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生命相托我必尽心竭力——邯郸市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群像


你以生命相托我必尽心竭力——邯郸市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群像

图为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市传染病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队第一梯队部分人员。

2020年初,一场疫情悄然来袭,打乱了无数人的生活节奏。人们谈“冠”色变,唯恐避之不及。

责任立身,使命同行。我市医务工作者迎难逆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在一场虽无硝烟、却系生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兑现着守护百姓健康的诺言。

请战!请战!请战!

若有战,召必至。

疫情就是命令。一封封请战书、请愿书似雪片飞来。白衣天使牢记使命担当,无畏前行。

市第一医院退休的84岁老专家梁凤池打来电话,“我请战,非典时我是专家组组长,现在我身体健康,还可以继续参战。”

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邯郸市各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纷纷主动报名,主动请缨。“让我去!算我一个!”“我是党员,要冲在最前。”市中心医院、华北医疗集团峰峰总医院

16名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集合完毕,加入首批150人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

“疫情就是冲锋号,发热门诊就是主战场,我不上谁上!”市传染病医院急诊内科、感染科主任韩海英主动请缨,与10余名医生护士一起交上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要求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未着白衣时,我们是家中的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换上白衣后,我们就是随时听从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先锋战士……”华北医疗集团峰峰总医院外科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郑重签名。

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关键时刻勇于担当。血红的手印按下的是使命、是责任、是担当。

据统计,全市卫健系统1652名共产党员写下请战书,20个前线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01名医护人员在火线提出入党申请,67名医务工作者到支援湖北前线。他们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决心,让党旗在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武汉,我们一起打赢这一仗!”

“武汉,我们来了!”

1月底,市中心医院、华北医疗集团峰峰总医院16名医护人员,加入首批150人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奔赴一线参与防疫斗争。

2月4日,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永年区第一医院2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2月15日,魏县人民医院、磁县人民医院、涉县医院、大名县人民医院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2月17日,市疾控中心流调专家郭娜娜出征湖北……

邯郸市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初到武汉,华北医疗集团峰峰总医院宋亚岚等几名女医务队员,就毅然剪掉了美丽的长发。

宋亚岚说,来到武汉市第七医院,在经过对隔离病房的了解及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后,一个实际问题摆在面前:长发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延长穿脱防护服的时间,不利于高效开展工作。

“女人爱美。但面对疫情,我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决定剪去长发。”宋亚岚说,空空的武汉城,找不到一家营业的理发店。她们就从超市买来剪刀,互相帮忙,剪去了长发。

宋亚岚说,“当长发掉落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了。我们和武汉市民、全国人民一起战斗,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个班下来,需要穿防护服8个多小时。摘下护目镜后,面部皮肤磨红,并有深深的压痕……我们累并坚持着,无论谁出发前,大家都会为他加油鼓劲儿!”市中心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王蕾说。

“这是我的女儿,2003年,她撇下2岁的儿子,在医院抗击非典发热门诊奋战。几天前,大年初二,她又加入河北省医疗队驰援武汉……”在武汉看到妈妈发的朋友圈,王蕾才知道,出发时妈妈强忍着难过,没让她看出来,怕她惦记。

“或许我们愧对家人,但我们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于心无愧!我想对妈妈和家人说,我爱你们,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是党员,是干部,党需要我在这里,我义无反顾。”王蕾坚定地说。

“我们的工作地点是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这里和医院的环境不同,防护措施不同。来到这里,就必须打起一百倍的精神投入工作。”永年区第一医院骨科护士长霍伟艳说,在方舱医院里,患者对他们的护理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位患者是邯郸大名人,看见霍伟艳防护服上的地区和姓名,含着热泪激动地喊住她:“你们来到这里支援武汉,照顾我们这些病人,真替咱们邯郸感到光荣!”患者执意要给霍伟艳拍照留念,他说,“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能看到你一颗火热的心!”

霍伟艳在当天的日志里写下,“我在武汉,我的家人在永年,我很好,希望你们大家都好,盼着早日战胜疫情,我们一起相拥在樱花树下。武汉加油,我们加油!”

进驻隔离区,与死神较量

市传染病医院的救治隔离病区,收治的是确诊患者。这里,被外界认为是最危险的地方;这里,也是为患者点燃生命的希望和信心的地方;这里,是一个被隔离的世界,与患者一起被隔离的,是医务人员。

1月24日除夕,市传染病医院肺一科团队作为医院患者救治队第一梯队正式进驻隔离病区,成为全市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

“肺一科团队曾经战胜过‘非典’和‘甲流’疫情,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们首当其冲,走上战场,我们就是白衣战士。”肺一科主任刘斌远患有冠心病,心脏放有4个支架,需每天服药,而年迈的老母亲也刚做完膝关节手术。可当一线需要他时,刘斌远二话没说立刻投入战斗。

“疫情来袭之初,我一直关注着武汉疫情的新闻报道,并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处于职业的敏感,我想尽快认识这一疾病,想去摸一摸这只未曾谋面的老虎屁股。”刘斌远说。

除夕晚上,战斗命令下达。刘斌远来不及吃饭,也顾不上与家人解释,急忙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行囊,迅速来到病区,与护士长一起带领科室人员投入一线战场。

当晚,他们便接诊邯郸市首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紧接着第二例、第三例、第四例……患者越来越多,战“疫”越来越难。

“刚开始,因为没有成熟的治病经验,按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病情一点点在加重,每拍一次CT,看到患者肺内炎症在进展,我们的心就沉重一次。”刘斌远说,这个时候,党和政府给他们派来了援兵。在卫健委的组织协调下,省级专家来了,市级专家来了,中医专家来了。

专家们共同会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最终通过“一人一方”“一人一团队”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发热退了,咳嗽轻了,恶心、腹泻好转了,CT显示肺内的炎症开始消退了,咽拭子检测病毒转阴了。

“新冠肺炎这只老虎不过如此。在英勇的白衣战士面前,它退缩了,这也给我们打赢这场阻击战带来了十足的信心。”刘斌远说。

“除了面对疫情,还要克服许多生活上的困难。”护士长徐瑞香告诉记者,医院领导多次要求给他们团队配备保洁人员,但她都婉言拒绝了。她说:“保洁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不具备专业知识,病区内的所有事情我们做,我们不仅是医生护士,也是保洁工!”

没有保洁工,就自己搞病区的卫生;病房的门锁坏了,两名医生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自己修;病房里消毒的紫外线灯管坏了,医生刘永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爬上2米多高的梯子换灯管;休息的地方不够,医护人员就临时打地铺。

病区的护士最辛苦,除了做好自己的护理工作,还要为患者打水、送饭,收集患者的粪便,进行消毒。每日清扫、收集的垃圾达到68公斤。

2月6日,邯郸市首批2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2月10日,第3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到2月19日,我市已有8批、13名患者治愈出院。

目前,第二梯队正式进驻隔离病区,接替在前沿阵地鏖战了21个日夜的医务人员,接力开展患者救治工作。

与病毒竞速,为生命赛跑

17年前,李国翔担任邯郸市抗击“非典”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与“非典”面对面交锋;17年后,他再披战袍,为抗击新冠肺炎奔赴一线。

李国翔是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一病区主任,担任我市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还负责全市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断排查指导工作。他带领专家组成员奔波在市里及各区、县医院,做全面会诊和排查疫情工作,经常是从早到晚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快些,再快些,患者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这是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崔鹤仙带领的重症患者救治团队共同的呐喊。连续奋战在抗疫火线上的她说:“我们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得过时间;我们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患者。”

市第一医院是邯郸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首当其冲。临危受命的崔鹤仙带领本科室成员紧急组建发热门诊,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第一批战士。感染性疾病科承担了繁重的人员排查、发热患者收治、属地管理等工作。崔鹤仙一再强调科室所有医生接诊患者时,问诊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发烧咳嗽,浑身无力吗?”“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多长时间了?”望、闻、问、切,一定要全面做到,像侦探一样,窥探其破绽,避免发热患者隐瞒情况。

抢救患者,崔鹤仙总是冲锋在前,时间以秒来计算。穿上防护服,接诊8个多小时,几乎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防护服里面的医护服装被汗水浸湿。隔离病房里的患者非常脆弱,崔鹤仙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针对性治疗,并对患者耐心进行心理疏导……

“防护服透气性不好,每天穿几个小时汗流浃背,汗水把双手浸渍成白色;护目镜上满是雾气,近距离看电脑屏幕都费劲;为了节约医护用品,连续四五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是家常便饭。”40岁的修坤峰是市第四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该院是峰峰矿区唯一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

“有时会感到身心俱疲的累,但看到患者病情转轻,听到他们笑着和家人通电话,瞬间就鼓足了干劲。”修坤峰说,“谁不害怕病疫?但我是一名医生,更是共产党员,我只能尽快地调整好状态,首当其冲冲上去!”

“疫情就是冲锋号,发热门诊就是主战场,作为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我不上谁上!”连日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马景红总是带头在前。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嗓子哑了,眼圈黑了。为了节省一套宝贵的防护服,连续工作数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不知疲倦地护理患者,与病毒赛跑着。

马景红说:“数小时下来,最难受的不是饥渴难耐,而是口罩戴得时间长了憋闷得厉害;防护服穿得久了,浑身是汗,痒,但只能咬牙坚持。”

每天夜里从病房出来,累得要虚脱的她,只想找个地方随便躺一下。“累,还能忍受,就是挺想女儿的,已经13天没有见过她了,15岁的女儿独自在家,不知可好?”

时刻与病毒“亲密接触”

疫情发生以来,邯郸市大部分病毒核酸检测在市疾控中心10楼的分子生物实验室里完成,诸多疑似病例在这里确认。

“每天接收样本,要花费大量时间,一次样本需要三四个小时。普通群众可能不理解,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因为每个病毒样本箱子不允许提前打开,只能在实验室内才能开启。到达实验室后,必须非常仔细地核对样本的信息、编号,不能有一点差错,否则会影响患者救治及防疫工作的后续开展。”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检验组组长李伟昊说,为了节省时间,接送样本由原来的三次改为现在的两次,但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只是效率更高了。

李伟昊介绍,一个病毒样本确定是否为阳性,从样本接收到出具报告,大约需要6到8小时。根据统计,这里的实验室每天检测约400个病毒样本,9名实验室检测人员分为三组,24小时三班倒,检测工作日夜不停。“必须与病毒争速度。”李伟昊说,“目前,实验室检测的准确率是百分之百。”

“每次进实验室,都是对自己的巨大挑战。”正在休息的检测人员闫永飞说,在近30度的密闭实验室中,一工作起来就是四五个小时,不能休息不能喝水进食。当脱下十几斤重的防护用品走出实验室时,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衫。从实验室出来后,虽然渴得要命,也顾不上喝水,而是要先坐椅子上歇十分钟。“那时,我只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为分担市疾控中心检测压力,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2月8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心,抽调包括4名博士在内的8名专业人员,开展咽拭子核酸检测。2月12日,又正式开展肛拭子核酸检测,填补了我市三甲医院开展肛拭子核酸检测的空白。

“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保证操作万无一失。由于病毒的核酸需要扩增至少45个循环,或者说需要呈几何倍数的增长,才能达到被仪器检测的基线,大家时时刻刻都在和病毒做着‘亲密接触’。”该院检测中心付泽娴博士如是说。

“我们每天都要接收200多个标本。由于每批次实验周期在6个小时左右,标本扩增时间是固定的两个小时。当完成所有标本检测时,常常到了第二天凌晨。”双眸布满血丝的檀梦天博士说。最多时,一天接收的标本将近350个,面对如此繁重的核酸检测任务,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心“火力全开”,24小时昼夜无间断。

“忘记了5个多小时穿着防护服的不舒适,忘记了长时间戴着N95口罩的呼吸困难与压痕皲裂,忘记了已经几个小时没有上厕所、没有喝水。因为穿上这防护服,我就变成了‘超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超人’。”李沙博士说道。

做好“乡村健康守门人”

“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是我们份内职责!”翟大龙、王翠红夫妻这样回答。翟大龙、王翠红是大名县西未庄乡双未城村村医,也是村民交口称赞的“乡村健康守门人”。

在这次抗疫过程中,翟大龙、王翠红夫妻自觉担起周边三个村庄的日常诊疗工作,坚守奋战在防疫一线。从大年三十至今,每日坚持走村入户,排查发热人员,做好湖北返乡、途经湖北等相关人员的追踪随访,挑起乡村防控疫情的重担。翟大龙说,经常和湖北返乡、疫区返乡人员近距离跟踪监测管理,多少会有些紧张,但不能因为紧张和害怕而把防控疫情的工作丢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担当。面对疫情,肥乡区肥乡镇赵寨村卫生室所长王延伟第一时间投身到该村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把家人送到亲戚家,自己在村卫生室24小时坚守阵地。他一边为群众解决病痛,一边参与村里防控工作,忙到夜里3点多是经常有的事,饿了就随便吃一点面包,坚持守护着赵寨村民健康。面对村民对社会上谣言产生心理恐慌,他通过大喇叭广播和微信群、朋友圈,让乡亲们学会了如何消毒、居家隔离、正确就医等科普知识……得知村里有一名从武汉返乡人员时,他第一时间到该户家中了解登记,送去体温计,讲解居家隔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其间,他定期到该户家中进行环境卫生消毒。经过14天的居家隔离检测后,这位返乡人员身体正常,顺利解除隔离。

翟大龙、王翠红、王延伟……他们是无数普通乡村医生中的一员,他们不仅对村民的健康履行着诊疗和宣传引导责任,还与村干部一起摸底、排查、守路口,用一个基层医务者的担当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你以生命相托,我必尽心竭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邯郸市医务工作者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科学规范实施救治,主动当好抗疫“急先锋”,与全市人民一道,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付出。


邯报融媒体记者 张君 武福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