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一聲巨響,60枚衛星發成功入軌,指揮室卻一片“哀嚎”

2020年2月17日上午10時5分,在美國本土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傳出一聲巨響,由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搭載著60顆衛星發射升空。15分鐘之後,指揮控制室傳來歡呼,這批衛星被成功送入了地球靜止軌道。緊接著,又傳出來了一片“哀嚎”,原來“獵鷹9”的第一級火箭未能按計劃落在位於大西洋上的一艘叫“我依然愛你”的回收船上,而是一頭栽進了海里。

美國本土一聲巨響,60枚衛星發成功入軌,指揮室卻一片“哀嚎”

被稱為“鋼鐵俠”的馬斯克計劃發射1.2萬顆衛星,要在地球上空組成一個完整的“星鏈網”,可以向全球提供寬帶服務。為了實現這一計劃,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每次都會發射60枚“星鏈”衛星,每顆衛星約260公斤。與此同時,SpaceX公司為了降低發射成本,使用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子級助推器可以“軟著陸”,進行重複利用。據稱,獵鷹9火箭的發射成本是6000萬美元,如果可以正常回收獵鷹9火箭,一次發射的成本只需要不到100萬美元的燃料費用,也就是可以收回5000多萬美元。SpaceX公司已經成功的進行過49次火箭第一級的回收,並因此建立了在國際衛星發射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美國本土一聲巨響,60枚衛星發成功入軌,指揮室卻一片“哀嚎”

顯然,本次發射衛星毫無意外的取得了成功,但是因為火箭墜海事故讓SpaceX公司公司遭受了嚴重損失。雖然該公司的發言人認為落入回收船附近海水中的火箭仍有可能被利用,但是能否被回收或拖回港口都不清楚,被海水浸泡之後的火箭也可能完全報廢。在2018年,SpaceX公司的獵鷹9火箭同樣出現了掉進海里的意外,馬斯克回應稱是由“柵格翼液壓泵失速”造成的,對於打撈出來以後是否還能使用,他表示無法確認。

美國本土一聲巨響,60枚衛星發成功入軌,指揮室卻一片“哀嚎”

據介紹,獵鷹火箭為了實現再次回收利用,必須在火箭助推器上留有足夠多的剩餘燃料用來返回,本身就會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費。另外,執行巨型衛星發射任務時就需要耗費大量燃料,助推器就沒有足夠的燃料提供返回著陸。SpaceX公司目前發射的大多是商業小衛星,其重複使用火箭的模式距離拿下美國國家和軍方的訂單仍然較遠,需要解決助推器回收不靠譜的問題。

美國本土一聲巨響,60枚衛星發成功入軌,指揮室卻一片“哀嚎”

按照SpaceX公司計劃,“星鏈”衛星在2020年進入了發射高潮期,每隔2-3周就會發射60顆衛星,而獵鷹火箭是否能回收是這個項目成功的關鍵,否則就會因為成本過高並沒有太大商業價值。火箭回收技術被公認是人類開發地月空間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目前來看,這一領域技術先行者SpaceX公司也需要繼續解決技術不成熟的問題。由於馬斯克還打算利用火箭重複利用技術發射龍飛船,還準備向火星進行了殖民,甚至要讓100萬人在火星生活,世界各國的目光也將看著馬斯克公司的每一次發射。另外,這次回收意外也證明火箭回收技術雖然前景光明,但難度非常大。目前只有美國才能做到應用於商業衛星發射,其它各航天大國仍然處於追趕階段,馬斯克公司的火箭技術未來代表的很可能就是地球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