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裡的哪吒和《西遊記》裡的哪吒是一個人嗎?為什麼?

jibas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小哥認為,《封神榜》裡的哪吒和《西遊記》中的哪吒是同一個人。

很多人認為《封神演義》裡的哪吒和《西遊記》裡面的哪吒是兩個不同的人,這部分人持這樣的看法,是因為受哪吒父親托塔天王李靖的困擾,因為很多人認為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是唐朝開朝功臣大將軍李靖,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來自佛教中的護法神“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這位天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佛教四大天王”之一。

為什麼說《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和《西遊記》中的哪吒是同一個人呢?

小哥詳細分析。

哪吒原型

哪吒的原型是佛教護法神“那吒”,又稱:“六臂那吒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手捧戟。

而隨著道教和佛教的互相融合,哪吒也慢慢成為了道教的一位地位尊崇的神仙,職位是三壇海會大神、中營金環大元帥、威靈顯赫大將軍;開路先鋒等。

哪吒的父親托塔天王李靖正如小哥開篇所講,其原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哪吒的兄弟有金吒和木吒。

正統宗教文化信仰中,哪吒作為道教武神,被尊為統領天兵神將、法場高端的護法大神;有神器、神屬、神位、神廟、神壇、神像金身等,司掌神界天條法律;有兵權、神職、後臺、流派、封號等,神權至高威名廣大,號令眾天將的身份地位權勢盛大,乃中營主宰五嶽主帥,統轄五營中東南西北中的中軍營兵馬,信奉膜拜祭祀的供奉者和信仰者極多,大名鼎鼎萬民尊崇敬供的中國神靈。




《西遊記》中的哪吒形象

在小說《西遊記》中,哪吒是“三壇海會大神”,是天庭的重要將領,地位尊崇,被稱為“三太子”,協同李靖統領十萬天兵天將。

在《西遊記》第四回,描述了李靖和哪吒揮師花果山。

玉帝大喜,即封托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即刻興師下界。

總角才遮囟,披毛未蓋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誠為天上麒麟子,果是煙霞綵鳳仙。龍種自然非俗相,妙齡端不類塵凡。身帶六般神器械,飛騰變化廣無邊。

這是對哪吒的外貌描述,那麼,哪吒帶著的六樣兵器都是什麼兵器呢?

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

在降伏牛魔王的時候,哪吒也有出場,他用劍砍掉了牛魔王的頭,但是牛魔王又不斷有新的頭長出來,所以最後哪吒用火輪兒燒牛魔王,牛魔王被燒的抵擋不住,最後投降。

在降伏牛魔王那一回,我們可以看見,這次剿滅牛魔王勢力是天庭和佛教兩方面聯手的大事件,而李靖和哪吒先去面見如來佛祖,知道如來佛祖要派佛兵圍困牛魔王,他們再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件事情,玉皇大帝因此派李靖父子也參與到此次事件中。

所以說在《西遊記》中,李靖和哪吒即是佛教的佛子,也是道教的神仙。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形象

在《封神演義》中,哪吒是截教太乙真人的座下弟子,他的父親是陳塘關總兵李靖,但是哪吒後來“削骨還父削肉還母”,他的身體被太乙真人用蓮藕重塑,所以哪吒也被稱作蓮花化身。

而在《封神演義》中,哪吒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身份,他是女媧娘娘座下的“靈珠子”。

在《封神演義》中,哪吒的武器非常多,明細如下。

乾坤圈、乾坤弓、混天綾、震天箭、風火輪、火尖槍、九龍神火罩、金磚、陰陽劍、豹皮囊等等。



《西遊記》《封神演義》題材討論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是明代的著名小說,其中《封神演義》成書時間晚於《西遊記》。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部小說中的哪吒形象都是取材於道教正統神話、佛教人物典故和民間戲曲小說,再經過藝術加工,將其融匯進自己的小說故事中。

所以說,《西遊記》裡面的哪吒和《封神演義》裡面的哪吒是同一個人。

謝謝大家!


古梁鏞


我個人看法:《封神榜》裡的哪吒和《西遊記》裡的哪吒是一個人。

這兩部作品裡,哪吒的表現和性格給人的感覺像是兩種人。

《封神榜》裡的哪吒敢愛敢恨、叛逆、自信、有個性,《西遊記》裡的哪吒是玉皇大帝的忠臣良將,是託塔李天王的孝順,乖兒子。兩個作品裡的人設相差甚遠。

可是無論怎麼差別,他們還是一個人。原因如下:

1.《封神榜》和《西遊記》兩部作品裡的所描述的哪吒年齡段不同。

《封神榜》(或者說《封神演義》)裡,哪吒是商朝末年人,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是其母親懷胎三年,生下的一個肉球,肉球被砍破以後,裡面出來的就是哪吒了,被太乙真人收為徒弟。後來,在東海玩水失手打死了龍王三太子,後被逼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而亡,被師父太乙真人塑造蓮花化身而得以重生,助姜子牙完成替天行道的興周伐紂大業,戰功顯赫。


《西遊記》裡,哪吒出場次數不多,最早出場是和準備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交手。西遊記主要講述的是唐朝年間的事情,從時間上推斷,孫悟空的出生日期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

所以《西遊記》裡的哪吒距離《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時間上間隔了好幾百年。也就是《封神演義》結束後,哪吒在天上做神仙做了好幾百年才遇到孫悟空……

從上面可以看出《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年少時期,《西遊記》裡的哪吒雖然亦是少年模樣,但是經歷時間的洗禮,心智上成熟了很多。

2.兩部作品裡交代的哪吒身世基本一樣,兵器也基本一樣。

父親都是李靖,基本兵器都是風火輪,乾坤圈,火尖槍等。


3.兩部作品中,哪吒都是中國傳統神話傳說裡的正神。

綜上所述,《封神榜》裡的哪吒和《西遊記》裡的哪吒是一個人。

如果硬要說不是一個人,那就是因為這兩部作品的作者不是一個人,畢竟兩部作品都是神話小說!


——————————糾結的分界線——————————

補充一下,經諸多網友探討,我的個人觀點要發生改變了(在證據面前,就是這麼沒原則😂)

《西遊記》裡的哪吒是如來給的蓮花化身,並且是資深佛教徒,和李靖的父子關係也是如來佛祖安排的。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是師父太乙真人給的蓮花化身,是自小根正苗紅的道教徒,和李靖是真實的父子關係。

這種情況下,很難視為同一個人吧?

(不過可以理解為神有萬相,萬象皆是他。)

神話人物,娛樂探討,請勿當真……


葉夕小先生


首先從成書時間看,西遊記早於封神榜,但從故事發展來看,封神榜則早於西遊記。個人覺得二者並不相同,但也有相通之處。

西遊記中的哪吒講的是託塔天李靖的第三子,

《西遊記》83回:原來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龍記筋為絛子。天王知道,恐生後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

封神榜中的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子。其母懷孕三年產下一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被其一刀劈開裡面就是哪吒了。封神榜說是哪吒為靈珠子轉世,被太乙真人收其為徒。後因打死龍王三太子,龍王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刎。而後,哪吒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再姜子牙封神完畢後,肉身成聖,被封為“三壇海會大神”


懶人詩歌


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經過各種人生經歷,最終成為了神仙,誰都知道,神仙是不會死的,何況哪吒的蓮花之身,本就是不死之身。

孫悟空應該生在姜子牙封神之後,也就是天庭體系完成、佛道兩家分化之後。然後修煉了幾百年,到唐朝的時候就有了西天取經,此時哪吒作為天庭的神,必然還活著。

所以,《封神榜》裡的哪吒和《西遊記》裡的哪吒是同一個人,準確地說是同一個神,只是活了很久而已,也就發生了很多故事。

附:哪吒簡介

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商朝末期時生人。母親懷孕三年,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收他為徒。一次哪吒三太子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太子敖丙起衝突,並將其打死。

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為了不連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而後,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撓,復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哪吒造了一個新的肉體。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很多故事中,李靖被稱為「託塔李天王」,哪吒則被稱為哪吒三太子,因為其法力高強,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


熱點跟蹤與討論


《封神演義》、《西遊記》、《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以及最近熱播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哪吒是否同一個人?且讓我們一起對比其異同:

一、哪吒人物基本設定:

不論書本還是電影,哪吒的身世基本都是一致的,他的父親都是李靖,出生時都是各種奇異,成年後都是兒童少年模樣,學習能力都很強,戰鬥時都是一身神器,都是靈通廣大,能變化無窮,而人物性格特徵基本都是膽大妄為,愛憎分明。

二、電影魔童哪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改編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但這個哪吒的全新形象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他是當代人眼中孤獨任性的哪吒,長得歪瓜裂棗,時常齜牙咧嘴,明顯帶有現代人的痕跡,他渴望成為人們尊敬的英雄,在面對眾人的誤解和天雷的降臨,他喊出人們不服命運安排的心聲:“若命運不公,就跟它鬥到底!”

三、封神哪吒:

《封神演義》的哪吒是人們心目中的傳統哪吒形象,他與電影哪吒一樣都是靈珠轉世,都是太乙真人的徒弟,都是任性叛逆的,都是穿著肚兜、光腳丸子頭的小屁孩形象,戰鬥時都是手拿火尖槍、腳踩風火輪,但這個哪吒明顯好看很多,他眉清目秀,面如傅粉,唇若塗脂,和女孩子一般可愛。

不過封神哪吒的肉身並非毀於天雷劫,而是在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時,為了不連累父母而割肉還母、剔骨還父,最後由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重造肉身,隨後又幫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最後肉身成聖。

四、西遊哪吒:

《西遊記》成書早於《封神演義》,哪吒不算主要人物,他的出場幾乎都與孫悟空有關,最早是受玉帝之命隨父親託塔李天王一起去討伐孫悟空,大戰三十回合後不敵傷退,後來是在取經路上幫助孫悟空戰兕大王、降牛魔王、收老鼠精。

哪吒在《西遊記》中的人物形象與《封神演義》基本一致,都是清秀少年,但法身略有區別,《西遊記》是三頭六臂,手持著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封神演義》則是三頭八臂,手執乾坤圈、混天綾、金磚、九龍神火罩、陰陽劍和兩根火尖槍。

西遊哪吒也有鬧海屠龍、割肉剔骨的故事,但哪吒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由佛祖助其重生,後來哪吒還想尋李天王報仇,如來又幫他們父子和解,哪吒從此便以佛為父。

五、三教搜神哪吒: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成書元代至明代之間,記載了儒、釋、道三教神靈仙佛的神話傳說故事,其卷七也有專門一段文字描述哪吒,書中哪吒的前世是玉皇駕下大羅仙,類似封神的三頭九眼八臂,與西遊封神一樣都排行老三,有大哥金吒、二哥木吒,也有鬧海的故事,與封神類似也與石磯娘娘結怨並殺之,不過肉身之死則不一樣,由於石磯為諸魔之領袖,李靖怒其惹諸魔之兵,哪吒因此割肉刻骨還父,最後重造肉身又與西遊類似,由世尊(如來佛)折荷菱為骨、藕為肉、絲為筋、葉為衣而生之。

以上是不同書籍和電影中的哪吒,六甲番人認為他們其實都是一個人,其人物形象和個人經歷略有不同只是大家各自的理解差異而已,這些差異,或是由於宗教需要,或是讀者自身原因,但這些與哪吒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六甲番人


在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發兵討伐花果山的時候封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為三壇海會大神。

當時哪吒的兵器描述是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風火輪兒。西遊記中李靖和哪吒是佛教的佛子,也是道教的神仙

再說封神榜,哪吒的兵器略多,分別是乾坤圈、乾坤弓、混天綾、震天箭、風火輪、火尖槍、九龍神火罩、金磚、陰陽劍、豹皮囊等等。在這裡哪吒還有另一個身份是女媧娘娘坐下的“靈珠子”

西遊記和封神榜都是明代的著名小說,其中封神榜成書時間晚於西遊記。

這兩部小說中的哪吒形象都是取材於道教正統神話、佛教人物典故和民間戲曲小說,再經過藝術加工,將其融匯進自己的小說故事中。

所以說,西遊記裡面的哪吒和封神榜裡面的哪吒是同一個人。




西風的話


是呀

《封神榜》裡的哪吒是剛封神的哪吒,肉體凡胎到蓮花身,所經歷的磨難,和家人都封仙,一說才發現,他們家神仙挺多的呀,在天庭是不是隻有這一家都是神仙呀。

《西遊記》是後期了,天上地下都比較太平了,統治者都換了,之前是女媧,後來是如來和玉帝,也不用動不動就下凡打架去了,有記錄的也就是下凡收拾孫悟空,還被孫悟空收拾了,唉,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典範了。





鬥姐說影視


當然不是。

與《封神演義》相比,《西遊記》中的哪吒雖然也大致保留了其原先的事蹟,但是卻將哪吒的師傅由太乙真人轉變為佛祖,不僅沒有來由,而且轉變得極為不自然。

整個故事非常簡略,與我們心目中哪吒的形象無法形成形成完全對應。

說到底,在《西遊記》中的哪吒,已經被削減了叛逆精神,而只是孫悟空的一個幫手而已。


半瓣花上閱乾坤


你是寶寶


074815485


哪吒在大部分時間裡其實不是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