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省41億?美軍為了壓縮成本,要把139架軍機“埋”進飛機墳場

才省41億?美軍為了壓縮成本,要把139架軍機“埋”進飛機墳場

(B-1B轟炸機)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空軍正計劃在2021財年中將包括17架B-1B戰略轟炸機、44架A-10攻擊機和24架"全球鷹"無人機在內的共計139架各型軍機轉移到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而這個空軍基地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飛機墳場"。不得不說,世界上也就是美國空軍有這個實力,將這些在其他國家眼裡已經算比較先進的武器放入"墳場"進行封存。

才省41億?美軍為了壓縮成本,要把139架軍機“埋”進飛機墳場

(美國飛機墳場)

按照美國空軍的計劃,這一批次進"墳場"的飛機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拆解成零件,犧牲自己保證其他仍在服役的軍機能夠繼續飛行,另一種作為戰備封存,隨時可以重返藍天。據悉,進入"墳場"的這些飛機將預計為美國空軍省下41億美元的花銷。聽起來這錢是真的不少,差不多相當於40多架F-35A了,但不得不說139架飛機換來的41億美元總感覺有點得不償失了。要知道,飛機是可以封存的,飛機的飛行員和日常維護保養人員可封存不了,這些人的安置花費也得不少。然後,苦心經營培養出來的飛行員肯定是不能裁掉的,只能是先給個閒職養著,等著後續裝備更新上來了再重新啟用,這一下又得花錢。所以,一次封存139架軍機的利弊哪一個更大還有待觀察。

才省41億?美軍為了壓縮成本,要把139架軍機“埋”進飛機墳場

(第一架B-1B轟炸機)

在此次封存的飛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十幾架B-1B了。因為,這些轟炸機正是那些要"犧牲自己"來"奉獻他人"的飛機。其實這也不難想,作為一款冷戰期間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B-1B的設計生產計劃開始於1981年,而最後一架B-1B則於1988年交付。至此,美國空軍共裝備有100架B-1B轟炸機。這裡得提一個小點,感嘆一下美國在冷戰時有多瘋狂,B-1B首架原型機於1984年首飛成功,1986年開始交付當時的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到1988年交付最後一架。短短几年就造了100架,冷戰真的是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時代。

才省41億?美軍為了壓縮成本,要把139架軍機“埋”進飛機墳場

(B-52H轟炸機)

一款上世紀80年代末的飛機,到今天已經30多歲了,所以其肯定是會出現各種問題的。可能有人會認為,那B-52年齡不是更大,怎麼沒見美國把B-52H一次"犧牲"那麼多。要知道,B-1B是可變後掠翼的超音速飛機,這一特性決定了其關鍵部位的零件磨損肯定會更快,本身的使用壽命就會比固定翼的亞音速飛機要短一些。在2019年時,美國空軍公開披露過,曾經在某段時間內現役的六十多架B-1B中,實際能飛的只有6架。想想看,妥善率連10%都不到,足以見得B-1B老化磨損的嚴重。因此,美國才會出此下策,選擇一次性"犧牲"17架飛機來換其他44架"槍騎兵"的正常飛行。

才省41億?美軍為了壓縮成本,要把139架軍機“埋”進飛機墳場

(從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起飛的B-1B轟炸機)

不過,美國並不是真的要削減掉戰略轟炸機的整體規模。按照計劃,美國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如果能按時交付的話,將會優先交付給"犧牲"了B-1B的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來使用,從而保證未來美國的戰略轟炸力量不會縮水。因此,也可這麼說,美國其實是把這41億美元投資給了未來的空中力量,用短時間的力量下降換取了更長時間的力量均衡,看起來是非常美妙的。但是這都是建立在,B-21項目理想進行且不漲價的情況下,而現實是怎麼樣的誰也說不清楚。萬一B-21交付延期了,或者是漲價了,那不就尷尬了嘛?這是很有可能的,具體可以參照美國最新的核動力航母"福特"級的各種經費和延期問題。因此,B-1B的這次"犧牲"是否真的能按時得到補充,答案恐怕多半是否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