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你知道钟南山爷爷小时候的糗事吗?”我一边打开电脑,一边问正在旁边看电影“熊出没”的大宝。

“你说的是那个去武汉治疗肺炎的医生?他不是很厉害吗,他会有什么糗事?”大宝立马扔下电视跑过来一看究竟。

“等父母都上班去了,他撑开家里最大的一把布伞,从三楼推开窗跳了下去,你猜,他怎么样了呢?”

“摔了个四脚朝天。”

“哈哈,这难道不是糗事吗?当然,这并不值得尝试。”

我们就这样,开始读这本描写钟南山的人物传记。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自从乘坐上广州开往疫情中心武汉的高铁列车那一刻开始,钟南山院士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是国之栋梁,是疫情期间所有人的主心骨。

他在人们心中有多重要,从网友制定的“今年年春节计划”可见一斑:

初一一动不动 / 初二按兵不动 / 初三纹丝不动 /

初四岿然不动 / 初五依然不动 / 初六原地不动 /

初七继续不动/

几时能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这些事情,孩子们可能并不知道。在科技年代出生的孩子,很难把谁认定为英雄,即使电视上、报纸上都这么讲。那些英雄所做的事情,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过遥远,而周围充斥的各式各样信息又太多。他们忙于学习,忙于课外班,忙于偷闲,没有时间感动。

但是,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曾有一个英雄

有些孩子在幼儿时期迷恋过超人、蜘蛛侠这样的英雄,身怀超能力,能拯救世界。可惜,过不了几年就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虚构的。

有些孩子心中的英雄是爸爸,因为爸爸能做到许多他们做不到的事。可惜,随着孩子长大,大多数爸爸都无法维持“英雄”的形象。

当孩子们学会思考,他们会感到疑惑,英雄真的存在吗?他真的会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吗?他真的能够拯救众生吗?

不要等到他们发问,是时候,告诉孩子什么是英雄了。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

英雄这个词的本义,是指才能出众、勇武过人的人。

按照这样标准,新时代的孩子们,对“英雄”可能会有更多元化的认知。喜欢体育的,把刘翔当做英雄;喜欢航天的孩子,把杨利伟视为英雄;喜欢流行音乐的,只认周杰伦是英雄,还不接受反驳。

受孩子们追捧的这些“英雄”,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大家喜爱,理所应当。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令人激赏的称谓,我们还应该有一些其它的标准,不是吗?

来看看这个——

“英雄指的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这里的英雄,有我们熟知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雷锋、赖宁等无私奉献的楷模,还有更多的,是我们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名字的人。

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中逆行的消防队员,汶川地震中用身体为学生筑成生命之墙的教师,奋战在缉毒一线的人民警察,救起溺水儿童自己却被江水吞没的大学生等等,他们都当得起英雄称号。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每个孩子的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千面英雄》的译者说过,“英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的神性,只是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它,使它呈现出来。”

无论哪个时代,英雄这个词所蕴含的英勇、果敢、顽强、责任感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给人鼓舞和正向的激励,它带给人们挑战未知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越早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就越容易养成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因此,每个孩子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英雄。

有些父母不愿意给孩子讲英雄事迹,甚至还有点儿避讳,因为他们觉得,做英雄的最后都死了,我不愿意让我的孩子去学做这样的事。其实,这是对牺牲精神的一种误解。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自我牺牲,不是说一定要牺牲性命,而是指自愿牺牲自身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电影演员陈冲接受采访时说:“英雄不只是有理想,还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的战斗英雄。他们面对疯狂肆虐的冠状病毒而毫不畏惧,立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虽千万人吾往矣,去拯救数万人的性命。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怎么跟孩子谈英雄

在疫情爆发期间跟孩子谈英雄,读《钟南山:生命的卫士》最为合适。这本由接力出版社刚刚出版的青少年读物,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楷模。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时候,通过钟南山院士的故事,看到英雄人物的成长,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strong>1.英雄也有小时候,小时候的英雄可能也是个顽皮的孩子

和许多那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钟南山上学的时候逃过课、约大孩子打架、把妈妈给的伙食费花在逛街买东西吃,虽然最后都被他的爸爸妈妈发现并制止,且后来也变得非常积极努力,但小学前期的钟南山是个顽童无疑。

<strong>2.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和我们绝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

钟南山从小学、中学、到就读北京医学院,下放到乳山农村,回学校当锅炉工,直至调回广州当医生,都只是跟随时代大流。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举动,也没有运气爆棚,在每一个人生阶段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就好。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strong>3.英雄有始终如一的志向,百折而不挠

自从给父亲做小助手当小白鼠饲养员开始,钟南山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亲近感。

考上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立志行医救人。

他用八个月从新手医生精进为急诊主治医生的专业水平,靠的是拼了命的学习钻研。

他用自己800毫升鲜血,“唤醒”了爱丁堡皇家学院昂贵的医学仪器,也为中国学者赢得了英国医学同行的尊敬与认可。

非典来袭,挑起国家重担,对抗一个面目不清却强大凶险的恶魔,钟南山靠的是智慧、勇气和为医学事业舍己奉献的精神。

新冠肺炎,又是他率先逆行至抗击病毒的最前线,虽然他已是八十四岁高龄。

给予他强大动力的,是院士的责任,是病人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心中孜孜不倦的追求。

英雄也有糗事,我这样对孩子说|每个孩子心中应该有一个英雄

时势造英雄,是时代的偶然和个人的必然。每个个体要做的事,并不需要那么宏达而遥远。把钟南山的话送给孩子,那就是“有一颗恒心,有一个追求,然后努力朝前走,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正如约瑟夫·坎贝尔的书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中接受试炼的英雄,只有接受生活的召唤,踏上考验的旅程,生命才能达到丰富多彩的境界。

谢谢你关注@羊妈妈看阅读 跟俩娃宝妈一起爱生活,爱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