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戰“疫“在行動|復工復產有實招,煙臺文旅行業開業指南來了

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各服務行業有序恢復經營,煙臺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制訂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煙臺市12類行業開業指南》。其中涉及文旅行業的內容如下:

◆煙臺市文化經營場所開業指南

一、綜合管理

1.成立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落實疫情防控與有序受控開放工作,明確各崗位及操作環節上的具體責任。

2.實行“一店一策、一店一案”方式,文化經營場所結合實際編制本單位防控應急預案。

3.文化經營場所內實行設施設備使用總量控制,設施設備間的距離要保持1.5米的安全距離,可採取隔一臺用一臺等方式進行,確保顧客間距能達到1.5米以上。

4.保持營業場所空氣流通,開窗開門通風每天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禁止使用中央空調。

5.顧客和在崗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不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單位,對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進行集中回收處置管理。

6.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嚴禁吸菸和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經營場所內不得提供餐飲服務。7.在顯著位置處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材料。

二、顧客服務

8.在入口處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並記錄,凡是超過37.3℃的,並伴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的,應禁止入內並第一時間上報屬地疫情防控管理單位,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措施的行為,依法報告公安部門。

9.對顧客必須實名登記,包括但不限於顧客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聯繫方式、屬地信息、14日內是否離煙、健康狀況等,所有信息記錄應確保無誤,備案留存。

10.告知顧客服從和配合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的各項措施,注意個人衛生防護、維護公共衛生。

11.鼓勵顧客預約服務,合理安排顧客座次,避免人員聚集,必要時限制人員進入數量。

12.提倡刷卡支付、各種移動支付方式結算。

三、內部管理

13.採集員工疫情防控期間的動態信息並登記彙總,有湖北生活史、旅行史以及與確診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的員工必須嚴格進行14日隔離觀察,加強對員工的培訓。

14.員工進入單位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超過37.3℃,應要求員工回家觀察休息,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一旦發現員工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15.在崗員工要佩戴口罩並按時更換,保持個人衛生,堅持在工作前、操作後、進食前、如廁後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

16.環境及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受到汙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

17.經營場所每日至少1次全面清潔消毒,電梯、走廊、樓梯、空調等要重點清潔消毒,對於顧客接觸多的地方如鍵盤、鼠標、話筒、門把手、洗手間、廁位等,每日消毒不少於3次。

18.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做到專區專用、專物專用,避免交叉汙染。

19.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

20.顧客消費離開經營場所後,對顧客直接接觸的設施設備進行一客一清潔消毒。

◆煙臺市旅遊星級飯店開業指南

一、綜合管理

1.成立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飯店總經理為應急小組組長,全面統籌落實疫情防控工作。2.實行“一店一策、一店一案”方式,結合實際編制本飯店防控應急預案,制定完善應急預案。3.成立專門的消毒小組和督查小組,負責飯店內各區域的消毒和檢查落實工作,並建立消毒、檢查等臺賬,做到有據可查、有跡可循。

4.保持公共場所空氣流通,禁止使用中央空調。

5.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6.顧客和在崗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不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單位,對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進行集中回收處置管理。

7.嚴禁開展聚集類活動。

8.在顯著位置處通過LED屏播報或張貼病毒防控宣傳材料。

二、顧客服務

9.在入口處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並記錄,凡是超過37.3℃的,並伴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的,禁止入內並第一時間上報屬地疫情防控管理單位。

10.對入住的顧客必須實名登記,包括但不限於顧客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聯繫方式、顧客屬地信息、抵煙時間、抵達車次、座次/航班號、座位號、來煙預接觸單位個人及聯繫方式、健康狀況、預離煙時間、預離煙車次、座次/航班號、座位號等,所有信息記錄應確保無誤,備案留存。

11.告知顧客服從和配合旅遊星級飯店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的各項措施,注意個人衛生防護、維護公共衛生。

12.配備測溫儀和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等防護用品,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措施的行為,依法報告公安部門。

13.嚴禁承辦任何聚會、聚餐活動,儘量採取外賣配送方式就餐減少堂食,對住店客人採取送餐上門服務方式,如進店就餐應間隔桌位就餐,就餐人員間隔距離不得少於1.5米。

14.推出並倡導“無接觸”網絡預訂服務。

15.完善並倡導刷卡支付、各種移動支付方式結算。

三、內部管理

16.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採集員工疫情控制期間的動態信息並登記彙總,有湖北居住史、旅行史以及與確診或疑似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員工,必須嚴格進行14天集中隔離觀察。

17.在崗員工每天實行晨、午、晚體溫檢測制度,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若員工體溫超過37.3℃,應要求員工回家觀察休息,一旦發現員工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18.在崗員工要佩戴口罩並按時更換,保持個人衛生,堅持在工作前、操作後、進食前、如廁後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

19.員工採取分流、分餐等措施,避免人員密集。

20.環境及物品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避免過度消毒,受到汙染時隨時進行清潔消毒。

21.經營場所每日至少1次全面清潔消毒,門廳、樓道、會議室、客房、餐廳、電梯、樓梯等要重點清潔消毒,對於顧客接觸多的地方如走廊、電梯、扶手、洗手間、廁位等增加消毒頻次,公共用品用具嚴格執行一客一換一消毒。

22.每個區域使用的保潔用具要做到專區專用、專物專用,避免交叉汙染。

23.地面、牆壁消毒應配製濃度為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15分鐘;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消毒應配製濃度為5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鐘,然後用清水擦拭乾淨。

24.拖布和抹布等使用後以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存放;電話應做好日常清潔,建議座機電話每天用75%酒精擦拭兩次,如果使用頻繁可增加至四次。

25.客房內衛生間每日消毒1次,客人退房後應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公共衛生間應增加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消毒次數;衛生間便池及周邊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衛生間內的表面以消毒手經常接觸的表面為主,如門把手、水龍頭等,可用有效氯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或其他可用於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擦拭乾淨。

26.對所有客房要開窗通風,每日通風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禁止售賣無窗房。

27.保持就餐場所內部環境整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淨、消毒,炊具、用具用後必須洗淨,餐桌、餐椅使用後進行消毒。

28.廚房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保持廚房用具的清潔,妥善做好垃圾處理。

29.操作間和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必須穿戴經過消毒的工作衣帽、口罩、手套等,一次性用品不得重複使用。

30.衛生間應保持清潔和乾爽,提供洗手液,並保證水龍頭等設施正常使用。

◆煙臺市景區景點開業指南

一、綜合管理

1.旅遊景區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全面統籌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2.實行“一景一策、一景一案”原則,制定《景區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並開展演練,確保有效實施。

3.成立消毒小組和督查小組,負責景區內各區域的消毒和檢查落實工作,並建立消毒、檢查等臺賬,做到有據可查。

4.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開放的資金和防控用品等物資保障,確保滿足防控和開放工作的需要。

5.將傳染病預防知識納入員工常規培訓內容,景區開放前,通過景區QQ群、微信群或單位內網等途徑,完成員工疫情防控的全員培訓,提升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

6.堅持“全覆蓋、零疏漏”,利用健康碼等數字化手段,建立員工的身體健康檔案,強化智能化員工健康日監測制度。

7.實行“一日一進、一測一登記”制度,員工進入景區前須進行體溫檢測,並記錄臺賬。

8.若員工體溫超過37.3℃,應要求員工回家觀察休息,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一旦發現員工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及時上報。

9.嚴格落實員工日常管理“四個不”,即不集中會議、不扎堆聊天、不相互串崗、不集中就餐,減少人員聚集的活動。員工用餐採用分時段就餐或分餐制。

10.加強辦公場所通風換氣,中央空調和通風管道暫停使用,辦公距離保持1.5米。做好公共場所和辦公場所消毒。

11.密切關注員工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調適,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量,倡導員工適度鍛鍊,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12.加強旅遊景區開放的準備工作,重點對公共場所、設備設施、遊覽安全等重點區域或環節,開展體檢式檢查,確保安全開放、安全遊覽。

13.積極配合當地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切實做好日常防控,設立臨時隔離點。一旦發現疫情,及時啟動預案。

二、遊覽組織

14.開放時間服從當地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經批准或報備後有序有控開放。

15.守住景區開放的“大門”,鼓勵實行預約制等限流措施,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室內活動場所從嚴控制開放(劇院、影院和表演場所應暫時關閉),瞬間流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30%,確保遊客間距能達到1.5米以上。

16.所有旅遊景區應實名制購票和遊覽,鼓勵景區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各種手段全面掌握遊客基本信息,以便高效追蹤管控。來自重點疫區的遊客主動填寫《遊客健康狀況登記表》。

17.在旅遊景區主入口醒目位置設立告示牌,提醒遊客遵守相關防控的要求、注意事項,並公佈當地疾病控制中心電話。

18.封閉式景區入口實行入園必檢,利用紅外線測溫儀或測溫計對遊客測量體溫並登記造冊。開放式景區根據屬地聯防聯控要求設立卡口,做好遊客管控措施。若遊客體溫超過37.3℃的,並伴有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的,禁止入內並第一時間上報屬地疫情防控部門,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措施的行為,依法報告公安部門。

19.售票窗口和檢票口服務人員、保潔員、講解員等近距離服務遊客的一線員工必須正確佩戴和摘脫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並落實有效防護措施。

20.遊客服務(諮詢)中心放置中英文防治新冠肺炎的宣傳資料,免費向遊客發放。

21.遊客服務(諮詢)中心每天至少消毒兩次以上,並放置“本中心已消毒”告示。

22.遊客服務中心應備有75%的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液等物品,免費供遊客使用,不得在遊客中心存放酒精,並嚴格按照技術規定做好管理使用的安全防範。

23.為遊客免費提供使用的柺杖、輪椅、雨傘、語音導遊設備等物品,做到一客一消毒。

24.景區內公用設施、電子觸摸屏每天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不少於4次。

25.景區醫務室設立醫療急救點,配備一次性口罩、消毒液、醫用體溫表等醫用物資。

26.景區講解員講解與客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儘量採用藍牙耳機等電子設備講解。

27.相對封閉的參觀點保持空氣流通,優先打開窗戶,採用自然通風,採取空氣消毒措施的,要做到規範有效,避免消毒過程對文物的損壞。

28.纜車車廂、遊船、電瓶車等內部交通工具儘量減少使用,如需使用,做到一班次一消毒,採取隔位就坐的方式控制乘坐人數,保證遊客間距。

29.團隊遊客應妥善安排分時段、間隔性入園,提倡團隊遊客不超過30人,實行分散式遊覽,嚴控人員聚集。

30.通過短信、滾動屏、宣傳視頻等形式,營造文明旅遊良好氛圍,倡導遊客文明旅遊,減少聚集,注意個人防護。

31.加強群防群控,強化與屬地的防疫、公安、文旅等部門聯動,對不配合體溫檢測、隨意吐痰、亂扔垃圾等遊客不文明行為要予以制止和勸導,對明顯違反防控規範的遊客或有關行為,第一時間報告當地防控部門處置。

三、公共衛生

32.強化景區停車場防控和消毒管理,團隊和自駕車輛實行分區停放,車輛隔位停放,引導分散下客入園。

33.旅遊景區垃圾箱(桶)實行“一日兩清理兩消毒”制度,保持區內環境整潔。增設廢棄口罩回收專用箱(桶)。

34.公共衛生間通風良好,衛生設施完善,須配備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紙,並確保供水正常和烘乾機正常使用。坐、便池、洗手檯、把手等清潔後用消毒水消毒,地漏每天用消毒水沖洗。

35.加強景區施工項目現場管理,有序恢復項目建設,落實防控措施,全員加強員工健康監測。

四、購物娛樂

36.景區的購物商店加強通風換氣,營業期間保持門窗敞開,每天進行嚴格消毒兩次。

37.參與性的娛樂項目設施中游客使用或接觸的物品和設備表面,均須用消毒液或75%酒精棉球等擦拭消毒,做到一客一消毒、一天全消毒。

38.落實娛樂場所的自然通風和空氣消毒措施。

39.關閉沒有新風設施、自然通風條件和無法保證空氣質量的娛樂場所。

40.加強景區內動物防疫工作,禁止遊客直接接觸動物。

◆煙臺市旅館業開業指南

一、防疫消毒物資準備要求配備充足的消毒物資,包括但不限於:口罩,84消毒液,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儀,免洗洗手液,噴壺,醫用酒精棉,橡膠手套。

二、人員防疫管理要求

(一)工作人員。

1.佩戴口罩,使用後丟至帶蓋垃圾桶,再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撒至口罩上進行處理。如無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鮮袋,將口罩密封后丟入垃圾桶。處置廢棄口罩時做好人員防護(戴口罩、開窗通風等),處理完畢後洗手消毒。

2.勤洗手。使用標準七步法,並確保流水洗手20秒以上,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3.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將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4.每日健康登記管理。工作人員上崗前進行體溫檢測、健康摸排以及手部消毒(使用免洗洗手液),對員工每日體溫建檔記錄。若出現發熱症狀的員工要立即停工,及時報告。

(二)住客、訪客。

1.體溫檢測。住客、訪客每次出入均進行體溫檢測和手部消毒(使用免洗洗手液),使用《住客、訪客體溫記錄表》建檔記錄。未佩戴口罩的禁止進入酒店。對住客出現發燒37.3度以上的,要有應急預案,並暫時將客人安排進入指定房間隔離,及時上報衛生防疫部門。

2.健康摸排。對住客及訪客詢問近14天是否有外省居住或旅行史,若發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者,及時登記上報。

三、環境設施防疫管理要求

(一)房間區域。

1.通風。客房需保證每日通風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中央空調具備新風功能,需關閉迴風、使用全新風運行;一旦發生疫情,立刻關閉中央空調。如無新風功能,需關閉中央空調。無窗房型禁止售賣、營業。

2.消毒。每天對傢俱、家電設施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擦拭消毒。衛生間整體環境、馬桶圈及傢俱表面和提供的部分物品(如吹風機和體重秤等)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酒店布草嚴格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必要時可採買密封客耗品。

(二)公共區域(電梯、大堂及其他公共區域)。

1.電梯、通道、大堂、前臺、公共衛生間。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對酒店出入口及各通道門拉手、樓梯扶手、電梯按鍵、地面地板等進行噴灑、擦拭消毒。一天不少於2次。2.工作間。每日對布草存放點、清洗消毒間等做紫外線消毒處理不低於30分鐘、不少於2次。

(三)記錄管理。建立健全制度,責任到人,按市場監管、衛生防疫、治安管理等相關法規要求進行自查自糾。四、疫情信息管理要求酒店人員及住客、訪客的異常信息及時上報衛生防疫部門。提供就近發熱門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收治醫療機構以及便捷的交通路線信息。接受消費者防疫安全監督及投訴建議,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英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