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针对商务楼宇多、非公企业多、从业人员多的实际,朝阳区积极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及楼宇党建作用,建立“属地党委—楼宇运营单位—企业”三级响应机制,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群众扫码登记等方式,一方面宣传政策、主动服务,另一方面全面摸排企业人员数量、出京返京情况及开复工时间。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建起疫情“防控墙”。


朝阳区还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要求街乡落实属地责任,各部门、各功能区管委会发挥好统筹和系统管理责任,楼宇产权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和入驻企业履行商务楼宇防疫工作的主体责任,楼宇内员工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和社会约束力。

东湖街道助力楼宇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2月17日,东湖街道辖区42座大厦1095家企业单位中,复工企业达到320家,有23755名员工返岗。为了应对返工高峰,街道以“三四五六”举措,扎实做好复工复产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

防控体系“三覆盖”

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织密防控体系网,确保街道覆盖物业、物业覆盖企业、企业覆盖员工。街道做好全局账,树牢“一盘棋”思想,建立由商务楼宇物业负责人加入的微信群,上传下达、日报统计,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物业做好动态账,一楼一群,将各驻厦企业法人加入,并针对复工带来的风险,精准把握各企业人员复工的规律性特征,保障生产生活。企业做好平衡账,各企业HR对所有返岗员工落实严格管控措施,实行员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防控措施“四到位”

针对园区、企业、个人分门别类做好防控措施,下发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有关事项的通知书,确保方案到位,责任到位,管控到位,检查到位。物业制定本楼宇防控工作方案,各企业制定灵活开工方案;严格落实“四方责任”,辖区49个大厦物业防控签订责任书,所有企业签订“企业开工承诺书”承诺落实责任;各大厦物业掌握大厦内企业的开工时间、员工人数等具体情况,并做好相关应对防护,遇特殊情况,街道、派出所、物业、企业联合处置特殊情况,联合管控梳理反馈居住东湖的湖北接触史人员;街道每天对大厦楼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岗封闭、大厦消杀、企业复工等情况,确保防控措施全落实。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防控现场“五个必”

园区、楼宇大堂视为防控现场第一道关卡,确保做到口罩必须戴、体温必须测、登记必须严、访客必须拦、消毒必须勤。要求进入大厦公共区域佩戴口罩,进入大厦未佩戴的,部分大厦提供口罩,并提醒以后佩戴;封闭减少出入口(包括车行出入口),原则上保留一个人行、一个车行入口,车行出入口停止自动抬杆放行,并设岗全时盯守,实现每个进入大厦的人员均测体温,涵盖车内所有司乘人员;实行对员工和访客姓名、疫区接触史登记和体温检测服务;控制人员,各大厦快递、送餐禁止入楼,在测温岗区域进行交接;对所有场所每天至少消毒一次,重点区域增加消毒频次,加强公共区域通风换气,严格空调使用管理,保持空气流通。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防控服务“六提供”

以物业党建联席会为统领,发挥物业联盟的作用,着实解决大厦物业及企业难题,坚决做到提供防控指引、提供政策咨询、提供宣传资料、提供消毒用品、提供测温帮助、提供用餐方案。邀请专业人员为大厦物业、企业消毒、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进行专业指引;协助大厦物业协调企业灵活安排工作,有序开复工,讲解国资房产小微企业减免房租等优惠政策;帮助大厦物业在春节期间制作印制宣传展板、宣传横幅;彻底解决企业存量不够、购买渠道不畅问题,保障大厦物业84消毒液和酒精;帮助各大厦配齐测温枪;互通辖区资源,为相关企业推送能够送餐的规范餐饮企业,解决员工就餐问题。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亚运村街道商务楼宇精准防控“六个安全”做到位

一是安全的人员管理,做到“回京必报,进门必测”。

各楼宇建立《商务楼宇湖北人员已回京情况台账》和《楼宇企业复工情况台账》,按照武汉籍、湖北籍和与湖北人有密切接触史人员分类关注回京情况,严格自我防护及隔离制度,每天对其身体状况和体温进行监测。对于尚未返京的湖北籍员工,引导其延期返京,防止疫情输入和蔓延。对楼宇进行封闭性管理,所有车辆及人员由指定出入口进出,各楼宇对所有进入者测量体温,并采取进门登记、签署健康承诺书或“一人一卡”等防控措施。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二是安全的设施保障,做到“全力配备,实效可靠”。

各楼宇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电子体温仪、消毒纸巾、消毒液等防护及消杀设备,大部分楼宇配备红外线体温监测仪、出入口电子计数器、车库出入口消杀垫等防疫设备。在公共区域为员工和客户准备免洗洗手液,在电梯间准备纸巾,并在按键处粘贴保鲜膜,定时更换,减少病毒传播几率。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进行统一回收,避免二次污染。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三是安全的就餐安排,做到“分时分段,间隔用餐”。

各楼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关停食堂或分餐制、配餐制,鼓励员工自行带餐、提前订餐。对于开放餐厅的楼宇,延长就餐时间,实行错峰就餐,将餐桌分离,降低就餐人员密度,提高餐厅、餐具消毒频次和力度,让就餐员工能够安心、放心。

四是安全的进出车辆,做到“入库登记,进入消毒”。

对于商务楼宇的地下车库,严格入口管理,对车辆中人员进行实名排查和体温测量,体温合格者进行登记方可进入,对进入的车辆轮胎等部位进行消毒。在工作日,车库内每天开启排风系统定期更换空气,定期消杀,确保车库内部的安全。

五是安全的办公环境,做到“环境整洁,安心工作”。

各商务楼宇内的非公企业按照“四方责任”的要求,严加防控,物业保洁部门每天做好地面、楼梯间、电梯间、门把手和空调进出风口的清洁消杀工作。限制电梯间人员数量,降低人员密度。在楼宇入口附近设立休息区,对体温异常的人员进行暂时隔离观察,并进行第二次体温监测,如还有发热现象将启动楼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合理解决。引导各企业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异地进京自行隔离14天措施,鼓励各企业进行弹性工作制,错峰上班,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延缓复工、居家办公。要求企业复工人员在办公区域内必须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避免集中开会、聚餐。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六是安全的防护宣传,做到“上下结合,精准落实”。

为每个楼宇发放《致返京人员的一封信》、张贴返京人员备案“二维码”、与所有楼宇签署《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书》,做好对员工的宣传及教育引导工作,运用楼宇宣传栏、大厅、前台等醒目位置,科普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对物业全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建外街道“五个到位、五个在前”强化商务楼宇防控

宣传发动到位。“五会”平台联合发布《和衷同济、众志成城,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击战倡议书》和《致建外地区党员的一封信》,在139栋楼宇广泛张贴,在“五会”微信群广泛宣传,号召各企业、物业担起社会责任。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排查登记到位。创新扫码登记方式,运用电子问卷登记系统,登记核查非公企业返京人员信息。建立两级微信群97个(30人以上550家企业建群7个,30人以下4800家企业建群90个),覆盖139座商务楼宇。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建议提醒到位。在排查登记的同时,建议企业推迟上班时间。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防控措施到位。物业联合会联合党支部汇总华彬大厦、中国人寿大厦等楼宇防疫工作特色亮点,编制《建外商务楼宇防疫工作措施参考指南》下发各商务楼宇,确保防控措施到位。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带头落实到位。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两级党建协调委员会工作机制,发动辖区100余名非公党支部书记和地区党员成为防控工作的主心骨,形成街道、社区、楼宇、党员四级联络网,同时1个非公支部书记负责几家没有党员的“邻居”企业。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党建引领在前,坚持把“支部建在群上”,向97个楼宇微信群派驻党员,建立临时党支部,形成由机关、社工党员,党务工作者,物业党员形成的支委会,共同管理群成员,做到及时沟通、正确引领、全情服务。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响应机制在前,建立“街道-物业-企业”三级响应机制,街道通过物业企业联合会向各楼宇物业发布信息和要求,再由物业建立每个楼宇微信群,发布收集信息,力争全覆盖、不遗漏、无死角,为应对大规模复工做好准备。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信息预判在前,根据前期扫码登记的大数据信息,将返京复工人员信息进行分类对应到各商务楼宇里进行密切关注。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明确责任在前。建外街道按照“四方责任”要求,与辖区139栋商务楼宇的76家商务楼宇物业公司签订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书,并下发防控工作指南,要求商务楼宇物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应对措施在前,准备应对预案,做好体温测量,消毒,和人员登记等措施,针对写字楼中午用餐,提前做好相关隔离措施。


打赢防疫战——朝阳在行动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