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怎麼做比較入味?

深水藍矜


家常豆腐怎麼做才最好吃,我來回答您。

豆腐作為豆製品之一,其營養豐富自不必說,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豆腐單獨成菜,也可和很多食材搭配,做法和形式多樣,深受大家喜愛。常見的,比較簡單好做,而又有獨特風味的,我喜歡麻辣豆腐、炸炒片豆腐、蔥燒木耳煎豆腐,下面逐一分享。

一、麻辣豆腐

1、食材配料及參數:嫩豆腐500g,瘦豬肉50g,豬油60g,豬骨湯50g,水發蝦仁30g,水髮香菇30g,紅辣椒30g,蔥末8g,醬油生抽8g,胡椒粉2g,溼澱粉5g,鹽適量。

2、做法步驟:

(1)理料:將豆腐切成1釐米見方的小丁快,把豬肉、蝦仁、香菇、辣椒切成小顆粒備用。

(2)將豆腐放入沸水中煮一下,2分鐘撈出,瀝水備用。這樣豆腐緊實不散。

(3)上炒鍋,旺火倒入豬油,煉製6成熱,放蒜末炒香。

(4)接著放肉、香菇、蝦仁、辣椒粒略炒後,放豆腐、醬油、精鹽、豬骨湯,以沒過豆腐為準,燉一會。

(5)放蔥末,用溼澱粉勾芡,撒上胡椒粉,關火出鍋。

此菜麻辣醇厚,豆質細膩,以麻辣、細嫩、鮮香發燙誘人。

二、炸炒片豆腐

1、食材配料及參數:內酯豆腐1盒,青椒50g,熟筍片10g,麵粉20g,蔥片、薑末各6g,植物油800g(實耗40g左右),鮮湯800g,水澱粉10g,鹽、味精、醬油(生抽)、白糖、料酒、醋適量。

2、做法步驟:

(1)把嫩豆腐切成長方塊,要厚薄大小均勻,提前滾上面粉。

(2)青椒去蒂去籽,洗淨切片備用。

(3)炒鍋上灶開旺火,植入植物油,加熱至六七成熱,放入豆腐塊炸至金黃,一次不要放太多,要保證豆腐片完整。撈出瀝油待用。

(4)鍋內留有少量植物油,放入筍片、青椒片、薑末、蔥片略炒。

(5)加入醬油、白糖、鮮湯、鹽、料酒、味精,煮沸後用水澱粉勾芡。

(6)倒入炸過的豆腐,快速翻炒,淋上醋和明油,關火出鍋。

三、蔥燒木耳煎豆腐

1、食材配料及參數:豆腐500g,大蔥200g,木耳100g,花生油、生抽,鹽、雞精、香油各適量。

2、做法步驟:

(1)把豆腐切成長方形薄片。大蔥先切成段,再順切成粗條絲。木耳泡發洗淨,手撕成小塊。

(2)鍋中放花生油,煎制豆腐,達到兩面金黃緊實不散,出鍋備用,要保證豆腐挺脫完整不碎。

(3)鍋中留適量花生油,將蔥絲爆香。

(4)隨後放入煎好的豆腐,翻炒,再放生抽調色。

(5)加入少量水煸炒,防止釘鍋焦糊。

(6)放入鹽,雞精適量調味,熟透後,關火,淋香油,出鍋盛盤。或者不淋香油,就吃豆腐的原味。

此菜口感細膩,豆香濃烈,趁熱吃,風味正當時。


六和食事



在豆腐界,市場佔有率頗高的麻婆豆腐、家常豆腐、宮保豆腐、涼拌豆腐前面都有人答了,那,我來刷個偏冷門但絕對鮮美爽口的蟹黃豆腐做法。


蟹黃豆腐麼,故名思義就是把蟹黃和豆腐組合在一塊。不過,因為蟹黃價格貴,而且也不是每個季節都有,大家做這個菜的時侯通常會用鹹鴨蛋黃替代蟹黃。雖然說檔次一下拉低了很多,但好在味道和品相還是一樣槓槓的,所以一直以來它的受歡迎程度也很高。

這個菜,家裡聚餐、宴客時端出來很有面子,大人們覺得新奇又鮮美,小朋友大都也喜歡吃,用它拌飯也很好。


來分享【低配版蟹黃豆腐】做法


需要準備的有:

嫩豆腐一塊,熟鹹鴨蛋的蛋黃4個,1小碗海鮮高湯,薑末,用1湯匙澱粉+3湯匙清水調勻做成水澱粉,再就是適量的鹽,胡椒粉和小蔥


做法:

1.把嫩豆腐切成1.5釐米見方的小塊,放進淡鹽水中浸泡15分鐘。(泡過鹽水的豆腐能去掉原來的豆腥味,還能讓豆腐在後續烹飪過程中不易碎散,這步不要省)

2.用你喜歡的任何方式,把熟鹹鴨蛋黃碾成泥狀。

3.鍋燒熱,放入一勺色拉油,下薑末炒到出香味後把碾碎的鹹鴨蛋黃倒進去,炒到有濃密氣泡時加入1小碗海鮮高湯,加少許鹽,胡椒粉調味,煮3-5分鐘。(要是沒有海鮮高湯的話,用清水替代也可以味道會略遜。不過,如果家裡有蟹黃,這一步裡放點蟹黃一起味道就鮮了)


4.把用鹽水浸泡過的豆腐塊撈出放入鍋中,繼續中火煮5分鐘左右,調入水澱粉,轉大火,將湯汁煮到濃稠時起鍋,撒上小蔥末就好了。


83小鐘


豆腐怎麼做才好吃?


大家好,我是李家媽媽美食,我的回答是:豆腐是一道極其家常的菜餚,一年四季皆可見,隨時想吃都有,其做法多種多樣,可以香煎、油炸、醬燜或燉魚湯,比較有名的兩種做法一是湖南長沙臭豆腐,臭豆腐聞起來臭,實則吃起來卻很香;二是四川麻婆豆腐,其味道香辣鹹香,特別下飯,這兩種做法極其經典,一個以臭聞名,一個以香辣聞名,喜歡吃的人視為人間美味,不喜歡吃的人趨之若鶩。

豆腐又稱水豆腐或嫩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經由黃豆浸泡加工製作而成,是一種含蛋白質較高的豆類品,也是我國傳統美食。民間有傳說:“千滾豆腐萬滾魚”,意思是說豆腐煮的時間越長越好吃,吃起來越有嚼頭、更勁道,也更入味。


在我們家豆腐也是餐桌上常見的菜餚之一,今天分享一款平時經常製作豆腐的方法,只需兩種食材:雞蛋和豆腐,方法簡單又容易製作,做出來的豆腐外焦裡嫩,特別美味,全家人都愛吃。


【雞蛋煎豆腐】——外焦裡嫩、味道鮮香


【食材】:豆腐1塊、雞蛋1個、鹽適量

【製作步驟】


步驟1:豆腐清洗乾淨後瀝乾水分,或用廚房紙吸乾表面的水分,將豆腐先切對半後,再切成簿片,約為0.5釐米左右。(tips:買回來的豆腐建議要衝洗一下去除表面的雜質,切豆腐時要一刀切,動作要快,不要將刀來回戳,切出來的豆腐才不容易破碎。)

步驟2:將雞蛋沖洗一下,打入碗中加少許鹽,用筷子將雞蛋快速攪拌成雞蛋液,將豆腐放進去,讓其均勻裹上雞蛋液。(tips:雞蛋加入少許鹽,能讓雞蛋液更入味,也可起到增香作用。)

步驟3:鍋熱後倒入適量油,待油溫稍有一點點冒煙時,將豆腐一塊塊放入鍋中,轉中火偏小火煎,煎至雞蛋液凝固後,煎至外表焦黃酥脆,再用獨鏟子快速將豆腐翻面,煎至另一面呈金黃色即可食用。(tips:剛下鍋時如果不知道豆腐什麼時候凝固成型可以翻面,可將鍋拿起輕輕晃動,能輕易晃動且雞蛋液不會到處流動,有一股焦香雞蛋味即是翻面時機。)

成品圖:一道外焦裡嫩、味道鮮香的雞蛋煎豆腐,趁熱直接蘸上少許生抽,特別美味。

【雞蛋焦豆腐小貼士】


1、 用來焦制的豆腐不要選嫩豆腐,要選老豆腐,老豆腐容易切且更適合煎制。


2、 剛下鍋的豆腐不要急著翻動,也不要頻繁翻動,一定要等雞蛋液凝固且有蛋香味後再能翻另一面。


3、 這裡用的是鐵鍋焦豆腐,但建議是要用平底鍋,會更容易操作,受熱也更均勻。


4、 火候要控制在中火偏小火,火候太大會糊鍋,而且容易出現外表焦掉而裡面卻沒熱透。


最後結語

關於豆腐怎麼做才好吃?就分享到這裡了,其實豆腐怎麼做好吃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人口味、喜好各不相同,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烹飪方法和口味,豆腐怎麼做都挺好吃的。我是李家媽媽美食,關於豆腐怎麼做才好吃,您有什麼不同方法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感謝您的點贊、支持和關注。


李家媽媽美食


千滾的豆腐萬滾的魚,在我們東北,當時的冬天物資是十分匱乏的。只有豆腐,白菜,大蘿蔔才是我們東北人冬天美味佳餚。所以說我們東北的老百姓偏愛豆腐一些。因為豆腐是我們的家常菜,

所以說為了在那個貧困的年代不吃的我們膩歪。老人們總是在做豆腐的時候不斷的變換著花樣,這可能調整我們的味蕾也就是極限了。我記得那時候媽媽經常給我們做醬炒豆腐。這道菜是我們的家鄉最平常的一道菜,但是也是下飯最好的一道菜。冬天的時候,媽媽總會買一些然後㸆一些豬油。冬天油腥少的時候,媽媽就會用這些豬油給我們做菜。其中這道醬炒豆腐就是媽媽的拿手菜。這個醬炒豆腐一般都是加上。大豆油熱開以後再放入少許的豬油,油的溫度達到要爆炒醬豆腐的條件以後把醬倒入油呢,再加入蔥花佐料,再把豆腐丁放入鍋內翻炒幾下,加入少許的水,等到水靠幹以後,這盤醬豆腐也就好了。這道菜拌上點兒辣椒油,就著大米飯吃,真的是一道美味。另外,我們還會肉片兒炒豆腐泡,



雞刨豆腐,

小蔥拌豆腐,
麻辣豆腐等等一系列的東北豆腐菜,到時候一吃真的是特別的美味。


伊春美食美客


豆腐怎樣做好吃?

大家好,我是麟大官人,我的回答是:在我看來,“好吃”,不只是看一道菜的味道是否鮮香適口,更重要的地方應該是看製作這道菜的時間是否快捷和營養價值是否全面,只有這道菜的“味道”、“時間”、“營養”三點全部到位以後,這道菜才算是真的“好吃”,下面麟大官人就給大家分享一道“三點均算到位”的美味家常菜——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這是一道四川傳統名菜,同時也屬川菜,主要是以豆腐、肉末,搭配上辣椒花椒等調味料一同烹飪製作而成,因其具有味道香辣適口、嫩滑鮮香、入味下飯等特點而備受大眾喜愛,於2018年9月10日起,麻婆豆腐被評為“中國菜之四川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下面就直接進入到大家最喜歡的麟大官人教學時間。

【麻婆豆腐的美味做法】——特點:味道香辣爽口、嫩滑入味、營養搭配全面、做法分析透徹、一看就會。

【主料】:豆腐500克

【配料】:五花肉150克、花椒8克、麻椒8克、大蒜5瓣

【調料】:水、郫縣豆瓣醬、水澱粉(水和澱粉5:1調配)、食用油、食鹽適量

——【開始烹飪】——

第一步“處理食材”:先提前把豆腐用清水浸泡1小時去除雜質,同時把五花肉洗淨去皮,改刀剁成肉末裝碗,大蒜去皮切片備用,同時燒一壺熱水備用。

第二步“豆腐切塊”:將泡好的豆腐瀝乾水分,改刀切成1釐米左右的正方體小塊裝碟備用。

第三步“炒出麻味”:起鍋燒熱,下入適量的冷油,然後下入花椒和麻椒小火慢炒炒出麻辣香味,炒至花椒微微變色以後撈出花椒麻椒丟棄不用,留底油。

第四步“炒出紅油”:保持小火,下入蒜片炒出香味,然後繼續下入郫縣豆瓣醬2勺翻拌炒至1分鐘左右,炒出紅油。

第五步“下入肉末”:炒出紅油以後下入剁好的肉末快速翻炒均勻,炒至肉末變色。

第六步“加入開水”:肉末炒白以後,下入適量的開水沒過肉末半釐米左右,中火煮開,轉小火煮2-3分鐘至湯內帶入肉香味。

第七步“下入豆腐”:加入切好的豆腐小塊,輕輕用鍋鏟推動豆腐塊至均勻鋪滿鍋底,關蓋保持小火煮4分鐘至豆腐完全入味。

第八步“勾芡調味”:時間到了以後,開蓋淋入50毫升的水澱粉進行勾芡,讓湯汁更加香濃,轉大火進行微微收汁,最後加入少許的食鹽調味即可出鍋,再撒上少許蔥花,麻婆豆腐即成。

出品圖:這樣一道香辣爽口、嫩滑下飯的麻婆豆腐就做好了,看著是不是很有食慾呢?

——【內容總結之“你問我答”】——

》》要想做出一道好吃美味的麻婆豆腐,同學們請先牢記住以下幾個點:

1、為什麼豆腐要先用水浸泡1小時?有必要嗎?

答:..........為了去除灰塵細菌的同時,給豆腐補些水,這是有必要的。

理由:因為外面買回來的豆腐表面多少會粘有一些細菌和灰塵,如果直接把這樣的豆腐下鍋煮制明顯不太合適,但是直接用水沖洗又容易把豆腐弄碎,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用清水浸泡1小時去除雜質,當然浸泡的同時,在外面放置較久有些發乾的豆腐又能再次吸飽水分,那麼這樣的豆腐再下鍋烹飪就會更加嫩滑可口。

小提示:如果想浸泡快一些可以加入1小勺白醋,同時還能殺菌。

2、為什麼要將花椒麻椒炒香直接丟棄?這一步有什麼用?

答:..........為了給油內帶入麻辣味的同時,不影響食用的口感。

理由:因為麻婆豆腐這道菜講究的就是“入口順滑,入味下飯”,如果把花椒和麻椒都留在鍋內,一是會影響最後食用的口感(咬到花椒或者麻椒就難受了),二是花椒和麻椒在鍋底燒久了味道就會太重,而且容易產生苦味,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炒香後直接丟棄不用,能留住麻辣香味即可。

3、為什麼肉末炒白以後下入的是熱水?清水可以嗎?(關鍵的一點)

答:..........為了讓肉末保留更多的“鮮嫩”,同時讓湯汁更快燉入肉香,加入清水則是不建議的,因為會破壞這道菜的整體口感,理由如下。

理由:因為肉末炒香炒白以後,此時的肉末本身是高溫的,如果直接加入冷的清水,那麼肉末會被直接瞬間降溫導致肉末遇冷縮緊,難以把湯水燉出肉香味,那麼這道麻婆豆腐就真的只有“麻辣豆腐味”了,所以為了不影響肉末的嫩度和肉湯的鮮香,所以一定要加入開水。

4、為什麼最後要用水澱粉勾芡一次?(關鍵的一步)

答:..........為了讓這道麻婆豆腐吃著更加香濃。

理由:如果就是單純的這樣燉煮收汁,當然也可以做出麻婆豆腐,但是豆腐和肉湯的味道並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而如果加入了適量的水澱粉進行勾芡,這樣肉湯的濃度會提高,那麼吃豆腐的同時會粘連吃到更多的肉湯,那麼這樣這道麻婆豆腐才算是真的“多汁爽口”了!

——技術小要點:

(1)肉末不要煮太長時間,不然同樣會煮老不好吃。

(2)豆腐下鍋後不要用力翻動,用鍋鏟背面推動鋪平即可。

(3)下入豆腐後要關蓋小火燜煮,這樣豆腐才能更好的入味。

結語

其實要想把一道簡單的食材做的更加的好吃美味,一點也不會太難,只要大家做菜前多來看看“麟大官人”給你們寫的【內容總結之“你問我答”】,那麼基本上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了!哈哈!

我是“麟大官人”,一個相對囉嗦卻又不厭其煩的美食博主,如果您看完這篇文章覺得還比較有幫助,希望您能給麟大官人點一個贊或者關注“麟大官人”,我會每天都會為您分享更多的美食知識和技巧,如果您有更好烹飪技巧也歡迎您在下方進行留言和我互動,麟大官人感謝您的觀看,我們明天再見!

(本文由“麟大官人”原創制作,未經授權禁止搬運轉載)

麟大官人


一、準備食材

粗豆腐、食用油,鹽、生抽、老抽、清水、耗油、醋、水澱粉、白糖,

二、具體做法

1、豆腐切方塊或長方塊都可以、切好後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5分鐘,經過淡鹽水浸泡 後的豆腐更筋道、不容易碎。浸泡後撈出,控幹水份。

2、鍋裡油加熱,放入控乾的豆腐,煎至豆腐表面金黃撈出。

3、鍋裡如果油多就倒出些,留少量油在鍋裡,放入蔥花炒香,轉小火加入生抽、老抽、清、耗油、醋、白糖、鹽和水澱粉,調成均勻的汁燒開加入炸好的豆腐,小心翻拌均勻即可出鍋。

另外:澆汁內脂豆腐也是一道非常好吃的家常豆腐,下次再給大家詳細介紹這道家常菜的做法。

我是隱居的砂礫,愛好與美食有關的一切,很高興能與大家交流關於美食的話題,瞭解更多美食,歡迎關注我的文章、也歡迎大家轉發、點贊、留言。


悠然曼賞


豆腐怎樣做好吃?

大家好,我是小董,我的回答是:

說起豆腐,小董記憶中最深刻的是小時候,走街串巷的老大爺,騎著自行車上面帶著豆腐,一遍走一遍吆喝著:賣豆腐啦,賣豆腐啦。那時候老媽總是不捨得買豆腐,偶爾才會買一次,加一點油炒一下,一盤都不夠我們兄妹三人吃的,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候的豆腐用最簡單的做法做出來也是非常的好吃。

說起豆腐的做法,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建議和方法,而且都是非常的好吃又開胃,豆腐在小董的餐桌上也是最常見的,豆腐的營養也比較豐富,小董媳婦懷孕之後也是對豆腐情有獨鍾,小董都有點吃醋了,但是現在孕婦最大,所以小董還得換著花樣給媳婦做豆腐吃。

媳婦說今天要換一個新花樣吃老豆腐,小董今天就用一種新方法做一道鮮嫩開胃,好吃又下飯的豆腐肉沫煲,味道鮮嫩,而且好吃又下飯,湯汁拌飯特別的好吃。


——【肉沫豆腐煲】——鮮嫩美味,湯汁拌飯,一口一個,做法家常

【主要食材】:豆腐1塊,五花肉1塊,姜,蔥,料酒,生抽,鹽,雞精,胡椒粉,香油,蠔油,白糖


——【具體制作方法】——


第一步:處理豆腐

我們首先將豆腐切成一到兩釐米的厚塊,然後用勺子在豆腐中間挖孔,這個可以挖深一點,但是不能挖透,這樣就可以了,豆腐全部挖好備用,挖好的豆腐盛入碗裡面,將豆腐搗碎,備用


第二步:處理豬肉

我們選這種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這種肉吃起來肥而不膩,先將豬肉切成塊,不要太厚,放在絞肉機裡面,放點姜,在放蔥段,將肉攪成泥,


第三步:調製肉餡

將攪好的肉餡盛入碗中,和挖出的豆腐放一起,然後放點料酒,生抽,半勺鹽,少量雞精,再來點胡椒粉,放點香油,攪拌均勻,然後將調好的肉餡放豆腐裡面,將肉餡磨的和豆腐一樣平,這樣就可以了,在切點蔥姜備用


第四步:煎豆腐

鍋中倒入少量的油,油熱之後放入豆腐,將帶肉的一面朝下,先炒下煎一下,翻一下面,豆腐每一面煎好之後盛出來


第五步:調料汁

準備一個碗,碗中放點生抽,一點老抽,料酒,蠔油,少量的鹽,再來點白糖,少放點胡椒粉,加入一碗清水,攪拌均勻備用


第六步:肉沫豆腐煲

在砂鍋裡面放入油,放入蔥姜炒一下,放入豆腐,倒入調好的料汁,開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十分鐘,撒點紅辣椒點綴一下


好了,今天都豆腐肉沫煲就做好了,鮮香美味,好吃又下飯


——【豆腐肉末煲之“你問我答”】——


1、做豆腐肉沫煲的時候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豆腐?

答:做豆腐肉沫煲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使用老豆腐,嫩豆腐容易碎,而且不易成型,而老豆腐成型不易鬆散,吃起來口感也更好,吃起來豆腐的口感和肉質的鮮嫩融合在一起,所以一定要選擇使用老豆腐。


2、豆腐營養豐富,那經常吃豆腐是否可以增強營養?

答: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瀉腹脹的不適症狀,而且食用過多容易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吃豆腐要適量。


【烹飪小貼士】:

1、挖空豆腐的時候一定要將豆腐多挖一些,但是還不能挖透,否則就容易露餡

2、煎豆腐的時候一定要將肉面朝下的先煎一下,這樣肉餡不易鬆散,吃起來焦香酥脆


大家對於肉沫豆腐煲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小董美食


很小的時候我經常尿床,媽媽想了很多辦法,例如用豬尿泡和黃豆一起煲湯給我喝,吃了效果也不見好。其實尿床的原因是我經常喝爸爸做豆腐時的奶豆腐,因為貪吃,所以常常揹著父母偷喝,那個喝多了尿多,所以尿床也是不可避免的。

長大後聽到一首歌裡有一句歌詞就是“最愛吃的菜是那小蔥拌豆腐”,可謂是道出了我的心聲。所以豆腐常常作為家常菜被端上我家的餐桌。

豆腐的做的好吃最重要有兩點,一是選擇豆腐的品種,分水豆腐和老豆腐,水豆腐適合開湯,老豆腐適合煎炸。二是不論哪種做法,豆腐不粘鍋才是尤為重要的。

湖南人口味比較重,下面分享下農家豆腐的做法。

準備的食材:老豆腐若干(將老豆腐剃片成三角形),辣椒若干(切碎即可),大蒜葉子若干(切碎)

將鍋燒紅,放入適量的油燒開關火涼油,油涼後再點火燒開(這一步非常重要,這是防止豆腐粘鍋的秘訣)。這個時候放入準備好的豆腐(一塊一塊挨個放下去,讓每一塊豆腐充分和鍋面接觸受熱均勻),覺得時間差不多將豆腐翻過一面繼續炸,炸至金黃就可以,不要太老。將炸好的豆腐撈上來,放入準備好的辣椒和大蒜葉子翻炒出香味,再將炸好的豆腐放進去一同翻炒。加入適量的鹽和醬油,為了讓鹽味和醬油充分滲入加一點點水呲下鍋,即刻後便可起鍋!一道香噴噴的農家豆腐就做好了!



三餐無憂


這個我覺得我還挺有發言權的,因為小時候家裡吃的豆腐都是自己做的哦。

首先,要把豆子用溫水泡2到3小時,以前的人們是沒有機器打漿的,像我們家就是用石磨磨出來的漿,然後倒進鍋裡,燒漿,要完全燒開,燒開之後,就要過濾豆渣和豆漿了。

過濾豆漿之後,把豆漿又放進鍋裡,這次又要用淡水或者是石膏粉來點豆花,這個就更需要技術了。

點好的豆花就可以吃了,如果不吃豆花,就直接把豆花舀到紗布裡,下面放一個可以濾水的漏斗,然後把紗布裹緊,用石頭或者重物來壓,壓幹水分,幾個小時之後豆腐就做好了,想吃嫩的就壓時間短一點,這樣做出來的豆腐特別好吃,口感特別好,吃起來特別香。





大佛腳下的林妹妹


小時候在老家每年的中秋節和春節前夕,我大伯都會給送來許多現做的新鮮大豆腐,媽媽喜歡用鮮豆腐來燉大鍋菜,豆腐在鍋裡咕嘟咕嘟燉的軟軟的,正宗的滷水豆腐越燉越有彈性,軟軟的,咬一口大鍋菜的香味從豆腐汁裡溢了出來,簡直好吃到停不下來。

除了大鍋菜燉豆腐,豆腐的吃法多種多樣,像麻婆豆腐,小蔥拌豆腐,香煎豆腐,西紅柿豆腐湯,糖醋豆腐……今天就介紹這到糖醋豆腐,太好吃了。

糖醋豆腐

食材:豆腐一塊500g、胡蘿蔔半根、大蔥、蒜少量、番茄醬、生抽、醋、雞精、鹽適量。

做法:

1、買來的豆腐切成厚度約1釐米的方形塊狀,胡蘿蔔切絲,姜蒜切末。

2、起鍋放入稍微多一點油,下入豆腐煎至兩面發黃。

3、放入胡蘿蔔絲和蔥薑絲輕輕翻炒均勻,注意不要太用力翻豆腐,以免豆腐被翻爛。

4、加入2勺醋、3勺番茄醬,1勺鹽,1勺生抽,再放入沒過豆腐的水,燉一會。

5、燉至湯汁濃稠後加入雞精翻炒均勻出鍋。

技巧總結

☞豆腐煎至兩面發黃後既好入味又不容易爛掉,但要注意火候,火不能太大或太小,火太大豆腐易糊,火太小豆腐會煎的太硬不好吃。

☞胡蘿蔔可以不放,因為我家寶寶喜歡吃胡蘿蔔,所以我放了胡蘿蔔。放胡蘿蔔只是為了使整道菜看起來顏色更好看。

☞鍋中放入水之後改小火慢燉豆腐才能充分入味。

好了,今天的糖醋豆腐就介紹到這裡了,喜歡這個分享的話麻煩點點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