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港務系統運轉有序,暖企政策踐行有力


廣州市港務系統運轉有序,暖企政策踐行有力

  中宏網廣州(記者 黃磊剛)2月20日下午,廣州市新聞辦舉行南沙區復工復產專場新聞通氣會,會上南沙區相關領導介紹南沙自貿區、大灣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以及產業發展政策等情況。

  市港務局副局長袁越介紹全市港務系統復工復產情況。港口作為重要物流節點,承擔著保障國計民生重要物資運輸的重任。疫情期間,廣州港碼頭不打烊,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港口生產,各大碼頭維持了24小時的不間斷運轉,港口生產井然有序,有效保障珠三角地區的能源和食品等民生物資供應。自春節以來,廣州港集團在防控疫情的要求下,全力確保在港作業。目前,南沙港區內外貿航線恢復同比接近75%左右,作業人員等基本到位,南沙港碼頭生產能力幾乎達到100%。

  同時,廣州港集團正全力推進重點建設項目全面復工,落實"六穩"要求,發揮國有企業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的作用,助力經濟穩定運行。2020年,廣州港集團承擔國際航運樞紐市重點項目和預備項目共12項,年度計劃投資額為38.91億元,較2019年年度計劃投資額增幅21.5%。廣州港各建設項目單位堅持疫情防控、投資建設兩手抓,後續根據疫情防控態勢,力爭3月中下旬在建項目全面復工,併力爭全年重點建設項目建設和投資任務目標不減。

  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明著重介紹了南沙區復工復產的經驗。一是區塊鏈技術助力企業復工。南沙區以信息化、智慧化為抓手,加強對防疫和復工復產的技術支撐。如"南沙區企業復工報備系統"的上線使用,系統依託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備案申請全程網辦、核查全程透明。二是打出組合拳解決企業困難。針對企業復工缺員工、缺防護用品、缺原材料問題,南沙區安排大巴接工人返穗,由區領導帶隊到外地協調有序保障物資供應。三是對重點企業員工進行核酸檢測。據摸查,區內重點企業檢測樣本大概在4000例左右,通過核酸檢測到崗人員1452人,提高了員工到崗率;同時,為減輕企業經濟負擔,政府補助企業一半的檢測費用,確保省市重點建設工程儘快開工。

  南沙區發展局副局長楊帆在會上介紹,該區按照"聯動實施、主動推送、自動享受"的思路,打通暖企政策兌現落實的最後一公里。關愛企業"南沙10條"從應急保障、減輕企業負擔、租金減免、工業增產獎勵等方面著手,解決企業最關切、最直接的現實困難,目前該政策的操作指引已全部出臺並對外公佈,統一通過政策宣傳渠道發佈。結合疫情防控需要,最大可能地避免人員聚集,關愛企業10條政策主推線上申請、線上受理、線上辦結,讓企業第一時間享受政策紅利、"坐享"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