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抗“疫”丨运城市工信局(国资委) 全力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运城市工信局(国资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精神,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保持工业经济总体稳定。


一是及早动手,统筹安排。2月3日,市工信局(国资委)就专门下发通知,对工业企业复工的时间、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企业复工专项组,明确提出复产企业要做到“一预案、两承诺、六到位”。2月8日,组织召开了企业复工复产专题会议,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信局按照要求,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工作流程,夯实“三个责任”,即法人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指导督促责任,实行了人员包联企业、复产日报制,有序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

是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市工信局(国资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优先安排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等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企业职工返岗、转产改造、许可证申请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南风日化、同杰试剂等8家消杀企业日产量翻了一番,兵娟制衣、际华三五三四积极转产,在全省最早生产出医用防护服,目前日产量达到10000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优先安排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复工复产。截止2月18日,全市规模企业已复工378家,按省统计口径复工率达到78.6%。其中:连续生产企业108家,2月9日后复工企业270家。规下企业2830家,已复工332家;大型超市、宾馆、加油站1134家,已复工660家;药店、餐饮门店等共13587家,已营业1693家(其中:药店1097家,餐饮596家);公共交通运输企业57家,已运营15家;饲料、养殖企业1321家,已运营1294家;建筑工地250个,已复工1个。全市已上岗职工共计128698人。

三是分类指导,制定流程。市工信局(国资委)积极通过电视台、电台、新媒体等,及时发布《企业告知书》,明确企业复工复产流程。根据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围绕防控预案、人员信息采集、物流、人流、资金流、产业链等环节,合理安排复工节奏,有条不紊开展工作,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四是靠前服务,落实政策。全市工信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两手抓,帮助企业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做好人员信息摸底采集等工作,对拟复工企业采取一对一帮扶。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在财税、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各项支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物流运输、防护用品保障、资金需求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截止目前,已为兵娟制衣转产申请扶持资金1000万元,为大运汽车申请银行低息贷款,为五龙镁业、凯通印染等5家企业的融资进行展期处理,为企业协调解决防护口罩5万余个,在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公布全市8家消杀用品生产企业联系方式,为复工企业购置消杀用品提供便利,市属国有企业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减免房租共计109.4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