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海安派出所副所長盧文華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點滴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位於瓊州海峽北岸,是對接海南省的門戶城市,而徐聞縣海安鎮是重要的港口碼頭城鎮,歷來被稱為廣東省和海南省之間的交通“大動脈”。歲末年初是南國的旅遊旺季,疫情的爆發,讓許許多多疫情發生地人員的旅途脫離了預期的軌道,造成大量人員滯留在海安鎮,該鎮一度面臨著防疫和安置疫情發生地人員的巨大壓力。壓力面前,在湛江市委、市政府及徐聞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領導下,海安鎮防疫前線工作人員勇毅篤行,以博大寬厚的人文情懷讓整個疫情防控處置工作充滿溫度,贏得了疫區發生地人員的情誼,更成為全國網友口中的暖心之地。徐聞縣公安局海安派出所副所長盧文華正是海安鎮抗疫前線工作者中的一員,他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近日,盧文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被省公安廳記個人二等功一次。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到冬天,“候鳥”一樣的旅客奔向南方,徐聞縣海安鎮的海安港碼頭和海安新港碼頭是遊客經過瓊州海峽渡海前往海南的重要經過之地。當專家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是可以“人傳人”的消息傳出後,海安鎮居民在最初迎來疫情發生地客人的時候,是驚慌失措的。

  從大年三十開始,海安鎮的防疫形勢突然緊張起來。涉及疫區車輛人員的報警電話增多,有的群眾還直接跑到派出所報警。盧文華大年三十在海安派出所值班,按照原來的輪班安排,他年初一上午8時30分與同事交接班後可以回家休息,但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他不假思索地選擇堅守崗位。警情就是命令,這是公安機關的使命和職責,對於每一個報警電話,海安派出所都組織警力前往調查處置。民警出警經過核實,發現很多報警電話反映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面對疫情之初群眾的緊張和不安。

  “一邊是本地居民,一邊是疫情發生地人員,當時雙方的情緒都處於緊繃狀態,一旦發生摩擦,可能增大交叉感染的風險,無論對疫情防控還社會治安都會造成嚴重影響。”盧文華出警時儘量讓本地居民放寬心,他總是再三強調:“疫情發生地群眾也是我們的同胞,不要發生衝突,相信我們,讓我們來處理。”一路風塵僕僕的疫區外鄉人遇上民警,情緒自然有些激動。有一次,盧文華遇到來自疫區的一家人駕車出遊,不願意配合警察工作。盧文華刻意迴避“接受調查核實”這些略顯生硬的字眼,以輕鬆的口氣跟對方拉家常:“疫情期間外出你們要做好防護措施,保重身體,現在有沒有感冒發燒?如果有趕緊就醫治療,對自己好,對大家也好”。一番話說到對方心窩子裡,倍感溫暖。在疫情處置過程中,盧文華經常向派出所民警灌輸時下很流行的一句話:“隔毒病毒,不隔離愛。”這句話現在成為海安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的思想共識,將心比心,以情感人,讓疫情管控更有溫度。

  1月26日湛江市發佈消息,在各縣(市、區)設定點健康觀察點,對來自疫情發生地無發熱症狀人員實行集中健康觀察14天。其中,徐聞縣的定點健康觀察點設在海安鎮華通酒店。盧文華積極對接110指揮系統加強社會巡查防控力度,共檢查300多輛車次,盤查詢問500多人次,勸導數十名疫情發生地人員到定點健康觀察點。盧文華在定點健康觀察點值守期間,有一個跟著父母被隔離的孩子長時間哭鬧,影響他人作息,他像變戲法似的拿出一件小禮物送給孩子,讓孩子破涕為笑。

  盧文華對疫區同胞始終充滿感情,他說:“他們都是一群積極樂觀的人,定點健康觀察點裡充滿了他們的笑聲,而且很樂意配合醫務人員和警察的檢測核查,我們相處得非常融洽。”

  穩定人心,夯實平安基石

  公安機關聯合衛生部門、街道幹部開展入戶疫情調查,是疫情防控期間一項常規任務。

  “盧警官,您又來了,特殊時期,我就不請您喝茶了,見諒見諒。”在海安鎮一棟單位職工宿舍,老王熱絡地跟盧文華打招呼。老王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左鄰右舍如數家珍。由於海安鎮眥鄰海南,許多外地人選擇在此購房,對於海安派出所轄區的安糧、碧桂園等新建房地產小區,入住人員情況較為明晰,但對於那些老舊的職工宿舍區,像老王這樣的老住戶可就發揮了重要作用。老王說:“疫情剛剛爆發那陣子,我們很擔心,後來看到盧警官他們和街道幹部、醫學務人員隔三差五地來,該登記的登記,該測體溫的測體溫,是他們給我們吃了定心丸。我們普通老百姓,管好自己,少出門,不亂竄,也留意宿舍人員變動,有情況及時向警察反映,算是為疫情做出一份貢獻。”據悉,疫情防控期間,盧文華帶隊走訪了轄區房地產小區和職工宿舍共400多戶業主,指導8名涉疫區相關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襲來,盧文華和同事們挺身向前,用堅實臂膀嚴防死守築起阻擋疫情的第一道屏障。他們義無反顧的堅定身影,在戰疫中夯實了整個轄區平安的基石,穩定了人們心中的慌亂。疫情發生至今,海安派出所轄區沒有發生一起涉疫區人員刑事治安案件,社會面平穩有序。

  盧文華說:“人民警察在,民眾就有安全感。”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進程中,人民警察不僅是衝鋒一線的抗疫戰士,也是平安和諧的“壓艙石”,為提升群眾安全感發揮了重要作用。盧文華還記得1月26日大年初二起,海安鎮為來自疫情發生地的大貨車司機專門設立一處停車場,先後有41輛大貨車停靠在這裡,其中有8輛大貨車12名司乘人員“居車隔離”。停車場設立之初,附近群眾常有不滿設訴,“居車隔離”的司乘人員也心思不寧,動輒打電話給盧文華要求離開。為穩定住局面,盧文華每天都帶人到停車場和司乘人員面對面交流溝通,為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有一次,一名司機把手機裡的微信朋友圈給盧文華看,興奮地說:“盧警官,我把我們這裡的生活發到朋友圈,家鄉超多人為你們點贊好評!”

  抗疫前線人員的身體力行向民眾釋放了一個強烈的正面信號。海安鎮的民間氣氛越來越溫暖友好,越來越多的當地企業、群眾自發向疫情發生地同胞捐贈物資,捐贈品中不僅有生活必需品,還有書籍、玩具和特色海產品乾貨。濃厚的人文關懷不僅助力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也讓防疫更加暖心。


記海安派出所副所長盧文華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點滴


記海安派出所副所長盧文華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點滴


記海安派出所副所長盧文華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點滴


記海安派出所副所長盧文華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