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楊伯江:“新冠”疫情讓中日體會彼此距離有多近

楊伯江:“新冠”疫情讓中日體會彼此距離有多近

作者:楊伯江,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來源:原載於中國網日本語版(チャイナネット),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網站

「中日关系」杨伯江:“新冠”疫情让中日体会彼此距离有多近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億萬中國人投身到這場抗擊疫情的全面戰、阻擊戰當中。與2003年“非典”時相比,今天網絡技術的發達讓信息的傳輸更為迅捷,很多國家、國際組織紛紛對華援助醫用物資,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中國的支持。在來自全球各地、對華施以援手的各方中,反應最快的是日本。早在1月23日,安倍首相就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表示,日本在加強對病毒防範的同時,要全力支持中國抗疫。1月25日凌晨,伊藤洋華堂通過川航東京-成都航班,將100萬隻口罩運抵成都。茂木外相表示,日本願盡一切努力提供全方位支援與幫助,與中國共度難關。2月7日,自民黨、公明黨兩黨幹事長專程拜訪中國駐日使館,表示願舉全國之力與中方共同抗疫。2月10日,自民黨二階幹事長宣佈,該黨國會議員每人將向中國捐款5000日元。

日本各級自治體也紛紛向結為友好城市的中國地方提供了“對口支援”。在中國網站上,能找到長長的“支援名單”,其中有大分市、北海道的苫小牧市、秋田縣由利本莊市、兵庫縣明石市、水戶市、廣島市、川崎市、濱松市、滋賀縣彥根市、廣島縣、鹿兒島市、薩摩川內市、東京都港區,等等。大街小巷的藥妝店,很多都貼出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中文標語。1月31日,日本東京晴空塔點亮紅色和藍色燈光,聲援中國。

日本雪中送炭,展示了對困境中鄰國的善意與人道主義關懷,得到中國各界的充分肯定。同時,這也折射出,中日之間是休慼與共、無非切割的利益共同體。中日地緣相近,往來頻密,面對中國疫情,日本無法隔岸觀火、獨善其身。中日互為主要合作伙伴,中國經濟若被疫情拖累,日本旅遊、電子、汽車等多個產業必受打擊。大和總研測算了疫情對日本實際GDP的影響——若疫情持續三個月,將會使其減少0.1%,若持續一年,將會減少0.9%。

事實證明,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等不幸事件,往往能從反面促使中日不斷加深對彼此距離有多近、關係有多密切的認識。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時都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中日在災難面前守望相助、吳越同舟,能促進兩國通過“互助體驗”的不斷積累,實現國民感情的良性互動,夯實關係改善的社會民意基礎。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所援助湖北物資的標籤上如是說。來自中國古籍的這兩段話,是中日關係的現實寫照。作為一衣帶水、共同利益不斷增長的近鄰,中日關係的未來在於和平相處、合作共贏。最後,祈願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實現,日本東京奧運會圓滿成功,祈願中日每一個家庭、每一位朋友身體康健、幸福安樂!

「中日关系」杨伯江:“新冠”疫情让中日体会彼此距离有多近

數字經濟智庫

「中日关系」杨伯江:“新冠”疫情让中日体会彼此距离有多近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