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智慧城市成为疫情防控“压舱石”

关键时刻显身手

智慧城市成为疫情防控“压舱石”

本报记者 葛洋

  疫情当前,每天手机查询“疫情大数据地图”,坐在家里在线上班,成为非常时期我市新的办公、办事场景。从紧急开发上线疫情防控服务平台、社区扫码登记,再到开放远程办公,数字化防疫展现在各个环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三门峡智慧城市建设正成为疫情防控“压舱石”。

  自2017年6月以来,经过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市走出了一条“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协调发展”的市县一体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道路,形成了“智慧三门峡”基本框架,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大数据提供决策支撑

  疫情发生后,三门峡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联合崤云公司,在“线上三门峡”APP研发市县一体化疫情防控功能,上线了“我要上报疫情”“居民信息填报”“同行查询”“疫情信息平台”“检测点管理”“疫情大数据”等六大系统,免费供政府和社会防疫使用。

  点开“线上三门峡”APP,在界面醒目位置,可以看到疫情防控专栏,中央、省、市有关精神,防护知识和群众较为关切的内容一目了然;域外返回人员、武汉返回人员、密切接触人员、未接触传染源但已发热人员等4类重点人群动态信息实时可见。

目前,以全市各村(社区)负责人为主力军的1386名信息填报员已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市县一体化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已经形成了信息录入、排查落实、数据分析的闭环,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供科学、精准、有效支撑。

  扫码登记安全高效惠民生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返岗、返工、返学人员日益增多,一线疫情防控值班卡点易出现人员扎堆填写信息现象,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方便人员登记,“居民信息填报”“检测点管理”系统迅速在全市疫情防控检测点投入使用。家住湖滨街道茅津社区的李大爷每天要出去买菜,之前总是到楼下检测卡点填写信息,扎堆儿排队不说,还不安全。自从在“线上三门峡”APP填报信息后,每次出门只需出示二维码即可。

  “二维码扫码登记,大大降低了值班点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风险,更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后台会自动将登记人员信息反馈到市防控指挥部,方便移交数据。”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孙朝华介绍,“配合‘疫情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实时查询、任务实时落实、数据实时上报。”

  智慧政务方便办公办事

  疫情防控期间,市长安伟多次利用轻云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市疫情防控指挥调度会,将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传达至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轻云视频会议系统对会议前、中、后3个过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可以轻松解决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历史会议材料、出差人员如何参会等问题,部署在私有云端,安全可靠、轻巧便捷、智能完备。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工作人员如不方便进入办公场所,便可通过“移动OA”的文档在线协同功能实现多人协同线上编辑,通过移动化设备进行移动办公,实现移动公文审批,远程办公效率不减。

  连日来,我市全面启动政府服务事项“在线办”优质服务,畅通“不见面”办事数据通道,为100余名用户提供了热线咨询服务。

  “线上三门峡”APP还为市民提供常用电话、电子社保卡和“12345”等十大类个人服务事项,以及包括小微企业扶持、出口退税和科技创新等在内的法人服务事项。自1月23日至2月13日,市“12345”政务热线受理疫情咨询类问题6775起,办结6673起,办结率98.5%。

  作为全国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智慧基因早已贯穿渗透我市各行各业,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智能化、法治化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在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截至2月18日,我市7例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4例,连续17天无新增病例,其背后折射的是智勇双全战疫情的强大合力。智慧城市,足不出户就能办事购物、学习就医,构建起了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火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