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疫情一線的村官們

疫情一線的村官不容易

中國之大,一村之長不計其數,但他們可是實實在在的民選官,地地道道的父母官。是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不同風俗裡群眾的領頭羊,是一言九鼎身體力行的執行者。官不大,責任大,權雖小,管事多,急難險中永遠是一把手。

他們樸實無華,卻有三頭六臂的本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沒有資金,自己想辦法解決;物資緊缺,賒借也要到位;封路設卡,家中能派上用場的物件都被視作戰役儲備;高危人群入戶登記、返鄉人員硬性隔離,總是留給村書記、村主任來承擔。在他們的心裡時刻牢記的是上級的指示、人民的安危,掂量的是每一張選票的分量,有時為了推行防疫措施儘快付諸行動,直面群眾的一村之長縱然有政策做主,所做所為與情與理都無可挑剔,往往也是眾口難調,摩擦時有發生。正如古語講:“寧領千軍,不領一社”,恐怕其中滋味只有他們最清楚。值此防疫緊要關頭,小事不提,那東家要出殯、西家要娶親都是農家傳統了幾千年的頭等大事,在處理諸如問題上,你可知鄉里鄉親農家真情濃厚,僅靠一紙明文規定,斬釘截鐵,雖能立竿見影,但傷的是百姓,激化的是矛盾,可凡事留一線、放一碼,又有千百雙眼睛盯著你,得罪人是小,肩上的責任重大,更何況日後還要長相處,怎奈三頭六臂的他們總能想到化解的辦法,一次次展示“東吳兵東吳將退”的現實版本領。而終能做到喪事從簡,婚事改期,一村之長背後又該落下多少人情,賠上多少不是,應允多少擔保。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疫情一線的村官們

他們土生土長,卻有智勇雙全的膽識。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疫情面前書記、主任時刻謹記當選後對黨和政府立下的承諾,第一時間、第一個站在阻擊疫情一線總是他們。在工作部署上看似大大咧咧,卻粗中有細;看似不見章法,卻井然有序;看似力不勝任,卻舉重若輕。這場疫情防控不同其他工作,每項工作都要劃定統一標準,限定完成時限,講的是落實,拼的是速度。作為一村之長扎牢村裡村外每項防疫工作任務都是他們的份內職責,執行中身先士卒義不容辭,落實上事必躬身責無旁貸。諸如宣傳發動、設卡堵截、人員分工、後勤保障、衛生清理,甚至數據審核等他們都是第一責任人,樣樣都得親自組織、事事都得親自安排、件件都得親自動手,才能做到對全盤工作心中有數。即使這樣在應對各級監督檢查中,有時因為一個數字一時掌握不夠精準或偶爾失誤,也難免被批評甚至問責,對此他們從不辯解,無一例外總是以十足的耐力、無怨無悔的實際行動,那怕重頭再來也要補足當下,贏在最後。而要說配合職能部門切斷一切可能的疫情源頭,比如,只有職能部門才可有權關停利益行業中的“釘子戶”、“關係戶”等等,他們往往也心甘情願擔當起捨我其誰的先行官角色,他們不是不懂做配角,只是因為在他們心裡裝著一杆愛民護民的秤,不忍不為。事實上在他們的眼裡全村是一個大家庭,他們遵循“家醜輕易不可外揚”的道理,能自己解決的事決不興師動眾,衝鋒在前打頭陣更多的是為保護一方百姓,不因個別人一時盲目瞬間衝動觸犯法紀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夜半過後,人車稀少時,往往才是村書記、村主任聚在一起靜下心來盤點昨天和安排天亮後工作的難得空閒,他們似乎總有使不完的勁。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疫情一線的村官們

他們淡泊名利,卻有重情重義的厚道。為了守好一方百姓的家園免受疫情的危害,政府多部門齊動員、齊上陣,一時間形成了區、鎮、村三級聯防聯控體系。紅袖善舞的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那一幕幕感人事蹟中,無論頭條熱點還是其它刷屏,為村幹部喝彩添香之筆的畫面、文章卻少的與其繁忙不俗的故事難以匹配。可這一切卻從來不是他們關注的視角,他們只記得夜半也要送上一粥一飯,再珍貴也不惜從家中端來一盤一碗新年備好的美味溫暖與他們風雨同舟,共同抗擊疫情的區、鎮值班幹部,唯如此才能表白他們那顆感恩的心,厚實他們農家人的不老情懷。


【文明實踐 抗擊疫情】疫情一線的村官們

為眾抱薪,時刻守護家園每一寸土地的一村之長,他們實在平凡無奇,難有驚天動地。但那一磚一瓦用雙手築牢的道道阻擋疫情的防線,一草一木用心編織的層層隔離疫情的籬笆都浸透著他們的汗水,而疫情過後還有更多工作還等著他們去揮灑夢想,收穫耕耘。都說天道酬勤,樸實為貴,你若有緣,也許某一天你會和他們成為熟人、朋友,甚至至交,在體味那份純樸,感覺那份真摯,享受那份厚道中終於明白一村之長真的不容易!

供稿:金河鎮政府石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