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設立了東廠和錦衣衛以後,為什麼又要設立西廠?

賴俊生


廠衛是明朝的特產,分別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由皇帝直接控制,是鎮壓文武官員的統治工具,不用經過各級司法機關,可繞過一切法律手續,抓人、審訊、處置、屠殺均可,捏造罪名也是小意思,有明一朝,廠衛機構地位特殊,權勢遠超其它機關,君臣關係最緊張、惡劣就是明朝,明亡時崇禎寫下“諸臣之誤朕也”,與廠衛制度有直接關係。

東廠由朱棣設立,一般由宦官二號人物統領,稱為東廠提督太監。

錦衣衛是洪武15年,朱元璋設立的,由親信武官擔任要職,本來是一種軍隊組織,專門保護朱元璋出行、警衛等安全問題的,有時為了治安問題也乾點緝拿的活兒,朱元璋當皇帝什麼事都要管,需要偵緝逮捕要通過司法機關,速度慢,程度繁瑣,慢慢就讓錦衣衛直接參與,朱元璋用起來非常順手,時常讓錦衣衛偵察外面情況,特別是官員的活動,在允許錦衣衛設立監獄後,其特殊的地位體現出來,詔獄的掌管,將錦衣衛權勢推上頂點,朱元璋屠殺勳貴時,都是錦衣衛鷹犬辦理的。

馬順,明英宗時期的錦衣衛指揮使,在朝堂上被文官毆打致死。

東廠和錦衣衛的性質是一樣的,但本質不一樣,對於篡位的朱棣來說,錦衣衛是服務於皇帝的,但不是服務於自己的,朱棣登帝位後,也屠殺了很多建文遺臣,比如黃子澄、齊泰、練子寧、卓敬、景清等,發現錦衣衛這個舊有的機構和官員間關係絲縷萬千,存在殉情舞弊的情況;且錦衣衛也是外官,署衙在宮廷之外,不方便;而在這場政變和清洗中,宮廷中不受待見的宦官出了大力氣,立下大功,宦官是身殘之人,無後無牽掛,宦官就在宮廷之內,用起來非常方便,於是在永樂18年,朱棣下定決定,設立東廠,由宦官擔任要職,其理由是“內外相制”,署衙就在東安門外,挨著皇城根,有事宦官跑步就能進宮。

明憲宗於成化13年,從東廠和錦衣衛抽調人手增設西廠,由太監汪直統領。

東廠和錦衣衛並存後,有時會爭權,更多的是互相滲透,多數上層要麼是親戚,要麼是黨羽,烏泱泱一片,勾結成風,還是那句話,廠衛是服務於皇帝的,但不是服務於自己的,西廠的設立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事件的推動,明憲宗登帝位後,發現廠衛權勢很大,與朝臣內部鬥爭激烈,自己並不能對廠衛進行有效控制,有一次竟然讓一個名叫李子龍的妖道混到皇宮企圖殺自己,憲宗覺得現在的廠承不可信任,於是讓親信太監汪直,重新選拔廠衛人員,於是汪直在錦衣衛和東廠裡挑選可靠人員,成立為憲宗服務的“西廠”。


圖文繪歷史


西廠,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全稱為西緝事廠。明憲宗設置西廠是為了加強特務統治。西廠和東廠以及錦衣衛合稱廠衛。

當時西廠提督為太監汪直,權力比東廠大,活動範圍也是自京師到地方遍及全國。但後來遭反對,西廠被迫撤銷。



西廠的成員和東廠一樣,都是從錦衣衛選拔出來的。明憲宗欽定西廠人數比東廠多一倍,而且還兼領東廠和錦衣衛,權力遠超東廠。

西廠的主要職權就是偵查民臣,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可以隨意刑拘,把監獄和法庭混為一體,可以隨意逮捕朝臣,而且不用事先向皇帝稟報。


話說亢龍有悔,物極必反。西廠在當時權力太大了,幾乎到了天下除了皇帝它最大。所以,西廠很短命,只經歷了兩任提督就被迫撤銷了。

明憲宗當初設立西廠只是為了加強特務統治,但沒想到給西廠的權力太大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所以,在多方壓力下,西廠只好被迫撤銷。

明憲宗設立西廠是為了更好的統治,但最後卻影響了統治,估計這也是他沒想到的。


貓爺歷史觀


首先錦衣衛,東廠,西廠都是特務機構

錦衣衛一開始是軍事建制,後來朱元璋覺得司法機構例如刑部、大理寺都不好用(畢竟裡面都是文官),於是將錦衣衛職能提升了,是屬於皇帝的私人機關。

東廠是朱棣建立的,奪取了朱允文的帝位以後,朱棣整個人就擔驚受怕的。他覺得設在外朝的錦衣衛不夠用。而太監呢,是天子家奴,用起來更加放心。所以他設立了東廠,雖然也是特務機構,但是明顯東廠離皇帝更近。




西廠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明憲宗時期,出現了‘妖狐夜出’的案件,又有妖道李子龍蠱惑人心。讓明憲宗感到偵查力量不夠。而汪直就抓住了這麼個機會,建立了西廠。西廠勢力一度超越東廠,掀起腥風血雨。後來被憲宗取消了。到周厚照繼位後,劉瑾掌權,西廠又重開了,東西廠互相爭權奪利。後來劉瑾又建了個內行廠,職能更大,偵查範圍包括了東廠和西廠以及錦衣衛。一直到劉瑾倒臺,朱厚照才取消西廠和內行廠。


種花家社會人


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監察百官,並直接聽命於皇帝,是一個獨立的部門,跟科道官,六部給事中不同,雖然都是監察作用,但是朱元璋恨貪官,怕那些科道官御史們也墮落了,於是搞了個錦衣衛直接聽命皇帝,有事向皇帝報告。

後來朱棣造反成功,事實上朱棣的成功跟太監的諜報工作是分不開的,朱棣覺得太監離自己最近用起來也順手,於是搞了個東廠,用於監視百官,也是直接聽命於皇帝並且獨立的部門,前期的錦衣衛是非常厲害的,但是東廠的老大廠工可是皇帝最親近的人,是內臣,而錦衣衛的老大畢竟是外臣,時間一長,錦衣衛的地位逐漸衰落而成為東廠的附庸!

而在東廠之外,成化年間,太監汪直又搞了個西廠,西廠的成員和東廠一樣都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西廠所領緹騎(即錦衣衛校尉)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西廠可以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西廠作為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谷大用。

後來劉瑾又搞了個聽命自己的內廠,其實跟之前的西廠差不多,也是短暫性的。

而錦衣衛和東廠的存在一直延續到了明亡,其實不管錦衣衛也好,東西廠內廠也好,都是特務機關,相互之間的不信任,造成了各種各種特務機關的,同時也是為了集權,為了掌控百官而衍生出來的寄生蟲罷了!


古樓殘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忠心於不同皇帝的特務!


明朝對於中央集權制特別看重,特別害怕大權旁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本身只不過是個乞丐,機緣巧合之下當了皇帝。對於身份地位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時反應不過來。即使當了皇帝,始終擔心臣子造反。因此才會成立特務組織,負責監察百官。

錦衣衛

錦衣衛出身于禁衛軍,是負責保護皇帝的親軍,明朝的時候設立了“衛”和“所”的結構。一開始京城設立了四十八處衛所,朱元璋經過改制後,縮減為了十二處親衛軍。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禁衛軍”, 直接服務於皇帝。一般是皇帝的心腹擔任指揮使,而很少交給太監來做。

Δ錦衣衛

一般是負責皇帝出行的安全,與傳統的禁衛軍也沒什麼差別。與其他朝代的禁衛軍主要的區別在於,多了一個“巡查緝捕”。建立錦衣衛本意是負責儀仗,後來逐漸變為了他的私人警察,取代了刑部、大理寺等職務。

錦衣衛有專門負責稽查案件的部門,可以不走正常司法程序直接逮捕、處決犯人。所以這個時期的錦衣衛權力特別大,連錦衣衛的官職都允許世襲。

Δ錦衣衛

東廠

明成祖朱棣創建了東廠,朱棣通過“靖難之變”奪取了侄子的江山。畢竟皇位不正,所以一直不安心。又感覺只有錦衣衛還不夠,所以建立了東廠。而朱棣發家很大一部分靠著太監,所以東廠的首領一般是朱棣的心腹太監。

東廠建立之初的職責只不過是用來抓犯人,抓到的犯人要交給錦衣衛去審訊。東廠的首領稱為廠主,也是掌印太監,是太監中的第二號人物。

Δ東廠

東廠的監察範圍特別廣,上到文武百官,中到官衙府邸,下到黎民百姓,都在東廠的行駛權力範圍內。一旦東廠獲得什麼情報,都會直接交給皇帝。到了明朝末年,連偏僻的地方都出現了東廠長設人員。

西廠

西廠成立於明憲宗時期,民間出現狐妖傳說。原來是妖道李子龍蠱惑人心,雖然最後被錦衣衛除去。然而明憲宗深感刺探消息力量不足,於是派太監汪直去民間打探情況。

趁著這個機會,汪直捕風捉影蒐羅了很多小道消息。明憲宗認為這些消息很有價值,讓汪直接著做下去。幾個月後西廠也就成立了,而汪直做了最高首領。

Δ西廠

西廠建立目的是為了給皇帝打探消息,然而汪直一心的想立功,不斷地製造大案、重案。只要稍有懷疑,立刻抓捕嚴刑拷打。即使沒有犯錯,最後也會屈打成招。

西廠只建立了短短五個月時間,就弄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後來大臣聯名上奏,明憲宗革去汪直職位。然而奸臣戴縉大肆吹捧汪直,一個月後汪直又被官復原職。

Δ配圖

重新做官後的汪直,更加的變本加厲。在這之後的五年時間裡面,又解決了大量的難案、大案。後來由於汪直太過膨脹,被皇帝流放外地,西廠也就解散了。

錦衣衛、東廠、西廠的建立是因為不同時間,朝廷的需求不同,他們負責的方向也不盡相同。但是每一個組織都是酷吏橫行,對於黎民百姓、文武百官荼毒不淺。


史之策


公元1477年,即明憲宗成化十三年,明憲宗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以大太監汪直為提督。西廠雖然是後來者,但卻是新貴,其職權要大過東廠。

西廠無論是還是規模,還是職能範圍都要超過東廠。首先西廠的差役和東廠一樣,基本都是錦衣衛中選拔。但人數要遠超東廠,差不多得有兩個東廠。西廠原本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但由於其設立期間大權獨攬,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用電影《龍門飛甲》中西廠廠花兒雨化田的話講:

“一句話,東廠管得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

換句話講,西廠其實就是一個加強版的東廠。

那麼既然已經有了一個東廠,為何還要搞個西廠呢?

原因有二:

第一、限制和監督東廠。

要說明這一點原因,首先要介紹一下最早的東廠為何設立。在這個特務機構設立之前,明朝只有太祖時期籌建的錦衣衛,這個部門的作用非常“純粹”,就是幫助君主做一些“不方便”的事情,從某些程度上來說,這種機構的存在完全凌駕於國家的法律之上,這也正是君主特權的體現。

這種機構的設立讓君主的權利行使更加方便,不過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弊端,那就是部門所擁有的權利越來越大,而且很多權利都是所謂的“特權”,如果任由他們發展,那麼這種機構最後會對君權產生“反噬”現象,這對於集權統治來說是不小的隱患。

特別是朱棣這個人完美繼承了朱元璋多疑的性格,而且他本就是半路出家,來路不正。錦衣衛對於他來說,不能完全信任,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更加親近的人去做。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朱棣又在原先錦衣衛的編制之上成立了東緝事廠,這個機構的出現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制衡原先的東廠。基本上就是錦衣衛偵伺一切官員,東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

甚至於在隨後的任務分派過程中,兩個機構常常會接到同樣的任務,哪一方能最快的完成才能得到相應的獎勵,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辦事效率,還能培養兩個機構之間的“矛盾”,而皇帝只需要在宏觀角度“調控”二者的“天平”,就能一直確保君權的穩定。

有了這樣的經驗以後,後來的憲宗皇帝也“故技重施”,他在原先東廠的基礎上又設計了一個西廠,其目的也是大同小異。

第二、培養皇帝自己的內臣勢力。

除去制衡因素以外,培養自己的辦事機構也是多個特務機構同時出現的重要原因。就算是每朝帝王都有自己的制衡措施,但是這些機構掌握的權利依舊是很巨大的。當設立他們的君王還在世之時,“主人”的威嚴是他們不敢觸犯的。

可是等到政權交接以後,新任君主往往需要一段適應時期,而在這時期之中,很多勢力都會“蠢蠢欲動”,所以很多新上任的君主都會對周圍勢力進行“清洗”。

東西廠作為各代君主創造的特殊機構,它本身並不具備特殊的“傳承性”,因為這些機構的長官都是各代君主最為信任的內臣。

宦官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並不是每一位宦官都有對國家的忠心,他們最多的只是對眼前主子的忠心(心理狀態比較特殊)。所以在新任君主繼位形態,原先的機構長官並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掌控的臣子,很多人都是表面順從而背地裡打著主意。

很多君主根據這樣的情況,都會不自覺的疏遠前朝機構而著手培養自己的內臣集團,朱棣在錦衣衛上建立東廠是如此,憲宗在東廠之上建西廠也是如此,明武宗時大宦官劉瑾所設立的大內行廠也是如此。

如果這個明朝能再延續幾百年,說不定還會有南廠、北廠、中廠的出現。

綜上所述,這些機構的產生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們的本質還是為了維持集權統治的穩定,說到底只不過是權術的產物罷了。


白話歷史君


電影《龍門飛甲》中,陳坤飾演的西廠廠公有一句十分霸氣的臺詞:“一句話,東廠管得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西廠受皇帝信任之深,權力之大,遠超東廠,那麼明憲宗為何有了東廠、錦衣衛等廠衛機關下,還要在成化十三年(1477)設立西廠呢?我們一一來看。

若要追溯西廠的建立還要從一起“狐妖案”說起,《明史》中對這個案件只是寥寥幾筆帶過,而據祝枝山的祖父說,明憲宗於成化十二年(1476)率領文武百官祭祀,路上妖風大起,冰涼刺骨,竟然凍死幾人。雖然皇帝在車帳內安好無事,但是越想越覺得不安就派人查看,誰料民間也發生了類似“狐妖作亂”的靈異事件,造成多人死亡。再追查下去竟是未果,根據史料猜測很可能是東廠負責追查這起“狐妖案”,所以皇帝對東廠的辦事能力有了懷疑。加之東廠並不是由明憲宗親自設立的特務機構,所以明憲宗希望選用自己的親信,再建立一個凌駕於百官之上的機關,專門為自己辦事,對自己效忠。<strong>

而西廠設立的直接原因在《明史》中是這樣說的:“成化十二年(1476),黑眚見宮中,妖人李子龍以符術結太監韋舍私入大內,事發,伏誅。帝心惡之,銳欲知外事。”也就是說宮中出現了異象,妖道李子龍串通了太監進入了宮中,後被錦衣衛發現,李子龍被誅殺。明憲宗十分反感這件事,一個身份不明目的不明的人就這樣進入了皇宮,還有傳言說李子龍是來弒君的,更是威脅到了自己的安全,雖然最終被錦衣衛發現,但是皇帝對此非常在意,認為東廠辦事不力,於是“帝因令(汪直)易服,將校尉一二人密出伺察,人莫知也。”派自己的親信汪直裝扮成百姓,在宮外探聽消息。

至此,雖然西廠還未正式設立,但可以看出憲宗皇帝已經與東廠之間有了嫌隙,不然他完全可以派東廠去做這件事。而汪直也非常懂得皇帝的心思,在宮外調查,捕風捉影,整理了不少秘密情報呈報給皇帝,皇帝很是滿意汪直的表現。所以將這個臨時的“調查小組”穩定了下來,於成化十三年(1477)組織了新的內廷機構——西廠。<strong>

<strong>

更加宏觀地看,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設立東廠,至明憲宗設立西廠時,東廠已經存在了五十多年,宦官內部出現了種種問題解決起來很是棘手。而明憲宗時期吏治趨於腐敗,統治階級對人民地壓迫越來越強烈,各地都有人民反抗的跡象。

在明憲宗看來,東廠無法滿足鞏固統治的需求,急需一個更加聽話、忠心、辦事效率高的特務機關替自己檢查百官和百姓。而且當時東廠權勢滔天,恐怕皇帝也有想讓西廠分化事權,相互監督的意思,否則西廠不會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在人員、職權範圍、特權程度上都壓過東廠一頭。


鄧海春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都是明代的特務組織。

錦衣衛由朱元璋創建,負責監視所有官民。為了更嚴密地監視文武百官與平民,錦衣衛擁有非常龐大的情報網絡,衛中密探,盛時有六萬名之多,吃錦衣衛這碗飯的線人更是多達十五六萬人。如此龐大的布控網絡之下,即便是隱藏在“街塗溝恤”的“奸宄”,都難逃錦衣衛的“密緝”。

東廠由朱棣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置立,由皇帝親近的太監統轄。其情報網絡比錦衣衛更加發達,負責監視、竊聽的密探均取自錦衣衛“旗校”中的業務精英,“最輕黠狷巧者乃撥充之”。

那麼朱棣為什麼要在已有錦衣衛的情況再設一個特務組織呢?史料是這麼說的:朱棣奪位之後,先是“廣佈錦衣官校,專司緝訪。復慮外官瞻徇,乃設東廠於東安門北,以內監掌之”。東廠監視的對象包括錦衣衛。也就是,皇帝出於猜忌的心理,對錦衣衛也不太信任,需要再設一個更可靠的特務機構。

但皇帝設了東廠之後,還是不放心,成化年間,又設了一個西廠,“伺察陰私”,“所領緹騎(密探)倍東廠,自京師及天下,傍午偵事,雖王府不免”,連東廠的活動也受西廠監視。沒辦法,明代的政治就是這麼混蛋。

不要以為設了西廠之後,皇帝就放心睡覺了。不。正德年間,大太監劉瑾又設了一個內行廠,“雖東西廠,皆在伺察中,加酷烈焉”。像明朝這樣熱衷於設立特務組織的奇葩王朝,可謂絕無僅有,你找不到第二個了。


吳鉤的鉤沉


設立西廠主要誘因有二個;

第一個——妖狐夜出

明憲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京城趙靈安在出城經商的時候,碰到了一個美女,聽說模樣美不勝收,所以不得不加了個面紗。可是,這個女人被趙靈安帶進府裡後,第二天宅子裡的人全部死個精光,就連府裡的狗,魚都沒有一條活著。所有死去的人和動物都沒有傷痕,而那個美女卻沒了蹤影,所以京城裡就開始流傳是狐狸精做怪。 接著,京城的晚上開始不斷地有人看到一個美女四處遊蕩,後來又死了幾個人。

第二個——妖道李子龍事件

一個妖道李子龍用旁門左道蠱惑人心,甚至網羅了很多太監,意圖不軌。傳聞他想殺皇帝。

雖然李子龍和他的黨徒最終被錦衣衛一網打盡,但憲宗由此深感偵刺力量的不足。於是他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派身邊機靈的小太監汪直具體負責。

西廠成立,本來只是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為了升官發財,拼命地構置大案、要案。成立5個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學士商輅為首的輔臣集體上書,向憲宗痛陳西廠之危害,並將汪直辦下的不法之事一一舉報。憲宗收到奏章後為之震驚,於是撤銷西廠,遣散了西廠的人員。但是一個月後,西廠再次恢復,汪直復出主持。

在此後的五年裡,汪直領導西廠又辦下了無數“大案”,將反對自己的朝臣如商輅、項忠等人一一翦除,他的權勢也達到了極點。但汪直極度膨脹的權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覺,在其後的權力角逐中,汪直失敗,被調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到了憲宗的孫子武宗繼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西廠復開,由太監谷大用領導。

五年後,皇帝下令撤銷西廠。


艾洛布


不管是錦衣衛東廠與西廠,都簡稱為廠衛,是明代設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個辦理刑獲衙門之外執掌“詔獄”特務機構。執掌這些機構的人,隨意抓人,以權謀私,濫用私刑刑訊逼供,殺人如麻,被當時臣民認為“一入獄門,十九無生”。那為什麼有了錦衣衛和東廠,還要西廠呢?下面就談談他們的形成原因。

一、錦衣衛 錦衣衛原來是皇帝的親軍侍衛隊,開始叫鸞司,不過是皇帝掌理儀仗的機構。1382年(洪武十五年),才被改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人,統屬有將軍、力士、校尉等官卒約一千五百人。衛屬機構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管衛中刑和軍匠事務,北鎮撫司傳門奉皇帝命令查辦的各種案件,就是人們所說的“詔獄”。

由於鎮撫司對審犯人,嚴刑逼供,非法凌辱,顛倒是非,弄得怨聲載道。1387年(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為了平息民憤,下令燒燬衛中特製的刑具,將全部獄囚送刑部議罪,並業詔令以後內外詔獄,都要交三法司審訊,以減少冤獄。但是,朱元璋對他的臣下總是猜忌的,曾多次私訪或者藉助錦衣衛都校尉進行密探。

1478年(明成化十四年),明憲宗給北鎮撫司頒發印信,規定所理詔獄,必須立即向皇帝奏報,一切直接向皇帝負責,衛使不得干預。因而更提高了北鎮司的特權。



二、東廠 1420年(永樂十八年),成祖遷都北京,立即在東安門北(現在的東廠衚衕)設立東廠,專門刺探臣民“謀逆妖言、大奸大惡”的事。朱棣怕外臣徇情面, 不能及時把實際情況直接向他彙報,於是特命他的親信太監做東廠的提督。從此由太監提督東廠,就成了明代特設的制度。

有了東廠,太監就有了隨意逮捕、刑訊朝野臣民的特權。為了平衡廠和衛的權勢,朱棣一面令東廠所有的人員,由錦衣衛調充,同時又賦予提督東廠的太監,有監視錦衣衛的權力,使廠衛互相倚賴,彼此制約,不敢有違朱棣的意旨,成為他實行特務統治的工具。

東廠的提督大部分由司禮監秉筆太監兼任。這樣,太監不僅是皇帝的代言人,又可在內閣票擬的文件上“批紅”,成了皇帝的代筆人,這樣就足夠左右朝政了。加上東廠隨意緝捕臣民,掌握任意殺赦特權的特務衙門,給太監攬權、專政害民廣開方便之門。明熹宗天啟時(1621-1627年),魏忠賢以司禮秉筆太監兼領東廠,廠衛罪惡,發展到了極點,慘絕人寰。明代廠衛之禍與宦官專政相始相終,直到明朝滅亡才告結束。




三、西廠 明成化初年,憲宗為了加強特務統治,又別設西廠,令太監汪直提督。西上所轄緹騎比東廠還多一倍,自京師內外到大河南北,緹騎到處尋釁生事,就是親王府也難倖免。大凡民問鬥雞罵狗一類瑣事,也在他們緝拿拷索之列,搞到民心惶惶,不可終日。1482年(成化十八年),曾關閉西廠。

1506年(正德元年)武宗即位,宦官劉瑾專權,要恢復西廠,並命丘聚掌東廠,谷大用掌西場廠。就兩個人同是劉瑾黨徒,但兩廠爭奪權勢激烈,到處作惡。除了東廠、西廠之外,劉瑾要建立一個“內行廠”,由他們直接指揮,權力更大,連東、西廠都受他們監督。還規定凡是“罪犯”進廠,無論罪名大小,一概都要受杖責,先打皮開肉綻,然後永遠充軍到邊塞,或戴枷發遣,重枷重達150斤,令人髮指!官史軍民被殘酷迫害致死者有數千人。

總而言之,不廣是錦衣衛,還是東、西廠,它都是依附於皇帝的權力,假私於太監之手,殘害官史軍民、臣民百姓,草菅人命、無惡不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