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退休了卻主動請纓“下沉”到社區 57歲的韋長春倒在抗疫一線

快退休了卻主動請纓“下沉”到社區 57歲的韋長春倒在抗疫一線

“老韋,這麼早?是不是又胸悶了?”

2月18日早上7點16分,江乾區信訪局副局長張靜接到老韋的電話,電話裡,卻傳來了小韋的聲音,“我爸爸沒了……”

老韋叫韋長春,今年57歲,是江乾區信訪局四級調研員。

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第一時間下沉戰“疫”前線,參與江乾區丁蘭街道建塘苑、趙家苑兩個社區防疫工作,以黨員幹部的堅守和擔當成為這個時代最勇敢的“逆行者”。

因多年積勞成疾且連日堅守一線,2月17日夜裡,韋長春在家突發心梗,2月18日凌晨不幸去世,因公殉職。

疫情一線

總見他走樓入戶的背影

1月28日,大年初八,韋長春到丁蘭街道建塘苑、趙家苑兩個社區報到。

“這裡我熟,我不上誰上。”趙家苑社區是回遷安置房社區,也是韋長春的民情聯繫點。

“韋師傅是做群眾工作的一把好手。”趙家苑社區書記周棟樑對他太熟了,轄區趙家花苑小區因消防設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已經癱瘓了三年。

“就是在他的跑腿對接下,區裡面批下來40多萬元資金,難題終於解決。”

丁蘭街道趙家苑社區防疫日記裡,記錄著韋長春一次次參與一線巡查、走訪和蹲點防控工作記錄。談起他,社區黨總支委員胡志深印象裡就是一支筆、一個本,還有那個走樓入戶的熟悉背影。

除了認真協助社區做好居家觀察管控、崗亭巡查、證件檢查、體溫監測和心理疏導等工作之外,面對居民群眾對嚴管嚴控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等“家門口”的矛盾糾紛,他立足本職、發揮專長,把糾紛調解、投訴回覆、來電處理等繁雜任務統統攬了過去。

尤其是2月13日杭州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中有丁蘭1例,2月14日杭州新增3例中丁蘭又佔了2例。一時間,“丁蘭成為疫區”的謠言四起,弄得人心恐慌。

要知道,疫情防控期間,丁蘭街道有580件關於新冠肺炎的信訪件,也是由韋長春牽頭進行解決和答覆的。韋長春利用他的專業優勢,耐心細緻地向居戶講解防疫政策,為居戶進行心理疏導,叫大家不信謠、不傳謠,指導丁蘭街道第一時間公佈確診病例的情況,向社區提供治理方面的許多意見建議。

用他的話講,“組織上派我來,又不是專門來聽好話的,就是來答疑解惑的”。

2月7日,張靜見老韋的最後一面,就是在趙家苑社區。“他說他有點胸悶,我說你要不要休息一下?我還想著幫他聯繫個熟悉的醫生,讓他趕緊去看病。他說不要緊,應該不是什麼大事……忍忍就過去了……”

後備廂裡

常年放著一個行李箱

兒子韋瑋和父親的最後一次通話,在2月17日晚上8點多,“因為我老婆還有一個月要生了,今天產檢,老爸提醒我們一些注意事項,讓我們保重身體……真沒想到,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他的聲音……”

韋瑋是採荷街道常青苑社區黨委委員、副主任,從大年初三起,每天早7點晚9點奔忙在社區防疫工作一線,準備防疫物資、登記外來人員信息、培訓志願者……

疫情暴發後,韋瑋和父親的交流僅限於每天晚上打一通10分鐘左右噓寒問暖的電話,這也成了參與防疫這大半個月來父子倆最溫情的片刻。

到了快退休的年紀,大多數人的工作節奏都逐步緩下來、慢下來,但57歲的韋長春卻依然鬥志飽滿。

28年的軍旅生涯,在他身上已經刻下痕跡。在張靜的印象中,韋長春是一個簡單而踏實的人。“老韋這個人很實在,跟他交流起來很簡單,從來不跟組織談條件、講要求,聽到最多的就是‘我來’,就像我們的老大哥一樣。”

信訪工作常常被形容為“機關第一難活”,他後備廂裡,常年放一個行李箱。“經常有突發性狀況,一個電話馬上就出發,時刻準備著出差。”

有時候工作時間不固定,他吃不好、睡不好,一有異動信息就要即刻出發;有時候信息不準確,他要多處溝通核實信息,微信步數3萬+是常有的事。

“老韋就是局裡的老黃牛,把最後一道關交給他守,我們都很放心。可惜……”江乾區信訪局局長陳天武的語氣,充滿了惋惜。

去年被評為江乾區擔當有為好乾部,區裡給每一位當選好乾部拍了視頻。

韋長春對著鏡頭說,他所理解的擔當有為是,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盡最大努力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那鏗鏘有力的聲音猶在耳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