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留守、賭博、勢利、攀比——今天春節提前回農村的感受

題記:

每次快到過春節時,我總是懷著激切的思鄉之心搶票、擠車、回家。然而每次都回到家鄉後,眼看著熟悉的鄉景、聽著熟悉的鄉音,但心情卻總是無比複雜而感慨。對故鄉的感情從單純的愛與思念變成又愛又恨、喜惡交織的情緒。

我是一個廣漂,在南方呆了有幾年。 家鄉是湖北東部農村,地處最負盛名的教育重地黃岡。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能夠走出更廣闊的天地,畢業後去到了廣東,現在廣州從事企業管理工作。前些年由於父母都在廣東,回家的時間極少,這幾年母親在家帶孩子,每年過年時都有回家。

一、家鄉的鉅變

從我小時記事起,家鄉是山區, 高山駿林中沿著田間地頭一條條鄉間小路構成了主要的交通線路。雖有一條主幹道,但每逢下雨天都通行困難。

留守、賭博、勢利、攀比——今天春節提前回農村的感受

隨著國家對農村建設的重視,這些年家鄉交通狀況發生了鉅變,在06年時修建了一條硬化的水泥路通往村裡主幹道,家裡人不再擔心下雨天泥土無法通行。 而從去年開始,由於開發旅遊線路的原故,縣政府投資決定修國家二級公路,正通我村。這條公路通過我村也是歷經波折,差點就與我村失之交臂,後來是我們共同抗議才確定下來的,筆者很有幸也參與其中,這裡與本文不是密切相關,就不多談。 這條二級公路在春節期間基本路坯都出來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可以通車。

除了交通路況的鉅變外,還有就是新農村房屋的建設。我們村裡的新農村是從03年、04年開始的。在距我村小學不遠處不起眼的小山頭處,村裡將山頭推平,建了一條街,開發了幾十處屋基賣給村民自行建房,看著幾乎一模一樣的建設與裝修風格的新農村房屋。你會感覺像是開發區般。 在湖北,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新農村,國家與上級政府給一定撥款協助,但實際落到農民口袋中少之又少,甚至沒有。

留守、賭博、勢利、攀比——今天春節提前回農村的感受

此外就是汽車的漸多,春節回家,平日稀稀少少的鎮上到處一派堵車景象。原本想去鎮上辦點事,騎著一個摩托車堵在鎮主幹道動彈不得。那一刻,你不得不感概,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民也都逐步奔小康了。 在新農村的街道上,家家門口都停放著車,除了傳統的摩托車,更多的是小汽車。 父親說今年二級公路開通了,買車的會更多。

留守、賭博、勢利、攀比——今天春節提前回農村的感受

以上農村路狀、車輛、房屋的變化是最明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變化,村子建設方面,鄰近我們的村,前幾年招商引資,引入上海資本開發了生態園、農家樂。 據說我村今年也會引進資本建設生態園等。 由於資本的介入,村裡山林、土地、自然景觀也大大改觀了。 一年不回家,許多地方變得不認識。

二、與硬件改變相對應的人文素質

也許是深懷著對家鄉的愛,寫到此時,敲出的字顯著艱難許多。

  • 娛樂(賭博)

與快速增長的物質滿足相比,農村人的精神需求滿足遠遠沒有這麼多的變化。 打麻將、打牌等賭博作為主要娛樂,且是不可替代的。 春節期間,家裡人除去親戚之間拜年之外,就是打麻將、打牌。 從上午到下午、從下午到晚上,甚至從晚上到次日凌晨。 新農村有幾家小店,順便經營自動麻將機生意,每家都是兩三桌以上,從來不停歇。

留守、賭博、勢利、攀比——今天春節提前回農村的感受

對於春節期間的賭博,大家,也不認為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許多人也因此輸贏,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元。拿著一年辛苦在外掙的錢,在牌桌上盡情揮灑之後。圖個一樂,我有時在想,輸了錢的感受到底如何?

關於賭博這種現象,在整個全國都是很普遍。 但在農村卻是幾乎唯一娛樂方式。筆者也不免俗。打麻將、打牌(鬥地主、打拱5、10、K等)、看九點。 在農村,由於沒有電影院、沒有花市、沒有公園、沒有廣場活動。 賭博是個聚親集友的平臺,牌桌上大家邊玩邊聊聊, 加上輸贏錢的剌激。 這個娛樂活動變成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的遊戲。

  • 攀比與炫耀

在小時我曾認為都市裡的人是勢利的,都是很現實的。但放在今天,或許受這三十多年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忽視人民精神文明建設,全民崇尚金錢、崇尚權力,沒有信仰,沒有道德成為普遍現象的影響。 放在遠離沿海的內地農村更加明顯。在縣城,下車吃一份快餐都要30多元,比寸土寸金的廣州還貴了許多。前兩年回來過年時,下車到鎮上,包個車回家,不足10多公里的路程要80元(去年回去的時候是40元),看著在家裡混著的人盯著在外務工回家的人,那種貪婪與勢利令人寒顫。

聽家裡人說,現在家裡請人幫忙做事,沒有一兩百元,人家都不瞧你。 對比小時候,家裡一個垸的人相互幫忙都是不圖錢的景象,我不得不感概良多。

春節回家,人跟人之間見面,問候最多的就是你在哪裡發展呀? 工資(收入)多少呀?等,赤裸裸的問這些時彷彿沒有半點不好意思。 被問的人也好像不在意,都是笑笑的說著收入幾千、幾萬等等。 問的人聽到收入低過自己也就不說什麼,高過自己則說你混得好呀,明年跟你混呀等玩笑。 每次我都在思索這樣的問話到底只是農村人毫無目的的鄉俗,還是折射著某種文化趨勢。

面子文化不是農村獨有,但放在農村卻更加顯眼。鄰里之間,長輩們議論著都是誰家孩子是公務員,在政府單位。誰家孩子在外面自己開工廠,一年收入百萬多,開著奔馳回家呢等。收入低的家裡人瞧不起,這是輕視不是掛在臉上,而是在不經意間的言談中。

每當過年,人們就是一次相互攀比、炫耀的時節, 無論大事小事, 比富裕、比排場、比家裡裝修、比有沒有房子、比有沒有車,比是什麼車、比誰更早吃年夜飯、誰更早放煙花等。 這些看似可笑的背後,無一不透射著內心的荒蕪。

在農村,一個家庭在村裡有沒有地位,首先看家裡有沒有人做“官”(公務員)、公務員還要看是什麼級別。 如果某家孩子考上公務員又在本地,那麼村幹部會另眼向看。 但如果家裡窮又沒什麼背景,孩子沒什麼出息,別人輕視你。

其實在這攀比與炫耀的背後,不是簡單的素質就可以解釋。 歸究本因是,農村傳統的文化思想觸碰到當代中國快速發展變遷的時代洪流中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這種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現象比比皆是。 每個農村人擔心自己被人輕視,被人瞧不起,於是就促進了攀比、炫耀的心理現象。

  • 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割裂

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是農村特有的現象。 由於適齡勞動力與年輕人在家裡得不到發展,又不甘心做農民。 都紛紛外出打工。 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父母老一輩、帶著在家留守的孫子孫女。 每年就春節回家時,父母與子女、甚至丈夫與妻子才團聚一次。 這個團聚不過十幾天時間。 造成老人身體不適在外子女無法照顧、留守兒童教育父母無盡到義務與責任。許多留守的子女對在外務工父母感情生疏。 留守老人與兒童心理問題與教育問題成為了整個社會問題。

留守、賭博、勢利、攀比——今天春節提前回農村的感受

筆者自己的孩子也在家裡,每當過完春節假期離別時,那種不捨與愧疚之感旁人是無法感受到的。 這也是許多人寧願在外過得更艱苦也要將孩子接到身邊來的原因。 親情的割裂長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很多時候,無奈而無助!

除了親情的割裂外,還有就是同村年輕人之間的生疏。 筆者由於長年不在家裡,對家裡的人的熟識度不如自己公司同事。 回到家,同一個村住著的人,見到一個個年輕人,唯一隻能靠問他/她父母是誰來識別。 我在想,再過幾十年,等我們父母輩老去後,剩下這群年輕人之間如何組成這個村? 可幸的是,伴隨著網絡的發達,現在的年輕人由於某個特殊事情而聚集在網絡,形成一個新的交流平臺。

  • 不斷消失的村落

在湖北東部的農村, 每個村是由幾個大隊組成。 每個隊又是由幾個“垸”組成。 一般同一個“垸”裡都是同一姓。 垸裡的向上推三輩都有血緣關係。 隨著年輕人向外發展,漸漸有許多人在城市裡有事業、有妻兒,成家立業買房落戶。 再加上城鎮化的推動,在家的許多人也紛紛搬到縣城、鎮上,甚至搬到新農村聚集地。 許多“垸”人越來越少,甚至完全搬走, 只留下幾幢荒涼破落的土屋。 每每路過這些“垸”時,內心不僅有幾分感傷。

筆者所在老家的“垸”叫響水河,記得小時候,整個“垸”裡有二十多戶,現在只剩下幾戶人家,而且還在減少中。 可看到的將來,這裡淪為無人區是指日可見的。 雖然現在已搬離多年了,但每次回家時,還是忍不住去看看。看著熟悉的一山一木,每片磚瓦都殘存著兒時的記憶。 每處土地之間,都勾起童年玩耍的片段。 那種傷感與落寞無法形容!

在農村,這樣的村落無以計數,城鎮化的大潮之下,碎片化的部落一一匯聚成新的農村生態成為了無法阻擋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