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400萬人註冊“全域一碼通”的背後: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團隊300個小時開發“甬行碼”

日前,“寧波全域一碼通”在寧波正式全面推行,全市共有400餘萬人註冊了“甬行碼”,其中280餘萬人在微信平臺註冊,另外120餘萬人在支付寶上註冊。

根據寧波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發佈的《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有序復工復產的通告》,全市所有村(小區)對持有“甬行碼”綠碼或“甬行證”的人員,在亮碼或亮證、測溫後,一律予以放行。“寧波全域一碼通”採取動態管理,根據後臺大數據的研判,個人“健康碼”狀態會每日自動更新。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甬行碼”(微信版)最早的雛形是從寧波鄞州區演武社區誕生的。“幕後推手”就是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陳根浪博士團隊,二維碼背後是整個團隊近300個小時的付出。

演武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城區老舊小區,社區老年人多、外來人口多、人口流動量大。陳根浪就住在演武社區,他在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工作,帶領著智慧物聯網與大數據應用工程團隊。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後,陳根浪經常在小區門口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手工登記小區居民信息,工作量相當大。“我不能像醫務人員一樣去一線,就想著用自己的專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陳根浪想為為演武社區搭建一個信息化平臺,幫助社工做好防疫。

陳根浪的研發團隊有13人,他們夜以繼日地花了40多個小時,終於在2月4日凌晨開發了“社區疫情防控及風險分析平臺”1.0版,功能主要包括小區居民信息註冊、小區居民出入登記和社區疫情風險分析等。

該系統先後在寧波80餘個小區推廣。2月6日,他們又推出了“2.0版本”,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居民在家測溫上報,還有疫情分析和運動軌跡查詢,能更有效地做好小區居民分類管理,後臺還可形成疫情風險分析模型,指導社區疫情防控。

2月7日下午,寧波公安系統的工作人員找到了陳根浪,希望“一碼通”能在全市推廣。“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公益想法,沒想到能在全市推廣,幫助更多的人,這一點讓我們的團隊更有動力了。我們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對系統進行相應優化調整。”陳根浪介紹。

運行期間,研發團隊一邊跑現場調研社區新需求和疫情防控新要求,一邊加班加點優化系統,先後完成4個版本的升級改造。居民關心的手機號和身份證數據的安全問題,後臺都進行了加密處理。

2月15日上午,又連續奮戰了幾十個小時後,該系統的“4.0版”出爐,就是現在寧波推廣使用的“甬行碼”(微信版)。

寧波全面推行“甬行碼”的第一天,看著系統運行穩定,陳根浪高興地說,“第一場仗算是打贏了!”他們團隊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提升疫情防控的精準度和效率,給更多的人帶來便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陸靈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