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手機號“引戰”,韋德靠爭議賣衣服

因為一個9分,邁阿密熱火名宿德懷恩·韋德(Dwyane Wade)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面對這場公關危機,韋德通過借勢營銷,反而挖掘出了箇中商機。

在2月16日的2020全明星扣籃大賽上,小德里克·瓊斯(Derrick Jones Jr.)和阿隆·戈登(Aaron Gordon)通過兩輪加賽才分出勝負,瓊斯最終以1分險勝。對於這個結果,外界輿論並不買賬,並將矛頭對準了扣籃大賽的評委之一——韋德。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對比兩人最後一輪的得分,讓戈登落敗的1分正是出自韋德之手。瓊斯是熱火隊的現役球員,韋德是熱火隊名宿,這一層關係不免讓人有無盡聯想,甚至出現了“韋德絕殺”和“給9分”的調侃梗。

面對外界質疑,韋德曾在“NBA Twitter Live”的全明星正賽直播中回應稱,“沒有人會記得每一屆的扣籃大賽冠軍,戈登會因為兩次錯失冠軍而被銘記,他和他的團隊應該藉助這次機會掙點錢”。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儘管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但球迷依舊不依不饒。2月18日,韋德通過個人推特公佈了一個電話號碼,“號召”大家給他打電話。撥通這個電話號碼後,用戶會聽到一段留言——“您好,這是德維恩·韋德。感謝您的來電,請留下口訊。感謝您這麼多年來的愛與支持。”

正當大家認為此事會就此告一段落時,韋德今天(2月19日)突然通過自己的推特發佈了一系列服裝新品,設計靈感正是源於前一天公佈的電話號碼。另外,一些新品則是印上了“我的信念強於你們的質疑”這句標語。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韋德推出的服裝新品。

這些新品會通過美國數字體育媒體網絡公司Bleacher Report(以下簡稱為B/R)的商城發售,B/R也通過其官方推特為這些新品做了宣傳。值得一提的是,B/R在2012年被華納傳媒(Warner Media)以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而韋德在2019年10月也與華納傳媒簽訂了一份為期多年的合同。因此,B/R為韋德的服裝新品做推廣也有利於品牌盈利。

至於此前給韋德打過電話的用戶,他們會收到一條推廣短信,點擊短信內的鏈接就能直接跳轉到B/R的購物網站。

實際上,早在2019年2月,韋德就與B/R合作推出了The D. Wade World Tour服裝系列。這個系列包含帽子、T恤、連帽衫和長袖運動服等產品,單價在25至75美元之間。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名人們“發來”的短信。

而通過短信推廣產品也並非什麼新鮮事,一家名為Community的初創公司就經營這類業務。名人們能與粉絲“直接”交流,降低他們之間的距離感。此外,通過這些粉絲的電話號碼,他們能更精準地實現定向投放,許多音樂藝人都願意採取這種模式推銷自己的演唱會和唱片。更重要的是,他們無需斥巨資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做相對低效的廣告投放。

2020年1月,Community公司在接受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採訪時表示,目前已有約500名藝人和名流進駐,發送的信息總量已經超過2億條;在接收到信息的用戶中,有將近25%的人願意參與互動。而據社交媒體分析公司Rival IQ統計,在Instagram、推特和Facebook上,分別只有1.6%、0.48%和0.09%的粉絲會參與互動。

在這一場公關危機中,韋德利用“惡人”的負面形象積攢熱度,隨後為自己的服裝新品贏得了不少關注度。在營銷手段上,通過負面情緒的渲染,有時候能收到奇效。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過去幾個賽季,勇士隊一直是聯盟“公敵”。

以NBA為例,2010-14賽季的熱火隊和2016-19賽季的金州勇士是球迷眼中的“公敵”。球迷們認為這些“超級強隊”的出現破壞了聯盟的強弱平衡,影響收視率。但達拉斯獨行俠隊老闆馬克·庫班(Mark Cuban)卻認為,有一支“公敵”球隊能推高關注度和收視率,討厭勇士隊的球迷會更關注比賽,因為他們希望看到勇士隊輸球。

庫班這一理論並非憑空想象,2001年的MLB美聯冠軍系列賽就是一個例證。當時ESPN做了一次民意調查,共有31544人參與。在那次民調中,接近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關注這輪系列賽就是出於對紐約洋基的厭惡。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洋基隊因其強大而被球迷視作 “公敵”。

面對公關危機,以負面形象或消息作為營銷支點,爭取更多關注,同樣是一種化解方式。此前耐克為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拍攝宣傳片時,也經常會運用這類營銷手段。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在2000年代中期,由於場外風波以及沙奎爾·奧尼爾(Shaquille O'Neal)的出走,科比被球迷視作“惡人”。那段時期,耐克為科比拍攝宣傳片時,大都是採用科比單獨訓練的鏡頭,背景音則用科比的獨白。科比那句“愛我或者恨我” 的經典廣告詞也正是出自那一時期的宣傳片。

此外,在科比宣佈退役決定後,耐克曾推出過兩條宣傳片,分別是“Don't love me, hate me”(別愛我,恨我)和“The Conductor”(指揮家)。在這兩條宣傳片中,耐克都在展示大家對於科比的“恨”,以此凸顯他的偉大。

但這種營銷手段也有賭博的成分,需要把握好分寸。如果一不小心玩脫了,也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網友們近來熱衷於用這幅惡搞圖嘲諷韋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韋德和B/R發佈產品推廣的推特後,評論裡還是以影射韋德在扣籃大賽打出9分,“打劫”了戈登的冠軍獎盃的言論為主。而在中國市場,各大平臺發佈與韋德相關的新聞後,評論還是充斥著“9分梗”。

年輕一代強大的造梗能力配合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讓韋德一系列的操作、營銷都賺足了關注度。但目前網友們對於韋德的看法並沒有明顯扭轉,這次營銷的最終效果能有幾何還有待觀察。

可以肯定的是,韋德此次的營銷活動已經為自己週日的球衣退役儀式營造了足夠大的聲勢。

延展閱讀:

自曝手机号“引战”,韦德靠争议卖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