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鮮超市是怎麼盈利的?怎樣開這種超市?

小喇叭牛仔褲女士


【靈獸山】觀點:生鮮超市商品品類構成為果蔬、鮮肉、烘焙、水產、麵點和熟食,另外也會組合糧油類商品,本質上生鮮超市還是通過商品差價來盈利,其中有部分類別會通過租賃和聯營經營方式獲利。開生鮮超市是十分考驗運營功底的,主要體現在供應鏈能力和品控能力上,而營銷引流能力反倒次之。

一、生鮮超市品類複雜且專業,需要不同經營模式來實現盈利

提到生鮮很多人想到的是農貿市場,想到的是生鮮不是很簡單很底層嗎?事實恰恰相反,從商超細分領域來說,生鮮是比食品和非食品運營更加複雜的類種,一般做過生鮮的人往往比其他類別的人能力更強。而所謂的簡單和底層,只不過是農貿市場的低成本、體驗差和標準低的一種誤解。

一般而言,生鮮只有在自營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毛利最大化,比如果蔬和鮮肉類,只有如此才能管控成本和營銷落地。但生鮮還包括開篇提到的其他類別,很多都是技術類很專業的,比如烘焙和熟食麵點。因此在生鮮超市要想盈利,首先要針對不同類別做不同和經營模式的組合。

看本質,蔬菜水果對技術要求較低,對控損要求較高,這兩個類別可以做自營,也就是賺差價盈利。其他類別自己做不了,就需要招商引進,做租賃或者聯營合作,實現租金或扣點盈利。

全面的自營做不了,全部租賃和聯營恐怕賺不了多少錢,重點是短視很難做長久,因此盈利模式的組合更為重要。而果蔬是比較敏感的商品,做促銷或者引流都是很好的載體,有利於生鮮超市整體經營

二、生鮮超市需要取得低成本競爭優勢,同時需要更強損耗控制能力的疊加才能盈利

生鮮是基礎的民生消費品,價格十分敏感並且要有較高的週轉率,這兩點同時具備才能保證生鮮商品的品質,也因為好品質才有更多的消費者。

從這點來講,生鮮商品獲取較低的進價,擁有較好的進貨渠道十分重要。但大部分的生鮮超市都是單店運營,很難具有供應鏈議價能力,這對生鮮超市盈利是個門檻,需要組合資源或聯盟來解決。

租賃或聯營的品類雖然不參與具體運維,但還是需要統一管理和營銷的,這樣才能夠保證生鮮超市的整體經營效果。對自營的果蔬來說,除了供應鏈渠道,重點在於損耗控制,損耗不僅吃掉了毛利也消耗掉了成本,這也是很多生鮮超市不盈利的原因。

看本質,進貨便宜和降低損耗是生鮮超市自營盈利的兩面,做好租賃和聯營類別的統一運維,是長久經營的基礎,也是持續盈利並提高供應鏈能力的必備。而在糧油類的組合上,採用的多是商超經營模式來賺取差價,糧油類也是十分敏感需求很大的,生鮮和糧油的組合對消費體驗很有好處。

三、開生鮮超市除了規劃和系統性運營,重點在於標準化管理

1、供應鏈進貨:開生鮮超市首先要具備一定的供應鏈進貨能力,找到渠道容易,拿到質優價廉的商品不容易,這與貨量有關,單店需要考慮聯合進貨的可能。如果小打小鬧也可以從批發點小規模進貨,但這種方式如果沒有很好的選址,就會缺乏競爭力。

2、選址精準找到需求:選址的重要性做實體店都很清楚。這裡簡單說下,原則圍繞人流和消費力選址,這也是定位定品的重點,在高端小區和經濟適用房小區,在中老年居住區和商業區,周邊有農貿市場競爭等,其經營結果都不同。

3、店鋪規劃投資合理:生鮮超市面積從一二百平到幾百平不等,一般都需要品類齊全,這樣消費者才能一次性購齊所需,黏性更強。這需要佈局規劃合理,首先是佈局規劃,其次是確定哪些品類需要租賃或聯營,不同經營方式投資額不同,有的自己拿有的合作方出錢。從體驗角度看,乾淨整潔燈光舒適是基本要求,這關係著商品品質和視覺衝擊。

4、系統性和標準化管理:普通社區超市按照商超邏輯經營即可,比如進銷存和週轉、陳列和促銷、銷售分析和管理、服務和售賣技巧等。生鮮超市除了這些基本能力,還要有對生鮮商品的標準化管理能力。這個標準化包括進貨、倉儲、冷藏、包裝、銷售、損耗處理,週轉標準、道具使用等等方面,這些環節做到位,商品銷售中的損耗就會下降,利潤得到提高,週轉就會加快,品質就會更加新鮮,形成良性循環的閉環。

看本質,由於工作接觸過20餘家生鮮超市,有單店也有連鎖。有一些供應鏈和店鋪體驗都不錯的店,品類組合也可以,但最後關店了。問題最終都出現在標準化和系統性運營上,而這恰恰是生鮮超市十分重要的,這個做不好再好的資源也無法支撐。

四、建議與結語

生鮮超市是一個有發展前景的業態,看起來門檻也不高,但做好甚至比原教旨便利店(日系)還要複雜,究其原因就是其商品屬性造成的,另外也有很強的專業性,有幾點建議可以參考:

(1)供應渠道把握:尋求更多的進貨渠道和聯盟,實現大供應鏈採購中的分銷環節,降低進貨成本打造競爭力。

(2)專業能力獲取:掌握核心專業能力,比如水果的等級、價格體系、產地優劣等,尤其不同等級的定價策略。如果自營鮮肉,更需要專業的分割高手來操做,實現利潤最大。

(3)人員能力:自營人員的銷售和服務能力必須要優秀,賣菜賣肉不代表人的素質就要低,現在很多生鮮超市這方面的確令人無語,時代已進入社交化、體驗化和個性化階段,服務做不好專業又不行遲早被淘汰。

最後,生鮮超市要獲得競爭優勢,連鎖化是一條路。要獲得更多的流量,社交化營銷也是必備的能力。基於社區深耕用戶,紮實做好服務是永遠不變的,只要基礎有了其他的營銷工具和方法的賦能,才可以有的放矢,良性循環。

我是靈獸山,20年零售踐行者,100餘家零售諮詢項目!關注戰略、增長、升維轉型、社交裂變、流程再造、供應鏈管理。歡迎關注!皆是原創!期待互動!

靈獸山


生鮮實體店盈利主要靠客源輻射、渠道成本、內控及營運質量,模式上從目前來看類似於藥店的發展模式,最終競爭點會迴歸到經營客戶體驗度上,由藍海慢慢進入紅海。其實可以留意下身邊,會發現每百步距離就有類似的一個個店,你覺得這生意是好做還是不好做呢?如果真想參與進去,要把握好幾個方面,第一、做好店面經營的定位問題,是針對優質小區還是普通社區,瞭解目標人群偏好; 二、解決進貨渠道問題,需要多跑跑多比較,或者在經營中逐步優化,控制進貨成本和質量; 三、尋找較好的檔口,好檔口不怕貴,需要花足夠的時間好好找,有了好檔口做什麼項目都可以;四、計算好各種投入和日常開支,特別是開店前期的人員配備、物料、廣告促銷等都要考慮好,這些拿下檔口後就要快速落實;五、做好開業初期的客戶體驗,設計一套會員機制,讓流量逐步沉澱下來為以後的裂變做準備。總之,開店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認真面對!


跟大V學投資1314


生鮮超市是朝陽產業,作為人流量、客單價最高的社區商業業態,盈利最持續,基本上每平方可以貢獻100元的平效,一般六十平米左右的夫妻店,每天的營業額有六千元左右,毛利有三十個點。

開生鮮超市需要經營:1.要選好的地段

2.找靠譜的貨源,你要保證質量又要新鮮,而且價格合理。

3.需要組建團隊,訓練團隊,包括優質的服務打下市場口碑。

4.需要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5.開展一些促銷活動,帶動人氣

6.良好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一生守護888


選址:貼近小區主入口,要有消費能力\r

商業模型\r

店面:生鮮主力店100-200平米\r

商品:生鮮等高頻使用的基本款商品\r

定位:大客群消費 價格殺手\r

利潤:效率 綜合成本更低\r

發展:高度標準化 尤其是生鮮標準化\r

風格:時尚工廠風








85後商策老田


以盒馬來舉例,他的戰略定位是阿里集團在線下新零售的先鋒,目前成熟門店日銷售額超過80萬,坪效超過5萬。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三個方面:渠道、產品、科技,這裡就不詳細展開說了。

聽起來很厲害,但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背靠馬雲爸爸也虧得起)。所以如果從公司盈利的角度去看,商業模式並不能說完全成立,但從阿里整體的佈局去看,就會清晰很多。


皮招財


生鮮超市已經逐步成為社區的一部分,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鮮超市作為朝陽產業,作為人流量、客單價高的社區商業業態,盈利持續,基本上每平方可以貢獻100元的平效,一般六十平米左右的夫妻店,每天的營業額有六千元左右,毛利有三十個點。



財經領域優質博主


他們是從產地進菜,然後蔬菜打特價,水果打特價!這樣就吸引很多老頭老太太來買,然後超市裡多餘的地方就開始出租,這樣的話,人氣有了,然後出租檔口,這樣他的房租就出來了!然後在不斷的開新店!他們不是真的靠蔬菜和水果賺錢!


渡邊山


選好市場很關鍵,做生意只要口碑好,質量好,慢慢的都會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