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逆行守衛者交警王科鋒:疫情在前我不退

“85後”逆行守衛者交警王科鋒:疫情在前我不退

2月19日6點多,晨曦初露。天依舊冷得能哈出白氣,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中隊副中隊長王科鋒緊了緊執勤服,快步登上警車,發動車輛駛出交警大隊駐地後,便加速駛往望海崗卡口。很快,警車隱沒在初春的薄霧中,只有閃爍的警燈依稀可見。這是王科鋒在望海崗卡口駐點的第18天,也是最後一天。

王科鋒今年35歲,2010年成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的一位民警。因為工作認真負責、表現突出、擔當有為,他多次獲得十優民警、先進個人等表彰獎勵。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節明顯少了往年的熱鬧與喜氣,但展示出了一群人披星戴月和負重前行的堅韌和執著。農曆正月初一中午,王科鋒收到“全員取消休假、下午開始正常上班”的通知,對此早有思想準備的他二話沒說,吃完中飯後便趕回單位。剛休息了半天的他與其他同事一起,全力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戰鬥中。

“在此,我們積極請戰,首戰用我,用我必勝!請戰人:王科鋒。”農曆正月初三,在這個本該閒暇的日子裡,入黨積極分子王科鋒與同事們一起,用最嘹亮的聲音,在大隊會議室裡面向警徽鄭重宣誓,做出特殊時期最莊重的承諾——奔赴戰“疫”一線,守護我縣疫情防線。

望海崗卡口位於人員往來頻繁的527國道新昌縣和寧海縣交界處,海拔903米,從城區駕車往返需要3個小時,且晝夜溫差大,是我縣疫情防控的“東大門”。農曆正月初七,經過多次請戰,王科鋒終於如願前往望海崗卡口,成為我縣“東大門”的一名守護者。

每次天微亮出門時,家裡的兩個孩子還在睡夢中,等他備完勤回家時,孩子已經睡著。對於孩子,王科鋒的內心充滿愧疚。好幾次,8歲的兒子哭著問他:“別人的爸爸可以在家裡陪孩子,為什麼你這麼忙?我都經常看不到你。”還好,全職在家照顧孩子的妻子深明大義,主動攬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對王科鋒的工作也十分支持。

王科鋒的職責是勸返寧海來新車輛和人員,並配合醫務人員做好證件查驗、信息登記、體溫監測等工作。聽起來很簡單,但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各種情況。

2月15日中午,一輛掛有台州牌照的麵包車駛入卡口,在被示意原路返回後,司機停車上前與工作人員交涉。該男子表示自己是寧海人,車輛是其早年在臺州購買的,近期並未去過台州,希望工作人員能讓其通過。在被拒絕後,該司機的言語開始有些激動。

“這位師傅,你先不要激動。”一直在現場的王科鋒在聽完司機的講述後,向其耐心解釋,“現在是特殊時期,若放行去新昌則需要在新隔離14天,會對你的生活造成不便;而且疫情期間,在外流動,也是對自身安全的不負責。”一番勸導有禮有節,該司機的情緒也明顯緩和許多,並表示理解,隨後便駕車離開。

“卡口工作不單是要嚴把輸入關,也要盡心幫助村民。”王科鋒回憶,2月4日,已在寧海女婿家住了20多天的小將鎮三坑村村民徐老太,因記掛老家,堅持讓女婿送其回村。當他們到達卡口後,遇到了當時正在執勤的王科鋒。“徐老太已經80多歲,而且家中只有她一人,若回村隔離14天,誰都放心不下。”王科鋒清楚記得,當時徐老太十分堅持,說什麼都要回三坑老家去,在一旁的女婿也很無奈。

眼看著一群人在冷風中僵持不下,王科鋒急中生智,提出讓徐老太相識的村幹部代徐老太去家中看看,並幫徐老太收拾一些衣物後,再讓徐老太回寧海女婿家住。這個方案既照顧到了徐老太的感情,也免去她14天的居家隔離。在王科鋒的幫助下,該村村幹部帶著徐老太的衣服,來到望海崗卡口,並讓徐老太放心,最終徐老太在向王科鋒和村幹部道謝後,滿意地和女婿回到寧海。

這樣的事情,在王科鋒堅守崗位的18天中經常上演,多到他都習以為常。

2月19日14點,隨著最後一輛卡口警車駛離主路,往來兩地的車輛開始重新交匯、穿流,望海崗卡口也完成了它的使命。在與朝夕相處的執勤人員合影留念後,一句擲地有聲的“再見”,成了王科鋒對昔日同事、也是對望海崗卡口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希望我們能早日戰勝疫情,讓這句‘再見’真的變成與疫情的‘再也不見’。”行駛在返程途中,王科鋒有說有笑,他表示這是他最輕鬆的一次返程。這次“望海崗經歷”,給了他在疫情防控任務中更加堅定的信心,也必將激勵他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堅定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