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即便写下遗书,常凯也没想到自己真会在这场灾难中与世界告别。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有厚爱,不是那么无牵无挂。尤其常凯,作为电影制片厂的员工,他向来热爱生活,并且富有理想。

常凯更想不到的是,他走后几个小时,另一家医院的病床上,姐姐也告别了热腾腾的生活。

而之前的12天里,先是常凯的父亲,再是母亲,相继离世。常凯夫妇和他姐姐,就是陪父母过年、节后陪父母看病以及料理后事期间被感染的。12天时间,一家4口,痛心啊!

幸免于难的我们,只能祝他们一路走好,并且希望他们姐弟俩与父母重逢。那个叫天堂的地方,春暖花开。

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这几天一直没看到常凯妻子的消息,她也是病毒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疗。我想的是,她出院后怎么承受连失4位亲人的痛?这撕心裂肺、锥心刺骨的痛,无以复加。还有他们远在英国求学的儿子,爷爷奶奶爸爸姑姑都走了,年纪轻轻的他又怎能承受这剖心之痛?好端端一个家呀,一下子就被拆散了。愿这个孩子安好,在国外照顾好自己,学会逆来顺受,没有办法。

常凯一家的遭遇,只是这场灾难中的一个章节。这一个多月,几乎每个中国人每天都关注确诊、疑似、死亡、治愈的人数。我们看到的只是数字,数字的后面是一张张活生生的脸、一个个热腾腾的家。截止2月20日,死亡2122人,这是2122个生命和2000多个家庭啊,这里面有院士,有学者,有政府官员,有医护人员,有平民百姓…….

今天早上让我流泪的一段视频,是武昌医院刘智明院长染病离世后,他妻子追着灵柩车哀嚎的场面。她多么想拦住丈夫,让他回家而不是去殡仪馆,多么想把他喊醒,告诉他今晚做了很多好吃的,多么想像从前那样一起吃饭、聊天、休息,像从前那样过着有序的生活,上班,下班……

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我们似乎只能说生者坚强。可这坚强背后的代价岂是五岳所能比拟?人类处于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病毒面前,依然不堪一击。当大批大批的患者涌来时,哪有这么多医院、哪有这么多病床、哪有这么多医护人员!疫情初期,自求多福、自求平安,是大多数居家患者的唯一路径。

2019、2020,岁末年初,我们遭遇的这场惨绝人寰的病毒,如果不抗击会是什么样子?人类历史上几场瘟疫已给出答案——人间地狱!所幸生在一个具有超强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国家,我们才不焦虑、不恐惧。这场灾难中,除了冲在前面的那批人,更多的人宅在家做美食、学蛆爬,还有被逼成主播的老师和上亿个把某个网课软件打到1分的熊孩子,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如果允许李文亮吹哨并且他哨子再响一点,如果一开始不是专家说的“这病毒可防可控而且不会人传染人”,情况会不会好一点?这场战争结束后,有关部门能不能总结教训?我们一直期盼有一个长长的假期,没想到2020春节以这样的方式和代价实现了,假如有人问你还想要这样的假期吗?相信14亿人没有一个人回答要,是不是?

小林说她没有活路了。她带着3岁的孩子,与老公在武汉卖菜,前天老公走了。这个病魔的可恨之处还在于,病人即使离去,亲人都不能送行。如今她和孩子只有14天的隔离期以及破碎的日子,家里她老公洗的衣服还没有收起来,年前批发来的菜还没有卖完。这场灾难中,多少家庭是这样的?如果没有那批白衣人在前方拼命,是不是有更多更多的家庭是这样的?

好在10天建两个医院以及无数个方舱医院的速度发生在这个国家,好在无数医护人员纷纷写申请书要求冲向前线的事情发生在这个国家,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事情发生在这个国家,好在那么多平民百姓的义举都发生在这个国家。这几天看过这样几件小事:

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前几天,一位乘坐高铁的阿姨,因为没买到口罩,只能尴尬地用衣服捂着脸,眼里充满惊恐和不安。她生怕被别人嫌弃,也怕被别人感染。当乘警问阿姨为什么不戴口罩时,她像做错事的孩子,眼泪一下子就冲出来,她捂着嘴忐忑地说:“我没买到口罩。”乘警把自己备用的口罩递给她,并教她戴好,然后说:“保护好自己最重要,您别着急,有我们在!”你听,“您别着急,有我们在!”

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记得那则新闻吗?有位83岁的拾荒大爷匿名捐了一万元。这可真是血汗钱啊。网友们不忍心了,便众筹一万元还给他,没想到老人收到钱后又跑到银行把钱捐了。银行要他留下汇款人姓名,他说:“如果非要写名字,那就写‘知恩者’吧。”知恩者,一个拾荒老人对这个时代、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的知恩啊。

那个山东农民,啃着煎饼,就着咸菜,喝着凉水,开着货车跑了好几年,把自己家的白菜运到武汉,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国家这么大的事,我没有钱,可以出点力。”当被感动的网友筹了一点钱让他生活时,他哭了,他说:“我从小没有爸妈,把这些钱交给武汉没有爸妈的孩子吧,我知道他们的苦。”

病毒和爱交织的中国——写在疫情即将溃败之际

这些日子,让人流泪的事情太多。湖南常德,一位打工的农村小伙捐赠18000只医用口罩,这是2019年他打工的口罩厂抵给他的全年工资。政府提出购买,他拒绝了,网友们要资助他,他也拒绝了。他说:“国家有难,这样做是应该的。我不接受采访,希望大家不要打扰我。”

火神山、雷神山的速度里,又隐含着多少颗饱满的中国心?有位建筑工人得知要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瞒着家人来到武汉,每天只睡三两个小时,完工时将工资全部捐出。工地上有个叫田志阳的山东建筑工人立下遗嘱:“如果我有万一,让儿子朝武汉方向磕个头就行了。”就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精神,才有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才有了中国速度,才让更多病人得到救治。

央视新闻曾报道,1月31日凌晨,南京几位交警的执勤车前,突然停下一辆车,交警警觉地跑过去,见车主搬下一个箱子,并说:“这一箱口罩送给你们,我人肉背回来了。”当交警问他姓名时,他说了一句“中国人”,然后扬长而去。这些口罩是他从土耳其背回来的。

病毒发生在中国,爱和感动也发生在中国。现在疫情已出现转机,中国即将赢得这场战争。我们要记住逝者以及他们家庭的痛,记住为保护更多人而冲上前阻击病毒的人,也要记住一个个在这场战争中无私奉献的人,尤其平民百姓的奉献,彰显了社会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