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夾寒時節,內養脾胃、外防寒溼是關鍵


雨水節氣之後,天氣乍暖還寒,如何做好驅寒逐溼工作,仍然尤為重要。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水的來臨,意味著氣象意義上的春天正式到來,天氣漸漸暖和,北方的冰雪開始融化,南方雨水逐漸增多,空氣中水分增加,地溼之氣漸升。

雖然氣候漸暖,但天氣變化不定,大部分地區仍處於乍暖還寒時候,可謂“溼寒交加,寒中有溼”。

這時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寒溼之邪侵襲,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因此雨水節氣後,如何做好驅寒逐溼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春雨夾寒時節,內養脾胃、外防寒溼是關鍵

溼為陰邪,易困脾陽

溼性類水,水屬於陰,故溼為陰邪。由於溼為陰邪,陰氣勝則陽病,故溼邪為害,易傷陽氣。脾主運化水溼,為陰土,喜燥而惡溼,對溼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

因此,溼邪侵襲人體,必困於脾,使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升降失常。脾陽不振,則不能正常運化水溼,進而又在體內產生溼氣,由此惡性循環。

溼邪粘膩停滯,一旦附身,容易膠著難解,時起時伏,難以速愈。水溼停聚,則身體容易出現疲倦乏力、肢體困重、不思飲食、食後脘痞腹脹、大便稀溏不爽等症狀。

溼邪嚴重危害現代人的健康,若不能及時祛溼,還有可能導致其他疾病的產生。祛溼需用對方法,稍有不當,易傷脾。

脾是負責運化溼氣的,脾傷了,溼氣更加運化不出去,越想祛溼反而越溼。所以要祛溼,需要同時健脾。

寒中夾溼,更傷脾陽

溼邪易滲透,且常與別的邪氣相結合。雨水前後,降水明顯增多,“南風天”與“倒春寒”交替而來,春雨夾寒,寒中又有溼。

寒為陰氣的表現,亦為陰邪。寒邪最易損傷人的陽氣,人體陽氣受損,溫煦功能也受牽連,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現明顯的寒象。

寒邪與溼邪相合,粘滯附著,更為損傷脾陽。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只是氣候乾燥,人還是能接受的,再加上溼氣重,就很難受了。

另,春屬木,與肝相應,因為春季肝氣旺盛,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疾病。

雨水節氣寒溼之邪更甚,最易困脾,內外溼氣相合而為病,使溼氣滯留難以祛除。更容易導致脾胃運化功能損傷,從而引起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溼氣便秘或虛胖等問題。

內養脾陽,外化寒溼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結合今年的節氣特點,中醫認為,雨水前後,在注重防寒除溼的同時,不能忽視了脾胃的調養,“脾胃健旺”是養生之本。

飲食,以調養脾胃為要

春天肝氣旺盛,木旺克土,肝氣旺盛容易抑制脾土的功能,而酸味是肝之本味,而春季陽氣初生,宜食用辛甘發散之品。

辛有發散、行氣的作用,能散寒氣、除溼氣,如花椒、大蒜、大蔥、胡椒等;

甘有滋補、和中的作用,能養脾氣,加強機體的防禦作用,如燕麥、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紅棗、山藥等。

若已感寒溼,且有脾陽不適之症狀可以試試洋蔥粥,材料:洋蔥1個,大蔥1根,白蘿蔔半個,香菜、食鹽、胡椒粉適量,大米適量。

春雨夾寒時節,內養脾胃、外防寒溼是關鍵

做法:

1. 白蘿蔔切塊;大蔥切斷去根鬚,留蔥白部分,同洋蔥切絲;

2. 大米放水煮粥,放入白蘿蔔煲40分鐘;

3. 加入洋蔥、蔥白,再煲5分鐘,撒上香菜,調味即可。

洋蔥搭配大蔥,辛、甘,溫,可散寒溼,白蘿蔔,煮熟後能御風寒,下氣和中。粥能養胃,補充谷氣。粥最好乘熱食用,食後可適當裹被使微微發汗,汗出則陰寒之邪得以融化。

脾胃容易受損人群,要少進難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如酒不宜過量,粽子、粘冷肥膩之物均應嚴格控制。

起居,防寒除溼勿放鬆

我們常說“春捂”就是如此,此時要捂好兩頭——頭頸部和雙腳。帽子不要摘得過早,衣服鞋襪也不能馬上換成太單薄的。

春雨夾寒時節,內養脾胃、外防寒溼是關鍵

《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因“寒從腳起,溼從下入”,最重要的是捂好腿和腳,而上身衣物可適當減少,以適應暖氣上升的特點。

回南天水溼之氣太重,應適當關閉門窗,尤其是南向的門窗,防止溼邪入侵。

此外,可在家裡備好吸溼劑、除溼包等保持室內乾爽,也可利用空調或抽溼機、風乾機等,人工製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也是不錯的選擇。

按摩艾灸,逐寒溼、升脾陽

若已經出現胃腸道的症狀,吃東西覺得不香、大便粘膩不暢、口氣有異味,或者是吃下去的東西不容易消化時,可試試按摩中脘穴。

春雨夾寒時節,內養脾胃、外防寒溼是關鍵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人體胸骨與劍突的結合部位與肚臍連線的中點,是胃經的募穴,也是“六腑之會”。

中醫認為,中脘穴能夠健運脾胃、通調六腑,幫助脾胃清利水溼、順氣降濁。

若是覺得脾氣不運,寒溼之氣較重,都可以指揉或掌揉中脘穴。用食指和中指併攏伸,點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按揉(指腹不離開皮膚),或者是用手掌根部按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按揉。每次按揉10-15分鐘,力度以舒適為度。

平素腹冷,著涼後或食用生冷食物後易腹瀉的脾陽虛人群,還可以選擇用艾條燻灸中脘穴,有溫中暖胃的效果。

點燃艾條後,在中脘穴上方懸灸,每次灸15-20分鐘,灸到局部皮膚微微潮紅即可,注意避免燙傷及用火安全。

此外,溼邪還有趨下的特點,所謂“寒從足下生”,因此睡前泡泡腳,既溫經通絡,又散寒除溼,有利於身體健康。

湧泉穴是全身位置最低的穴位,又是腎經的第一穴,通過泡腳,還可以改善失眠、眩暈等不適。

春雨夾寒時節,內養脾胃、外防寒溼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