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大別山“醫”心驅疫魔

2月17日,我市兩名疾控專家主動請纓,勇敢逆行。農曆大年初一至今,我市先後派遣三批醫護人員81人,馳援黃岡、鄂州、武漢。在湖北,株洲的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疫情交鋒,為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人民需要我,祖國需要我”

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市中心醫院呼吸二科副主任劉毅,向醫院遞交支援湖北抗疫的“請戰書”。醫務科問他,家屬同不同意?他說:“我愛人也是黨員,她肯定全力支持。”

1月23日晚,市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姜飛軍,從微信群看到醫院的招募,不顧左足第5趾骨骨折尚未痊癒,收拾行李從汨羅老家趕回醫院。他說:“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抗擊過‘非典’,輕傷不下火線。”

1月24日,省直中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任玉鋼,把剛做完大手術的母親、1歲和3歲的孩子交給妻子,義無反顧報名。

當集結號吹響,株洲醫務工作者紛紛請戰,選擇逆行迎戰疫魔。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75名勇士集結出發。他們來自市中心醫院、省直中醫院、市二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三三一醫院、湘東醫院。

2月15日,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派出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鄂州。

2月17日,我市兩名疾控專家張永紅、項勤東,主動請纓參加湖南支援湖北武漢市第一批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隊,這也是我市首次派出疾控專家馳援。

一份份“請戰書”,都是錚錚誓言;一個個紅手印,都是赤子之心;一批批逆行的醫護人員,都是無畏的白衣戰士!

“希望他們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

位於大別山南麓的黃岡,距武漢不到2小時車程,是當時除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也是株洲援鄂醫療隊的主戰場。

株洲援鄂醫療隊隊長劉毅介紹:1月27日,株洲醫療隊進駐龍王山定點醫院參與救治。接到上級指令,1月29日,醫療隊轉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同時派出隊員增援臨時救治點南湖醫院。

為節約一套防護服,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陳翠紅和戰友們,一進病區就是六七個小時,不喝水不上廁所,累了就靠著椅子打個盹。三三一醫院神經內科護士謝燕飛和戰友們,臉上勒出印痕,雙手指尖被汗水泡白脫皮。

為了鼓勵患者,醫護人員查房時會寫一張紙條,寫上鼓勵的話語送給患者;來自株洲市中心醫院的兩名男護士王嘉銘、鄧建斌,隨著音樂,與患者跳起了廣場舞;市三三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戴思智,和戰友們在駐地集體學起了黃岡方言。

2月14日情人節,株洲市人民醫院的段陽和戰友,為年輕患者送上紙製粉紅“玫瑰”和巧克力。

“疫情不退,我們不回”

20多天不分晝夜地救治,株洲醫療隊在黃岡累計收治病人70餘例、重症患者及危重患者9例,累計治癒出院20餘例。

2月16日,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與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交流,特別為株洲醫療隊在救治病患中做出的獨特貢獻點贊。邱麗新動情地說:“這一份大愛,這一份深情厚誼,黃岡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

黃岡市民孫振佳寫了詩歌《你最“硬核”——獻給支援黃岡戰“疫”的湘魯醫療隊員》:“也許你從未到過黃岡,但可能早已知道黃岡。也許你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家鄉,可從這回起也把黃岡認作第二故鄉……”

前幾天,湖南醫療隊接管了一個重症監護病房,株洲醫療隊派出3位醫生、6個護士前去增援。湖北抗疫20多天,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羅田縣人民醫院、英山縣人民醫院等基層醫院,都留下了株洲醫療隊員的身影。

“我們有句口號: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不問歸期。換句話說,這也是我們的承諾:疫情不退,我們不回;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劉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