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科協應急科普信息(第12期):“逆行”擔當 致敬“疫”線科協人


寧夏科協應急科普信息(第12期):“逆行”擔當  致敬“疫”線科協人

.

摸排、管控、宣傳、值勤……,“逆行者”中始終有科協人的身影。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寧夏各級科協組織切實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牢固樹立“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理念,堅決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從大年初二開始,全區的科協系統幹部職工以及農技協、企業科協工作者們以逆行的腳步踐行初心使命,用堅守的身影詮釋擔當奉獻,連續20多天奮戰在抗“疫”前線,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衝鋒在前,做排查防控的“守護員”。

石嘴山市科協主席丁紹貴連續18天堅守在防疫一線,負責包抓點平羅縣紅崖子鄉紅瑞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連天晝夜的工作,詢問情況、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確保進出人員信息精準;市科協其他黨員幹部也兵分五路,在預留村主幹交通路口設卡布控,成立疫情防控卡點應急臨時黨支部,統籌安排工作隊員、村組幹部、志願者等開展消毒、測量體溫、登記、甄別、勸返、留觀等工作,對進出村車輛及人員進行24小時監測,堅持非剛性需求一律不允許進出的原則,徹底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利通區科協黨員幹部連日來始終堅守在共建社區,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履職盡責,做好負責小區的值班執勤工作,全面落實“每戶三天最多出一人次,出門須有通行證”的工作要求,查驗身份證、詢問出門事由、查看工作證件和居民出入證等,嚴控人員出入,守好“出門關”,確保公眾安全。鹽池縣科協黨員先鋒隊壓實責任,每天持續摸排商鋪和居民情況,重點關注本小區居家隔離人員,嚴格執行“一戶一天一人一卡”2小時制度,監督商鋪按照要求對客戶信息進行詳細登記,保證各個環節沒有遺漏,並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做好居民信息錄入工作。西吉縣科協在“入戶大排查”工作中,和轄區民警,志願者一起忍飢挨餓、加班加點開展工作,尤其對武漢等重點疫區返(來)西吉人員加大排查核實力度,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在履行“五包保”責任中,積極建言獻策,確保各責任人責任落實到位不走樣不落空。

靠前科普,做防疫知識的“宣傳隊”。

銀川市科協針對防疫形勢及群眾心理的不斷變化,及時調整宣傳內容,利用車載音響、車載電視,採用淺顯易懂的防疫科普宣傳畫開展疫情科普、心理疏導宣傳,巡迴播放由科普中國提供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該怎麼預防》《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行為策略》《新型冠狀病毒不會傳染兒童?》等科普知識音視頻,重點面向農村和社區老年人、鰥寡孤殘、不識字人群等特殊群體,有效擴大宣傳覆蓋面,確保疫情防控政策和科普知識到人到戶。截至目前,銀川市科協系統6輛科普大篷車採取“定點+流動”的方式,已覆蓋全市18個鄉鎮場、20餘個街道,80多個村、近100個社區開展宣傳,滾動播放音頻資料50餘個,累計宣傳近2萬分鍾,累計行程6500多公里,參與宣傳人員120餘人次。利通區科協發揮科普宣傳員力量,關於疫情防控、科學闢謠、應對措施等科普中國APP中的優質信息不斷通過各類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每天進行轉發分享,目前已累計轉發分享5273次;高閘鎮科協組建“小喇叭”宣傳隊,走街串巷,用接地氣的方言,將疫情防控須知通過通俗易懂、簡單易記的方式,在各家門口宣傳,讓防疫科普深入人心。平羅縣盈豐農貿有限公司科普協會利用協會科普工作群、公司辦公樓戶外大屏、科普e 站觸摸屏端,及時傳播科普中國等權威平臺發佈防控新型冠肺炎的科普知識、視頻及諮詢等,每位會員每天至少傳播3-5篇,帶動全縣各級科普志願者每天推送和傳播有關防控疫情的科普知識近2萬篇,同時還發動會員為疫情重點區--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000元。

捐款捐物,做防疫一線的“支援者”。

同心縣科協開展黨員幹部“送科普、送愛心”活動,對新華社區、清水灣監測點、高速路口監測點等46個執勤點的疫情防控一線人員送去愛心防護大禮包,包括疫情防控宣傳手冊6萬冊、消毒酒精30桶、口罩800個、大噴壺120個、小噴壺55個、一次性乳膠手套1000雙。鹽池縣馮記溝村灘羊養殖協會向馮記溝鄉馮記溝村捐助5000元,委託村幹部給村裡31個80歲以上的老人購買大米,為年邁的老人提供生活物資幫助。彭陽縣寧夏建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科協精心製作小香包捐贈給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奉獻著企業科協的一片愛心,目前,寧夏建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向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共捐贈香包近4000餘個,價值60000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