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工信厅: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山西省工信厅: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西省工信系统主动作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严密做好监测检测,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企业拿出针对性措施,做到人员管控到位、防护措施到位、严防外部输入、严防内部扩散。同时,积极出台惠企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据山西省各地市2月18日上报数据显示,全省4106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共有2522户开复工,较前一日增加159户;开复工率为61.4%,较前一日提升3.9个百分点。

山西省工信厅:

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在加强疫情防控指导,严格落实《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导则》,压实企业法人单位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山西省工信厅坚持加强监测调度和督促检查,密切跟踪开复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山西省工信厅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确保各项工作不停摆、不迟滞、不延误,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强化关键系统、关键路线、关键产业复工复产。突出抓好医疗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及能源供应等疫情防控、重大民生保障类企业,以及贡献大、利润高、成长性好的关键产业和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精准复工。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动员各行业、各产业联盟、各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山西省工信系统积极行动起来,以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以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企业的复工复产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创新生态构建协同推进,促进全产业链有效衔接配套。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项目开复工工作,项目现场尽可能采取机械化作业。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利用网络、视频等技术手段开展项目评估评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依托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项目审批“不见面”在线办理。

增强防疫物资保障能力。组织口罩等重点防疫物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帮助山西省内医药企业扩大采购量;综合施策、倒排进度,加力推进转产、扩产等预期产能项目落地落实,早日建成投产,山西省共分19批次下达防护用品,保医用、保复工、保民生。

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化服务;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协同服务;省市县分级对防控物资生产重点企业派驻专人开展特派员服务;分行业对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达产达效。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作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向企业遴选推荐一批免费、通用的企业数字化办公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发展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等新业态,支持拓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产业应用场景。

各地市工信局:

因地制宜实施助企政策

2月10日起,山西省各类企业开始逐步实现复工复产。全省各地市工信局在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坚持疫情防控和精准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全力以赴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转产增产。

太原市工信局通过出台《太原市工信局指导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指导帮扶规上企业、重点项目做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针对富士康员工密集、外来人员多的特点,将其列为工业企业疫情防控中的重中之重,多次深入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和复产工作。

大同市工信局在强化服务措施上,依托6个运行服务小组,通过电话、微信等载体,坚持一日一调度,加强对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指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防控物资缺乏、交通不畅等问题;同时,及时制定出台《大同市关于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保经营、稳发展、渡难关。

阳泉市工信局则是以信息化手段,推出了阳泉市企业复产防控信息登记平台,及时掌握该市工业企业复产防控情况,已组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信息采集填报工作。截止2月12日18:00,该平台已注册填报企业97户。

长治市工信局多方拓展联系紧缺物资采购渠道,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储备,促进企业按要求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储备各类口罩30000余个、防护服500套、护目镜500副和手套2500副。此外,长治市工信局加快打造应用于长治工业企业的App,助力企业尽快实现高效、便捷、在线、协同的工作模式。

晋城市工信局开展“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该市工信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工作方案,搭建两个服务平台,确定了服务企业和项目名单。截至2月12日,全市7个综合协调服务组全部入驻六县(市、区)及开发区,410个入企服务小组与370个帮扶企业和40个项目单位全部对接到位。

朔州市工信局督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落实湖北等重点疫区所用工人暂返和其他外地工人返朔延后复工,全面落实最小化生产原则、公办厂所和生产单元疫情防控等措施,坚持企业复工复产“每日一报告”制度。同时,健全工业企业由职工到班组负责人、由班组负责人到企业负责人、由企业负责人到属地主管部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晋中市工信局为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制订了《晋中市工业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出台了《晋中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条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通知》。同时,市、县两级相关单位,切实担负责任,从复产复工企业审核、原料物资保障、物流协调等各方面,积极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

运城市工信局则有重点、有突出的采取精准施策。优先安排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复工复产,按照属地管理,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准备工作,协调上下游配套企业对接,促进重点企业尽快复产。截止2月12日,规模企业中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45家,已复工的34家,复工率达到75%。

忻州市工信局严格开复工审批程序,不搞“一刀切”,批复不搞“批发”,时间不搞“统一”,一企一办,成熟即开;强化企业法人代表的首责全责和追责问责,严格落实开复工要求;通过实现人员轨迹追溯、管控全员、全程、全方位、全覆盖,切实加强务工人员管理;并且建立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情况日调度制度。

临汾市工信局主要是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类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落实复工复产程序,指导企业做好疫情科学防控,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生产要素。

吕梁市工信局则是建立了市、县工信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吕梁市工信局(国资委)成立了4个工作小组,深入各县(市、区)现场检查、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业经济运行等工作遇到的紧迫问题。此外,通过积极发挥工业云平台作用,有序扩大重点企业监测范围,及时做好分析预测。

山西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工信系统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树立战时思维、保持战时状态、采取战时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因业因企施策,扎实推进企业稳步有序开工复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经济保卫“两场战役”,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