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救援車:衛星,你準備要延遲退休了;衛星:我……會努力工作的

不知你們還記得不,早在2017年6月,我國的首顆國產廣播電視直播衛星“中星9A”在發射中遭遇火箭三級工作異常,經過半個多月的“營救”才進入工作軌道。雖然目前衛星工作正常,但多次變軌造成的燃料消耗,將使其工作壽命受到影響。

這是我國長征系列火箭發射衛星任務中少數幾次失利中的一次,儘管火箭發射失利,但這顆衛星用頑強的生命飛行到了預定的工作軌道進行工作,可是,它卻為此留下了一個後遺症。

太空救援車:衛星,你準備要延遲退休了;衛星:我……會努力工作的

衛星自己飛行越軌,這是十分消耗燃料的,要知道,衛星所攜帶的燃料,就相當於人的壽命一樣,它是有生命期限的,燃料一消耗完,衛星的壽命便到了,所以,“中星9A”的壽命便大打折扣了。

燃料是限制衛星壽命的重要因素。許多“老當益壯”的衛星工作能力完全正常,卻因燃料耗盡,不得不終結使命。

對於每天都在太空中飛行工作的衛星來說,壽命到了,使命便終結,其最後的結局是比較悲慘的,他們耗盡了最後一滴燃料後,便只能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慢慢的牽引、墜毀在地球上,或是停止工作,漫無目的的在太空中飄蕩,成為一個太空垃圾……

可以說,這是每一個衛星或航天器在燃料耗盡後,都會面臨的這麼一個結局。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它們的命運很“悲壯”呢。

太空救援車:衛星,你準備要延遲退休了;衛星:我……會努力工作的

為了不讓它們面對這麼“悲壯”的命運,為此,國外正在開展衛星加油飛行器的研究。

當然,作為一個航天事業強國,我們又怎麼能落後呢,我國在跟進最新技術發展趨勢的同時,針對現役航天器創新提出了更加簡單高效的“太空救援”發展思路。

沒錯,這就是“太空救援車”概念的產生。“太空救援車”是一種在軌服務飛行器項目,有望為燃料耗盡的衛星提供“太空救援”服務,實現空間資產利用的最大化。

就如同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救護車那樣,只要病人有需求,救護車就出動救援。

太空救援車:衛星,你準備要延遲退休了;衛星:我……會努力工作的

而目前的“太空救援”在軌服務,主要是該飛行器是要依靠機械臂與需要救援的衛星對接,帶著衛星飛行,來維持其工作軌道,將原本快要“飛不動”的衛星,搭上這輛“太空救援車”以後,就能“延遲退休”,繼續開展工作了,這樣,能更好的利用資源。

當然,這種服務,也只是起到輔助作用,並不是真正的替在軌衛星加滿燃料,不過以後也可能會多增值出專門為衛星加燃料的服務哦!

替衛星補充燃料,就像我們所瞭解到的,對於一些地面的飛行器,它們不可能一次性飛行個上萬公里,可是,如今卻能實現了,為什麼呢?

而如今隨著空中加油技術的出現及實用化卻已成為事實。空中加油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給另一架或數架航空器(或直升機)加註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續航時間增長的技術,這樣,便能使飛行器飛行個上萬公里了。

同樣的,這項技術在未來也可能服務於衛星,當然這可能會更困難很多。

不過,就目前所提出的“太空救援車”服務,主要還是起輔助作用,依靠機械臂與需要救援的衛星對接,帶著衛星飛行,來維持其工作軌道。

太空救援車:衛星,你準備要延遲退休了;衛星:我……會努力工作的

據瞭解,目前該項目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服務模式上,目前技術方面已經比較成熟,基本達到工程應用條件。下一步,飛行器的研製大約需要2年多時間,何時投入應用則要根據任務需求決定。

而“中星9A”,目前已被列為在軌服務飛行器的潛在服務對象之一,但最終能否實施,需結合商業模式、經濟成本、技術可行性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後才能確定。

可以說,要為那些即將退休的衛星提供救援服務,這就必須看這顆衛星的價值有幾何了,畢竟,這“太空救援車”也是需要通過火箭來發射的,不僅有風險,還需要很多的資源,所以,就算最終“太空救援車”的服務上線了,也只是針對那些潛在價值高的衛星,還必須是高於發射一次火箭加各種資源成本,才能享受這種服務。

不管怎麼說,若這項技術真的能夠實施應用,嘿嘿,那許多在軌運行的某些衛星,就要“延遲退休”了,還得好好的努力個幾年或是幾十年,努力的壓榨完他們的最後一絲價值,才能讓它們安心的退休。

(喜歡本文的,歡迎在下面留言、點贊和加關注哦~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