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合適嗎?

123456琵琶語


如果是剛需,比如要結婚那就買,如果不是不急著買。

房價並不正常,原因如下:

首先,房價現在這麼高,那麼應該是稀缺資源,可是卻有那麼高的空置率,並不正常,說明已經從一般的商品變成金融產品。

其次,國家已經多次說過房住不炒,不會再有那麼多資金進去,房企也用貸款運轉,不給錢挺不住時間長,價格就不會再增長,等等更好。

再次,房子已經嚴重掏空大家的口袋,如果收入不穩定,付貸款是問題。

最後,房地產壓住巨量資金,行業大佬原來也大賺特賺,經濟現在不景氣,也許他們應該吐出一點反哺社會。比如三年銷售率少於百分之多少,剩下的政府以低價買入,政府以公租房面向社會低價出租。

綜上所述,價格還高,時機不到。


琴瑟友之and鐘鼓樂之


房子是一種固定資產,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在好一點的城區,如果是剛需的,什麼時候都是合適的。

隨著國家對房價調控,很多城市已經很難貸款,房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沒有急上急下,讓人火燒火燎的。但有一個事實必須知道,現在買房難度加大了,對投資者來說不容易了,也不敢輕易買房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買房一定要清楚,錢永遠都是貶值的,國家對房價只是調控,不是降價,而是讓它慢慢來,讓水分流失一些而已。在我瞭解的一些城市已經有了對策,房價還在內部漲,外部跌的。為什麼這樣呢?一個是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需要,另一個是開發商需要。

現在,政府對一些地區房價進行了限價銷售,表面上看房價已經下來了。其實不然,如2萬元的房子,限價為1萬五千元。開發商將房價寫成了1萬五千元,另外5千元變成了裝修,而且裝修款次付清。這種雙合同銷售模式成了下面都知道並且勝行的潛規則,買家不僅沒有降價,而且已經上漲了。

所以,只要自己條件容許,房子確實適合自己的話,還是可以下手的,買到就是賺到了。


我將與你同行


急著房子用就買,不急著用等到2020年左右

所謂的急著用,就是小孩上學需要房子、要結婚了等等這種比較緊急的情況,剛需買了就買了,也不要太在乎房價的小漲小跌。

那不急著用,為什麼是2020年左右買呢?

1:經濟學家的預測

以下五位專家所做的預測在此之前都相當驚人的準。

A:作為中國最貴經濟學家的任澤平,多次預測對宏觀經濟走勢的他,表態:那很簡單,17、18年炒股票,19、20年買房。17、18年炒有基本面的股票;19、20年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

B:作為房地產的多頭,在前十多年預測房價每次都準的任志強,被人們稱為:聽志強,住洋房的他,這次也改口說:2018年,更多的城市房價要跌

C:週期天王,已經去世的前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曾經做出預判: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後,將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2019年出現最終低點,那個低點可能遠比大家想像的低。

D:以房地產研究的全球著名房地產週期專家,準確預測對了美國07年和英國92年房地產崩盤的哈里森,表示房地產週期在18-20年,而2019年會是中國房地產週期的地點。

E:華爾街商品天王羅傑斯曾對未來表示悲觀,認為下一次崩潰馬上就要到來,而這一次崩潰將超過史上任何一次,時間節點就在2019年。

2 國家樓市調控

如果仔細觀察中國房地產市場,每次國家鼓勵購房時,房價都會出現大漲,而每次進行樓市調控時,房價就會由大漲變回小漲,最後出現小跌一點。

從下圖可以看到,與之前樓市調控對比,這次調控後房價遠遠還沒到位。

3:國家去槓桿政策

下圖是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率和房價的關係圖。從2009年槓桿上升,房價漲等數據可以看出:槓桿增加,房價漲;槓桿減小,房價漲幅減小,直到出現下跌。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槓桿下降的趨勢還沒結束,也就是房價必然會出現0%漲幅以下的,也就是出現下跌。時間大概出現在2019年底,2020年初。

4 貨幣政策

美聯儲進行縮表加息,中國央行最後必然跟隨。其實將房貸利率提升就是定向加息的一種。房地產行業是由錢堆起來的行業,市面上錢少了,房價根基就不穩了。

再者,房貸利率從一年前的85折變為現在的1.2倍。貸100萬,30年算的話,房貸每個月多要1100多塊錢,總共多要38萬利息,這對於剛需是個沉重的負擔。


綜上:不建議現在買房,2020年左右會出現一個不錯的買點。


思享視界


買房為了居住的不得不買的還是該買,買房為了等升值的手裡資金允許可以買,比買別的理財要升值的快!我們這一個5線縣級市房價1萬3一平米。8千的房價,5千的裝修費。因為物價局不能讓房價高於8千!我家是農村的,半個小時內可以到達市裡的任何一個地方!結婚時非要買,2012年3350,現在9千多!會賣嗎,要是我肯定會,到家裡人不同意。說賣了你還是買不起。我說賣了就不買了,在家自建一個2層別墅不過20萬!觀念不同!市裡的樓房居住率60%啊到!現在中國的樓房供大於求了,但還是買不到樓房!既開盤既售光!哪說理去!買不買看自己!買的起就買,買不起就不買,買不買看自己的經濟實力!


H好名字Z


不是,北京已經開始跌了。

中介又開始在各小區門口站街了。

16年17年我們小區門口的鏈家和我愛我家一個小門店至少養了50多號人。20來個坐在店裡當客服談業務接散客,30多個帶客戶看房。直到晚上9點大多數業務員都是坐在店裡加班的。門口停了好多好多電動車。

如今過了8點店裡都收拾好了剩一兩個人玩手機。裁了多少人不知道,只是看見鏈家前幾年畫的電動車停車位只停了之前的3分之一。

以上只是我看到的。

我的推斷是,站在中介的角度出房子不好賣了。


月見風聽


這個問題別人很難回答你,還是看你買房的原因吧。如果這樣原因可有可無,買不買都可以,如果原因是一定的那就買。

以我自己親身經歷來說,現在買了三套房,買的時候都是沒有怎麼考慮價格,因為買入的理由都是不得不買。2013年打算結婚買房,丈母孃說一定要有房子,還要全款不能有貸款。看看手中的錢,選擇只能是老家合肥,上海是沒法買的。那就買吧,看了下碧桂園的房子,第一次買沒有什麼經驗,感覺是大企業有保障,看了就買了。

但是人還在上海,買了也沒有自己住的地方,還是想有機會在上海買。股市在2014-2015來了一波小牛市,2015年年初朋友郊區的房子要賣,價格比較便宜。想了下,以後是回不去了。那就買這慢慢往市裡置換吧。(買這個房子驗證了我們經常說的股票賺錢就要買房,不但可以躲過股市大跌,還可以享受房價的上漲)。

上海的房子還是在郊區,還沒有置換。可是自己打算要小孩,就想落戶上海周邊,看了下只有嘉興的落戶政策最簡單,40平米左右可以,一年社保就可以落戶。一月三十一號考慮買,二月二十八付了定金。

買這三套房子,只有上海的考慮了價格。其他的兩套沒辦法考慮價格。這樣買入條件,還有什麼會讓我們考慮價格。都是要必須解決的問題。時間空間又是這樣短暫。


股市大學


我們這是這樣一種情況,04/05年的時候,房價大概1600左右,06年就漲得很兇猛,一個月漲兩百多,一直大概到08年,房價就挺貴的了大概2000多,記不清,都在說要降價降價,也沒有降,也沒有漲,停了兩年,這兩年房地產就不是很景氣.10年開始,就有漲的苗頭了,然後到13年是頂峰3000多。然後就漲的比較慢,再到17年年初就漲的快了,然後就兩百兩百的漲,漲了兩千多,就是五千多了。轉過年就是七千多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達頂峰,什麼時候停一停,我建議停一停的時候,別人都不買的時候,你再去買,耐得住性子。房子還是得買的,我就是普通上班的,16年在我們老家小縣城買的98平,17年結完婚在這買的118平,都有貸款,現在比較緊張但是覺不至於吃不起喝不起。而且也就是苦幾年,勤快人是餓不死的窮不死的。


小長蟲5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你要明白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出於什麼樣的訴求

如果你是投資買房,爭取資產的保值與升值的話那你考慮的問題就比較多了

目前處於調控期,房價也在調整期,我估計這輪調控時間會比較長,預計在1-3年以上,不能把賭具類的東西搞的太好,否則真沒人幹實業了。

對未來房價判斷:京滬深3個一線城市,估計在調整期就橫盤窄幅震盪為主。等到下一輪放開時整體還會再上個臺階,均價會上10萬。並不是房價漲了多少,他只是通脹了,貨幣印多了,貶值現象。 隨著收入的增加,物價上漲是必然的,所以一方面希望工資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奢望房價下跌也是不現實的。

投資只考慮這3個地方。打算迴避調整期,等下輪放開調控,又大幹快上的時候,順勢而炒。在其他國際頂級一線城市炒房的,只能說,祝君好運了。

如果是買房自住,或者換房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的話,那就不需要考慮太多

買房剛需人群:建議在所在城市的低估板塊(未來有規劃,有暴漲潛力的)多看看找筍盤。

房市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撿漏的機會很多,但多數人看房太少。有撿漏的機會,找到他價格低的原因,沒大毛病果斷買入上車。上了車,以後再置換就簡單了。而且就1套自住,未來漲跌,跟你都沒關係,漲了不可能賣,跌了更不可能賣。這就是消費,有了自己的房,生活好一點,不用被房東整天趕著搬家。

最後還重複我以前的觀念:發達國家的房價基本是合理的,發展中國家的房價都不合理。不知道大家有沒這感覺?


認為有價值的話就轉發或者收藏吧!

本文只代表個人的觀點


知錢百曉生


房地產行業一直都有“經濟週期之母”的稱呼,一方面房地產行業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景氣度,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房價。


看問題的本質得尋根問底,那又是什麼因素決定了房地產行業的“經濟週期”呢?在筆者看來,無外乎兩點,一個是房地產的資金來源情況。一個是房地產銷售情況。


我們先看下房地產近幾年的資金來源情況:


房地產開發本質上是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而且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一般來說房地產投資滯後於資金來源的增速大約3-9個月。


而現在房地產的資金情況是怎樣的,我們從圖表數據中就可以看到,2017年的開發資金來源大致相當於2013年左右的情況,而在前面也說了,因為房地產投資與資金情況還存在一個滯後性,也就是圖表中2017年的低谷其實才會反映到2018年身上,如果從房地產資金情況來看的話,2018年大概率還會延續2017年的調控態勢,不說會跌,但是大漲概率極小。


我們再來看下房地產銷售情況:

從需求端看,在嚴調控方向不變和按揭貸款利率不斷上升的趨勢下,2017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已降至7.7%。房企的策略以消化現有庫存為主,並不急於開工建設。由此,2017年12月新開工面積累計增幅也下降至7%。隨著房地產銷售的持續下滑,儘管房企會有一定的補庫存投資,但整體開工增長前景並不樂觀。相應地,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持續下行。

(3-東南偏北)


天天說錢


此時買房,開發商建議再等等,等什麼呢?等他的盤開盤還是等你能全款買房,這開發商有點不地道。

如果有首付款,又不在限購之列,建議馬上賣房,不要再等,我們實在等不起。

目前房價:


1、—、二線樓市因受政策調控,不得上漲,備案價格受打壓,雖需求旺盛,但購買者觀望情緒很濃,希望房價下跌,但房價十分堅挺,因為土地和樓盤都是稀缺資源,下跌根本沒有空間。

2、三、四線城市春節後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局面,開發商寧可不賣,也不願意降價銷售,因為他們不願自己的資產成為負資產。

3、大中城市為搶奪人材,變向放開限購條件,大量剛需進城,房價下跌幾乎是負數。

樓市調控目的,不是使房價下跌,而是讓房價理性迴歸,讓房價在穩、平中得到發展。

等不起更傷不起:

1、隨著房貸利率的上調,購房者負擔更大。目前上調20%房貸利率,100萬的貸款己多付27萬的利息,若再上浮,那壓力真的是比山大。


2、繼成都實行”搖號"購房政策後,又有杭州等市跟進,若所有大中城市都爭向模仿搖號,憑運氣、拼手氣的話,購房將無限後拖,等就—直等下去了,房子也就跑掉了。

3、房價看漲是共識。隨著土地及其它物價的上漲,剛需及改善性住房人群的增加,在調控政策下,小幅上揚己現。越等房價將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