,對社區的問題和短板心知肚明,但是作為他的領航者李春龍沒有畏難,沒有迴避,考慮的只有迎難而上。一個月過去了,這場戰爭勝利在望,他是怎樣組織、打贏這場沒有把握的戰爭呢?

迎難而上 勇於擔當 務求必勝——鎮平縣雪楓街道人大工委主席李春龍一線抗疫記

操作篇

回顧整場戰鬥,贏在行動迅速,落實有力,戰鬥有序。

一、快。

認識快。站位高、定位準。大年三十,全縣第一場防控會議後。他迅速放棄過年的念頭,立刻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十二分的精神、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中。雖然人們還在宣傳"可防可控",他立刻斷定"從病理學上可防可控沒有錯,那是醫生的事,但是切斷傳播途徑是政府的責任,就是我們的事",並在班子會上提出,要迅速行動、打消觀望,把落實措施切斷傳播途徑作為中心工作來抓。

行動快。爭分奪秒,調度到位。上午辦事處決定抽調20名同志增派西環路社區,會後臨近中午立即召開會議,將這20名同志分派到5個社區,每組指定小組長一名,分包小區,成員若干,分包樓棟。要求大家"首先排查重點人群,迅速行動",大年三十晚排查出7戶返鄉人員,大家感到沉甸甸的責任。為了軍民健康,自大年初一開始,西環路提出小區封閉,禁止車輛初入的措施,遠遠走在其他社區之前。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戰爭,早一點行動,少一點隱患。

反映快。應對得當,運轉高效。通過合理分工,組建運轉高效的工作班子。從線索排查、到數據統計、到措施落實、到紀律保障運轉高效,保證全縣工作順利進展。

迎難而上 勇於擔當 務求必勝——鎮平縣雪楓街道人大工委主席李春龍一線抗疫記

二、實。

作風實。深入一線,帶頭實幹。新冠肺炎防疫是一場全新的戰爭,沒有既定經驗可循,必須在一線才能推進工作,尋求突破。對門不相識,居民信息缺失,一些群眾認識不夠,一些群眾過度防範,怎麼排查?怎麼標識?怎麼簽訂居家隔離協議?居民不誠實怎麼辦?這些問題都必須一個個現場解決,"不能因為一個石子擋住工作的車輪",通過西環路的一路探索,很快形成一套可複製工作經驗,為其他地方趟出一條路。

措施實。緊盯重點,狠抓落實。防控工作一定要"細之又細,實之又實"。人員排查實、居家隔離實,才能紮緊源頭,嚴控傳播;體溫測量實、消毒防範實才能阻斷傳播途徑、防止相互感染;卡口盤查實、小區封閉實、驅散聚集實才能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一個個實打實的舉措,為居民建起可靠度堡壘。

效果實。敢為人先務求實效。至正月初五排查確定重點返鄉人員50餘戶,70多人。西環路是全縣排查最細,重點人員最多的社區加上,居民體量大迅速成為鎮平防控任務最大的社區,成為領導緊盯的重點。因此,他一方面抓檢查應對,一方面抓防控效果。所有工作按照最高標準務求實效。結合西環路實際,在重點人員分級管控,日常體溫檢測,分包對象溝通,疑似排查與追蹤等方面,力求達到快準穩的工作效果。

到後來,返鄉人員接納,共有重點返鄉人員74戶163人,而武漢返鄉人員亦有37戶91人。由於措施得力,應對得當,未出現失控漏管,確保全縣防控大局穩定。

迎難而上 勇於擔當 務求必勝——鎮平縣雪楓街道人大工委主席李春龍一線抗疫記

保障篇

戰鬥初期,人員少,物資緊缺,平均一名幹部管理1000多人,並且互不熟悉,他們不迴避困難,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從少到多,從無到有開創一片新天地。

三、聚。

聚人心。人心齊泰山移。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光榮鼓勵同志,發揚辛苦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的精神,聚力聚焦形成合力;以保護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說服群眾,自覺服從防疫命令,執行防疫措施;以大無畏精神感染同志,帶著幹、領著幹,團結互助相互攙扶,勇往直前。形成戰無不勝的鬥爭信念。

聚人氣。以底線思維和爭先思維來調動物業積極性,多次召開會議,褒揚先進,敦促落後,形成全員上崗,全力配合的物業隊伍;以守護家園,一線衝鋒來調動黨員積極性,吸引4名積極分子遞交入黨申請書,組建五個臨時支部,報名參戰黨員67名,形成具有戰鬥力的基層組織堡壘;尋根究源,將水利小區、棉麻公司、糧油公司、糧庫家屬院、廣廈家園所依託的相關單位發動起來,組織抗疫隊伍,落實自我防範措施形成單位職工隊伍;發揮社區幹部、黨員作用,利用業主群、業主委員會等作用,發動群眾、調動志願者8名,聲援群眾大2000多人,形成群防群治隊伍。實現防疫從一個人,一群人,到千百人的轉變。

聚資源。倉促應戰,資源缺乏。為此,調動各方積極性解決防控物資問題。在辦事處供應緊張時,發動隊員自行採購口罩;發動黨員發揮能動性解決桌椅等措施,發動社會企業進行捐助酒精口罩等,最終實現各種資源集聚,保障工作順利進行。

四、嚴。

紀律嚴。沒有嚴明的紀律,就不會有強大的隊伍。從大年三十開始,率先採用半天兩簽到一述職制度,幹部不僅人到還要心到。為了居民健康一輩子,我們辛苦一陣子,值!正己才能正人。作為總掌舵人,李春龍從戰鬥打響開始,往往第一個到崗,最後一個離崗,大家看在眼裡,逐漸形成遵守紀律的自覺。到目前,除個別同志家庭有特殊情況外,絕大部分沒有請一天假,沒有叫一生苦,堅守崗位,為打贏戰爭奠定堅實基礎。

標準嚴。建立微信群,每天研判工作情況,根據上級防控要求,將第二天工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提出具體要求,作為工作標準。在實際工作中,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力求當天完成當天任務。西環路因為居民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多,每組的工作量安排的非常滿,但是大家按照問題不過夜,都堅持做完當天工作再下班。

規矩嚴。除最緊急的幾天外,每天根據情況進行點名。各個組長彙報工作,提出問題,安排全天工作,修正工作方向,解決團隊中遇到的問題。逐漸的每一個同志都成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崗位就是責任,就是使命,形成自覺堅守的習慣,不落後不掉隊。由於沒有人破壞規矩,人人自覺自律,這全辦最嚴的規矩也"形同虛設"。

迎難而上 勇於擔當 務求必勝——鎮平縣雪楓街道人大工委主席李春龍一線抗疫記

戰術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思路決定出路。作為掌舵人,思路決定出路,方法勝於氣力。

四、新。

思路新。面對敵強我弱,人員少,社區經驗不足,怎麼辦。他按照擴隊伍、找資料、挖資源、攻重點的思路。從一開始就號召同志們,要善於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向下挖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打群眾戰爭,逐步解決了人員、資料等問題,迅速形成戰鬥力。

方法新。調動用物業積極性,做好嚴密管控;用清單式交辦解決不能開會的問題,率先錄製音頻,用大小喇叭在小區進行宣傳,率先在人員登記時識別動員黨員發揮作用,率先採取小區封門、落實最嚴格的的管控措施等等,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提供了方法引領。

預見新。戰場瞬息萬變,有預見就少走彎路。在信息錄入初期,他就判斷,大數據是必走之路,因此十分重視居民信息採集工作。並把信息採集作為日常工作不間斷的推動,目前共採集信息3000多戶。率先推進"億米出行"對居民進出有據可查,搭接"一區一碼"為將來掃碼出行提供便利。

六、活。

有剛有柔。小區封閉初期,由於居民成分複雜,個別人進行挑釁和破壞。採取錄製視頻、固定證據的辦法,硬起手腕,強力治亂,出警7次,刑拘4人,肅清破壞行為,維護良好秩序;防控中期,群眾長期居家,情緒焦躁,動員物業、志願者、黨員分包到戶提供居家隔離活動,提供心理疏導,形成和諧有序的防控秩序。

有張有弛。自大年初一起,全國數字不斷攀升,李春龍和他的團隊都高度緊張。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並且常常在深夜還在發指令,做調查。到正月17 ,全體成員沒有一人休息,大部分已經無限疲憊。到18日,省市縣形勢稍有緩和,李春龍命令各組長陸續安排同志們在確保工作的同時以半天為單位,陸續調休,確保大家恢復身體。而自己卻不能休息,還要抽出精力投入到產業扶貧工作中,推進扶貧車間復工復產。

有寬有嚴。這是一次臨時組建的隊伍。李春龍到雪楓半年左右,一些同志不認識,不熟悉。但形勢來不及相互瞭解,倉促分組後,同志們素質不一、水平差異,對管理隊伍是一種考驗。他在明確規矩的同時,對採取寬嚴相濟的辦法對待不同的同志,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志的積極性。李娜、趙文果、王一帆、胡士蘭、王珂等幾位女將巾幗不讓鬚眉,堅韌而無私。王增奇、馬浩方法靈活、多方兼顧團結一致;蔣豐功煥然一新,表現優秀,易志剛、宋合奇、張志峰、劉啟聰任勞任怨,堅守崗位,每一位同志都在這次戰役中得到了提升。

如今的西環路社區,群防群治陣線已經形成,各個臨時黨支部基層組織堡壘堅固,社區防範措施有力,重點戶管控措施到位,整體無疫情,零疑似,社會面穩定有序。得到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孫守剛,市委書記張文深的肯定。也為全縣決勝疫病防控戰提供西環力量和雪楓貢獻。(張傑 李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