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 文化习俗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日子”,七管小孩儿、十七管大人、二十七管老人。

春节 • 文化习俗 | 正月二十七的习俗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俗称“人日子”。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人日”的说法至少在汉朝时就已流传了。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

“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专家介绍说,这一天,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春节 • 文化习俗 | 正月二十七的习俗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这几日早起观天象来预测人体健康,如初七早晨晴空无云则可保少儿一年无恙,也叫“收小人”,而十六日主壮年,二十六日主老年。这些并无科学依据的习俗,至今仍在一些老年人头脑中残存,如二十七七日晨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便会给他们增加心理负担,于健康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