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收治隔離 疫情中獨自“留守”家中的孩子們

疫情中獨自“留守”家中的孩子們

戴著口罩的小女孩獨自倚在床邊抽噎,門口一個女聲邊哭邊哄:“你在裡邊乖乖的聽話啊,不要出去,聽見沒。”

2月4日,這段標註為“全家被隔離,只有小女孩一個人在家”的視頻,被眾多網友轉發,很多網友說都不想看第二遍:看得眼淚直打轉,揪心般疼。

雖事後證實其母也在家另一間房隔離,但疫情之下,這些因家人被收治、隔離而獨自留守家中的孩子們,已經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和擔憂。

隨著疫情防控的推進,更多人因確診和疑似而被收治隔離,很多家庭只剩下孩子獨自留守家中。這些孩子們的一日三餐怎麼解決?起居安全如何保證?心理如何疏導?新京報記者近日採訪中瞭解到,很多獨居家中的孩子,由街道社區安排專人負責照顧,還有部分孩子由志願者協助照顧,或是送到醫院或隔離酒店。有多位志願者建議,針對留守家中的孩子,可設置集中隔離區由專人照顧日常生活以及進行心理疏導。

家人收治隔離,

孩子獨自留守家中

自從爺爺離世後,小宏一直跟奶奶相依為命,可現在,奶奶因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也住院治療,小宏獨自留守家中。

除夕剛過,小宏的奶奶就出現了發燒症狀,醫生診斷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但床位緊張無法住院治療。2月4日,奶奶病重,不知所措的小宏,委託朋友寫信求助:“爺爺已離世,我和奶奶相依為命。試了所有求救方法都沒用,我太怕了,不想成為孤兒,跪求你們救救我奶奶!”

求助信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武大校友會志願者鄭先生、南京市秦淮區新葉公益服務中心社工何培蓉跟其他志願者組建幫扶小組,為小宏奶奶辦好了入院手續。

奶奶入院,小宏作為密切接觸者,雖無症狀,但只能獨自留在家中隔離。

疫情之下,小宏並非特例。

11歲的方方,也獨自留守家中。

方方家住武漢市江岸區勞動街,爸爸之前因腦溢血去世,2月6日,她的媽媽、外公、外婆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方方是密切接觸者,不能送到親戚朋友家,因方方無人照顧,媽媽宋瀾一直沒能放心去住院。與溝通之後,社區給了她兩個方案,一是如果孩子能自己安排妥善,宋瀾就能去方艙醫院入住,二是她和方方一起入住到附近用於隔離密切接觸者的酒店。但宋瀾作為確診患者,在酒店無法便利獲得複診和常規吃藥,讓方方一個人住酒店隔離,又擔心交叉感染,最終她選擇讓方方留在家中。

宋瀾臨住院前,給方方買了速凍餃子,還教她怎麼煮。親戚也幫忙找飯店做盒飯解決方方的午飯、晚飯,但新問題來了,騎手現在越來越少,“2月11日我們加價50元,等了40多分鐘才找到一個騎手。”而12日起,武漢實行小區封閉管理,騎手進不去社區,宋瀾不放心方方出到社區外,託方方的舅舅找了半天,最後託朋友幫方方把午飯拿到樓下。

家人網上求助,

志願者接力照料獨居兒童

小宏獨自在家隔離,鄭先生除了幫忙做好防護消毒,還買來生活用品。

鄭先生懂得一些心理疏導的方式,現在每天陪孩子線上“吃雞”(絕地求生)遊戲半個小時,邊打遊戲邊通話,鄭先生會和小宏聊些其他事情,讓他轉移注意力。

自我隔離期間,小宏學會了做菜、刷碗、收拾房間,寫完了寒假作業。

類似小宏的情況,還有多家,不少跟鄭先生和何培蓉一樣的志願者,關注到相關情況後,接力救助孩子們。

在微博的超級話題“肺炎患者求助”中,有多條求助信息的內容,都是已經收治隔離的患者,請求志願者幫忙照料獨自留守家中的年幼孩子。

志願者張丁文所在的由近300名熱心網友組建的“NCP志願者總群”,最近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幫助來了百餘名求助者。

就張丁文所瞭解,志願者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家中老人孩子無人照顧的情況,“這些密切接觸者送到親戚朋友家會很危險,送到酒店或方艙醫院又沒專人照顧。”

年紀太小的孩子,無法自行照料,照護問題或更為迫在眉睫。

張丁文表示,碰到年齡較小的孩子,同時又是密切接觸者,他們會和社區工作人員協調,將孩子送去兒童醫院或婦幼保健院,但是一般醫院會要求有一個健康的人來照顧嬰兒。

按志願者彭琳淞的經驗,現在的護工很難找,一聽是要去照顧密切接觸者都被拒絕,不過很多武漢當地的志願者看到求助帖後,會主動聯繫孩子家人提供看護幫助。

崔麗是武漢本地的一位志願者,2月14日中午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照顧11個月大的林若希。

林若希家在武漢市洪山區,從祖輩到孫輩一家九人,七人確診新冠肺炎住院。和孩子一起在家隔離期間,若希也出現乾咳,2月13日經CT檢查為左肺上葉肺炎。

看到若希媽媽的求助信息後,志願者們連夜和武漢市兒童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協調到凌晨4點,最終入住醫院。

但孩子需要有一個健康人來照顧,由於找不到護工,彭琳淞只好將照護信息發到武漢本地誌願者群中。兩個小時內,有近20名志願者聯繫了他,最後確定了有照護經驗的兩名志願者來照顧若希。

社區工作超負荷,“留守兒童”應集中照料疏導心理

疫情之下,街道、社區仍是照料留守老人、孩子的主要力量。志願者更多的工作,是搭建起患者和社區的橋樑、傳遞信息、輔助照護。

居委會了解小宏的情況,此前一直幫忙接送小宏和奶奶去醫院,鄭先生因小區封閉管理無法幫忙照顧小宏時,居委會派出社區工作人員對接鄭先生的工作,帶著他給奶奶送生活用品。不過居委會工作人員稱,目前已有幾位工作人員被感染,工作太多,他們忙不過來,沒法派專人幫忙照顧孩子,只能建議到隔離酒店居住。

不同社區目前可給出的保障不同。以張令所在社區為例,所有密切接觸者都需隔離在酒店,這是9歲的女兒明明獲得照料的原因之一。

張令一家住在武漢市江夏區職中社區,丈夫在廣州工作,家中六旬父母先後確診後,她也發燒,“當時我有兩個心結,一是無法入院治療,二是就算入院,可明明誰來照顧?”

2月5日,張令等到了醫院的床位。幸運的是,那天在社區居委會、江夏區團委、區婦聯的幫助下,明明也得以去酒店隔離。江夏區職中社區居委會的網格員夏芳稱,當天他們協調安排了明明入住一家用於隔離密切接觸者的酒店,派車把明明送過去。

“覺得孩子自己在酒店待著可能無聊,給她買了點零食。”夏芳說,因為孩子太小,除了囑咐酒店人員多照顧問候明明,自己也每天都打電話,跟明明聊天,“我們每個網格員平時需兼顧社區裡三四百個家庭,確實沒有辦法專門照顧孩子。”

不過明明現在的情況,已讓張令很放心,“她目前沒有症狀,酒店也每天都給她送水送飯、測量體溫,他們照顧得很好。”

在這段時間的接觸中,張丁文感覺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已處於超負荷狀態,讓他們一對一地照顧孩子們,也不現實。

針對目前照護不足的現況,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志願者,建議開啟一些幼兒園、養老院來對獨留家中的老人、孩子進行集體隔離,也能有專人照顧起居。

何培蓉稱,新葉公益正嘗試發起孩子救護項目。項目設想為,如果無人照護、家人授權同意照顧的孩子,他們會進行照顧,每日量體溫和照護,如果服務開展順利,可包下一座賓館作為“簡易方艙”,集中和分類照料。

除了生活照料,對這些因家人隔離收治而獨居的兒童來講,心理疏導也非常重要。一名志願者表示,家人不在身邊,很多孩子沒有安全感,隔離中與人溝通也不多,更需要專業的心理團隊進行安撫和疏導。

(文中小宏、明明、方方、張令、夏芳、宋瀾、林若希、崔麗均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周世玲 實習生 郭懿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