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不忧心!新昌数字化改造助企业“满血”复工

复工不忧心!新昌数字化改造助企业“满血”复工

这两天,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后员工到岗率虽然只有60%左右,但车间内的生产线却没有一条“停摆”。“公司的数字化改造不仅实现了减员增效,还大大降低了人员集聚风险。”公司副总经理张巍峰告诉记者。

捷昌驱动是专业从事线性驱动器及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上市企业。该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5年多来,成效明显,尤其是去年打造的电机生产数字化车间采用物联网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物料、数据流集成整合,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定位、数据追踪、历史追溯,管理人员可远程监测、控制生产过程,实现“线上办公不误工”。

张巍峰说,数字化改造的好处还不仅仅是减员增效,还能让曾经的“特殊岗位”不再“特殊”。“数字化改造后,经简单培训普通员工就可以直接上生产一线操作,顶替暂未到岗人员。”张巍峰表示,以往公司有一些特殊岗位,需要四五年经验以上的熟练工人方能操作,但有了全自动生产线后,经过简单培训,即使是新员工也能马上上岗。

复工不忧心!新昌数字化改造助企业“满血”复工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新昌高新园区内,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含金量”逐渐显现出来。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轴承制造企业,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并成为新昌首批尝鲜5G工业应用的企业。说到数字化改造对疫情期间的生产有什么作用?公司总经理姜岭举的例子简单而生动:“我们的磨加工生产线,工人只要原来的五分之一,以前隔2米站一个工人,现在工人和工人之间间隔10米左右。”

近年来,新昌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减员增效,降本增效,为企业复产复工和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昌高新园区作为新昌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积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创建全县首家数字产业园,引进信息技术公司6家,坚定不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数字经济在这场战“疫”中当起了“稳定器”,助力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亦能“满血”复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