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這段時間,“新冠”流行,是中國又一次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刻。目前,每天除了官方通報外,各等消息紛至沓來,其中,也夾雜著謠言,一些謠言也頗具有流量。目前而言,不僅是醫學上的病毒在肆虐,也有“意識”上故意而為之的“病毒”在流傳。

值此關鍵時刻,不僅要保護好自己的健康,更要注意的是一些企圖混淆是非的人、潛在“敵手”故意製造謠言,企圖讓民心和社會不穩定,從而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究“心理戰”而言,這也是戰爭的另一個不為人肉眼所見,但卻事半功倍的戰術。而美國,則是研究這種戰術百餘年,並在實際運用取得很大成果的得益者。

早在1917年4月13日,威爾遜總統就下令成立由喬治.克里爾 (George Creel)領導的公眾信息委員會(CPI),美國政府就招募了一批記者, 其中包括《紐約時報》著名的專欄作家沃爾特.李普曼。委員會提出的宣傳口徑是“讓民主有一個安全的世界”(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他們利用文學、新聞與特寫、專 欄故事、電影、演講、標語佈告牌、熱氣球散發傳單等揭露德國不得人心,並動員民眾參戰。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美國第28任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

美國著名文人哈羅德.D.拉斯韋爾在其名著《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一書中總結說:“在世界歷史上,威爾遜在宣傳中所展示出的無與倫比的技巧,是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從來沒有一個政治家能像他那樣把 話說到人們的內心深處。在短短的幾個月裡,他體現了理想主義者對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信仰,以及失敗者對和平最後孤注一擲的希望。他被抬高到了聲望與權力的巔峰,他的名字被世界上最偏僻角落的人們用不同的口音尊敬地念叨著。”

二戰結束以後,世界立刻開始了另一個著名的戰爭“冷戰”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諮文稱,今日世界的所有國家都面 臨著對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一種是以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自由制度,另一種是以強加 於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極權政體,而美國政策必須支持那些自由國家人民抵抗武裝的少數 人。他強調:“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美國第33任總統杜魯門

杜魯門這篇諮文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在這一時期,兩大陣營之間的分歧和衝突雖然很嚴重,但雙方不想將世界再次拖進大規模世界大戰之中,因此雙方的對抗便通過局部代理人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卻又不訴諸武力”,這便是“冷戰”。

為全面贏得冷戰的勝利,美國和蘇聯除了硬實力較量外,還開展了文化冷戰和心理戰。

1950年7月10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指示對“宣傳”做出瞭如下定義:“有組織地運用新聞、辯解和呼籲等方式散佈信息或某種教義,以影響特定人群的思想和行為。”對外,宣傳是心理戰的一部分,而心理戰則是一個國家有計劃地運用宣傳和其他非戰鬥活動傳播思想和信息,以影響其他國家人民的觀點、態度、情緒和行為,使之有利於本國目標的實現。換言之,宣傳和心理戰的目的是為了爭奪人心,其與正義性無關,只是披著“正義之皮”來達到服從美國的利益,其重要性與軍事打擊一樣不可或缺。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標徽

美國遏止政策的倡導者喬治.凱南就直言不諱的說過:“政治戰就是一個國家運用除戰爭之外的一切手段以獲取其國家目標。這些行動包括公開行動和隱蔽行動兩種。其範圍從諸如政治結盟、經濟手段(如歐洲復興計劃)以及公眾宣傳等公開行動到暗中支持‘友好的’外國分子、‘隱蔽’心理戰及至鼓勵敵對國家的地下抵抗等隱蔽行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社會意識中,相對的現在與歷史過去之間有40年的滯後期。過了這一滯後期,無論是矛盾還是敵意均會煙消雲散。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俄羅斯的兩位學者利西奇金和謝列平在他們的著作《第三次世界大戰:信息心理戰》中寫道:心理戰最有效的手法有三:

其一是用歷史的過去偷換當代問題。這一方法於20世紀80年代末曾為蘇共意識形態專家們廣泛使用,同樣也為美國戰略家們採用;

其二是將現代問題導入過去,從今天的利益出發,挖掘歷史論據來證明今天的觀點是正確的;

其三是“歷史”戰。可以通過將一個國家或者政權引以為榮、視為驕傲的所有英雄和傑出人物統統通過信息手段在道德上加以誅殺,無論是通過頌揚於捧於天,或者是妖魔化而損於地,歷史上的英雄和傑出人物都可以聲名掃地而萬劫不復了。

如在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操縱的第五縱隊文人筆下,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英雄人物幾乎全被安上精心羅織的罪名,受到誹謗和侮辱。對更加久遠的俄國曆史的評價也如法炮製,其中包括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伊凡雷帝。被頌揚的只有像彼得三世那樣的低能兒。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所有這些手段,都可以藉助現代傳媒手段來達成。利西奇金和謝列平認為,在心理戰中歷史武器,無論是頌揚法和妖魔化法,將某些人物奉為神明或貶為惡魔;將某些歷史時期捧上天或踩下地,往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更有效的手段是改寫歷史,如西方殖民者當年在殖民地,對反抗者進行屠殺,可以說是罪惡累累,可是這些卻被說成是為了推廣文明、樹立民主的理想。

還有一個很有效的手法,就是“混淆時代”,即利用一些過去解決具體問題行之有效,但同當代現實毫不相干的原理。

今天,雖然冷戰已經結束了,但冷戰的思維仍然是美國處理國際事務的主導思維,文化冷戰與心理戰也會長期存在下去,只是形態和手段會更多樣化,空間與對象也會因勢力而變。

1981年6月,美國眾議院科學技術委員會歷時兩年研究之後,發表了一份題為《現在與未來科技發展問題調查》報告,報告稱:“最近在遙感、遙視及特異功能等研究項目方面的實驗表明, 人類大腦與其它思維形式及物質之間,存在著一種‘密切聯繫’。這種聯繫似乎在大自然中有著活動,而且還可以隨著人的意向和情感而加強。目前正對人體知覺的物理成因進行基礎研究和探 索,此類研究將會產生什麼結果,現在尚無定論。。。普遍認識各種思維之間的相互聯繫及程度, 將對本國和世界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

2002年秋,前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負責“特別計劃”(即“欺騙行動”)。其使命超出了傳統的軍事行動如堵塞敵方雷達或擾亂指揮和控制網絡。

欺騙行動包括管理(和限制)公共信息,控制新聞來源,操縱公共輿論。正如美空軍所解釋的,美軍必須防止“新聞媒體從其他來源(如對手或批評者)獲得信息。。。美國和友好力量必須努力成為人們喜愛的信息來源”。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2003年1月,白宮開始而動,建立了一個白宮版的拉姆斯菲爾德五角大樓式宣傳機構,即“全球傳播辦公室”,其公開的目的是使美國官員有關戰爭的任何評論都事先得到白宮的批准。

如在伊拉克戰爭中,該辦公室策劃了一系列的媒體戰,統一協調從白宮、政府各部門到軍方的消息發佈口徑,將美軍入侵伊拉克的行為一致定義為“解放戰爭”,並且保證美國政府和軍方系統能對“全球24小時的新聞播送”所提出的質疑和批評給予最及時的回應。 顯然,該辦公室的使命就在於確保美國對國際輿論的主導權。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拉姆斯菲爾德

2010年5月美國政府公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2010 )。該報告將“普世價值”界定為美國的核心戰略利益,同時,又將其作為是美國對外施加影響力的戰略手段。報告稱:“我們的長期安全將依賴於我們對普世價值的不懈支持。這一支持,使得我們區別於我們的敵人、敵對的政府和同樣在謀求擴大影響力的潛在競爭對手。”

報告提出,美國將會持續地在全球致力於“普世權利”的推廣,並將在戰術層面採取以下措施:

1.強化“我們的典範力量”;

2.在全球推廣“民主”和“人權”,特別是要建立一個全球化的“更廣泛的推進普世價值的行動者聯盟”;

3.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增進尊嚴。

2015年,類似相關報告又重申了這一主題,且明確指出要促進和捍衛所謂的符合美國利益的“民主”、“人權”和“平等”,同時強調支持諸如突尼斯、緬甸等國家從威權主義體制向自由主義體制的轉型。可見,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 “普世價值”都是美國的重大戰略利益訴求和戰略傳播手段,是美國構築其國際秩序的基石之一。

也由此,心理戰的技術手段會更精確化。 美軍心理戰第四大隊配置了衛星測向定位、廣播信號自動跟蹤、計算機網絡、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裝備,有熟悉目標群體背景的地區專家、語言專家,共有語言專家400名,能講35種語言,也有精通排 版、印刷、插圖製作、新聞報道、無線電廣播、遠距離戰術通信等技術領域的專門人才。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這20多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美國強勢媒體的崛起,美國的信息技術取得了質的突破:

1.製造在視頻信號中疊加視覺潛意識指令材料的設備;

2.神經系統的潛意識聲音操縱;

3.潛意識信息保護(Subliminal message protection);

4.無聲潛意識交流系統;

5.聽覺系統。

而互聯網不可置疑,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戰場。

2011年2月15日,在埃及政權更迭後的第四天,美國的政客,也是前總統夫人,野心勃勃的希拉里在華盛頓發表第二次“網絡自由”演說,主題為“互聯網的是與非:網絡世界的選擇與挑戰”。希拉里在演講中提出,美國政府將以一種“風險投資的方式”,即投資2500萬美元以撬動更多私人資本方式,“開發技術工具,使‘壓制性國家’的網上活躍分子、持不同政見者和一般公眾能夠繞過網絡檢查”。希拉里宣稱,要讓壓制網絡活動的國家付出經濟代價,並且面臨像埃及和突尼斯一樣的動亂威脅。希拉里的演講已經明確顯示,美國已經將互聯網自由問題納入美國外交政策框架:在美國硬實力的世界地位明顯下降的時代,更多地動用軟實力,巧用軟實力,以達到美國的外交目的。這就是被希拉里稱為“網絡自由化”和跨國界“社會網絡化”的方略。

2011年6月,約瑟夫.奈也發表報告稱,美國需要一個全面“網絡自由”戰略,以更好地幫助那些提倡網絡言論自由的國家, 同時與那些壓制網絡自由的國家劃清界限。這就需要將“網絡自由”列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 近幾年,互聯網自由一直是美國的外交手段之一。

中國改革開放設計師昔年就曾說過:“我希望冷戰結束,但現在我感到失望。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鄧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44頁)

設計師是有先見之明的。在今天,是個政治歷史愛好者,都能看出,在美國眼裡,中國已取代蘇聯成為西方資本主義運用文化力量顛覆、演變的重要對象。

一方面除了繼續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紙、雜誌等傳統媒介,公開或隱蔽地對中國推銷其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外,它們還藉助大眾文化、消費至上主義文化和國際文化交流等公共外交手段,向中國輸出自由、民主思想和價值觀,妄圖以此來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走向;

另一方面還別有用心地“妖魔化”中國,散佈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醜化中國國際形象,誤導世界輿論,為它們遏制中國製造藉口。總之,中國政府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適時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和睦共處,旨在為構建新的世界秩序提供新的價值理念,努力構建和平、穩定、民主的世界秩序提供新的方案。這種努力已經得到了一些積極的回應,但西方世界甚至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他們企圖用各種方法老詆譭和阻止。

眼下,又是一次中國“疫情”之難,一些謠言便如“狗尿苔”一般,“營運”而出。在這當口,更要警惕這些“第五縱隊”的對社會的心理破壞。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華春瑩女士

2020年2月3日,中國發言人華春瑩在答記者問時指出:但據我所知,美國政府迄今未向中方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相反,美國第一個從武漢撤出領館人員,第一個提出要撤出部分使館人員,第一個在世衛組織明確表示不建議甚至反對對華採取旅行和貿易限制措施後,反其道而行之、宣佈採取全面禁止中國公民入境舉措,製造和散播恐慌情緒。

華春瑩指出,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緊密相連。面對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應當攜手應對、共克時艱,而不是以鄰為壑,更不應乘人之危。

「說諜」“疫情”下,要戰勝“病毒”,要辨清“第五縱隊”破壞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也許俗套,但卻是自我心理建設的基石:相信中央、相信政府。生為中國人,當為中國呼。

相信科學,齊心抗疫。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