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战疫背后的数据“摆渡”人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火”背后,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眼睛盯着屏幕数据,手持电话连接着各个单位,焦急写在口罩后面的脸上,疲惫写在血丝红肿的眼上……他们就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数据“摆渡”人。


【“疫”线】战疫背后的数据“摆渡”人

早上9点,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警务保障室的闫兵正坐在角落里“小憩”,桌上放着早已凉透的泡面。“如果不是急事,一会儿让闫主任给你回电,他昨晚又熬了个通宵,才睡着没几分钟。”值班的同事接到电话小声地说道。“什么事儿,把电话给我。”话还没等说完,闫兵就快速起身拿过电话......这是闫兵和同事的工作常态。


【“疫”线】战疫背后的数据“摆渡”人

疫情爆发后他们就开始了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加班加点成了常态化,办公室里一直忙碌到深夜,很多时候甚至要连轴转,多名民警连续几日都吃住在办公室。“有可疑情况,必须立刻上报跟进,直到找到源头,采取措施。”说话时,闫兵的声音中带着疲惫,嗓音沙哑,眼睛布满血丝,但脸上坚定的神情从未改变过。


【“疫”线】战疫背后的数据“摆渡”人

“我们的工作就是紧跟疫情发展趋势,和时间赛跑,多排查一条信息,就能减少千倍的风险。”他们的工作复杂而繁冗,“汇总、分析、跟踪、直至数据清理,根据每天掌握的信息进行研判的任务量非常大,同时必须反应迅速,要在第一时间核实,进一步完善信息,上传下达,实现信息的双向推送。有一个环节疏忽或出现失误,就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工作每天如此,举轻若重,认真仔细地完成着自己分内的工作。


【“疫”线】战疫背后的数据“摆渡”人

“一条一条的信息,熬夜加班也不能漏掉一人!”连日超负荷的工作让他和同事们的眼睛又胀又涩,走进办公室看到最多的就是眼药水和金嗓子含片。“刚开始大家还顶得住,眼药水三五天用一瓶,现在一天最少用半瓶。随着随访工作的开展,我们也加大了电话随访的工作力度,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有时候碰到对方不信任甚至辱骂的情况,我们还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闫兵云淡风轻地说着。但是每到一出现紧急情况,他们又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成“满血”的状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他们挺身站好第一班岗,奋勇战斗在第一线,不畏艰难,众志成城,一定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疫”线】战疫背后的数据“摆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