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大的殘酷真相: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

疫情放大的殘酷真相: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


01

疫情是最好的放大鏡,放大許多人漏洞百出的生活,放大許多人的本性。

知乎上有個問題“因為疫情呆在家中的你們每天都在幹什麼?”。

有的人每天一本十萬字左右的書,從頭看到尾,照抄,寫讀後感。


有的人堅持鍛鍊,減了十五斤。

有的人堅持寫作。

有的人堅持規律作息。

……

我想,等到疫情結束,這些人還是會堅持學習,自律生活,腳踏實地,朝著目標前進。

疫情放大的殘酷真相: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


那麼,等到疫情過去,哪些人會成為被淘汰的人呢?

我想,許多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越是特殊時期,越能考驗一個人。

在混亂生活中營造自己的秩序,不給自己找藉口,做好計劃,堅持做該做的事。

這樣的人,即使做不了什麼大事,也能跟常人拉開巨大的差距。

當社會走得慢一點的時候,我們更要走得快一些。

而不是停在原地。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希望大家都有在逆境中前進的勇氣。

02

最近身邊的朋友的朋友圈,說是人生百態不為過。

還沒復工的朋友羨慕復工的朋友,因為至少還有工可以開。

可是復工的許多心裡也很忐忑,疫情結束,一定會有許多新的求職者進入勞務市場,還有大把大把的應屆畢業生。

到時候如果自己稍有差池,老闆隨時可以找到人替代自己,而且可能還更便宜。

疫情放大的殘酷真相: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


網上有段子說,公司最開始通知復工的日子一拖再拖。

最後,不推遲了,不用去上班了。

因為,公司倒閉了。

在別人身上是段子,在自己身上就是災難。

而現實是我身邊真的有朋友碰到了這種糟糕的狀況。

她在的公司沒倒閉,但是縮減規模了。

因為現金流緊張,老闆直接裁掉了一半人。

許多人可能這個時候已經完全懵逼了,畢竟誰能料到突然來這麼一出呢。

但她沒有完全就這麼算了。

懵逼之餘,她客觀地分析了一下公司的業務,意識到自己雖然不是特別必須的崗位,但是也不是完全不需要。

她跟老闆溝通協商以後,以兼職的形式繼續和公司合作。

這樣她至少保證不會完全零收入。

然後,她主動開始聯繫以前認識的一些編輯,說可以兼職寫稿。

她沒有就這樣打住,她同步主動開始投簡歷,優先挑選了可以視頻面試的公司。

現在,她在保證一部分兼職的收入的基礎上,已經陸陸續續面了幾家公司。

疫情放大的殘酷真相: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


她的經歷也許比不上許多大牛,但是,她的行動力已經強過許多人。

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過多的抱怨前公司和領導,而是優先考慮解決問題,用行動來緩解焦慮

疫情對每個人的影響是很現實的,職場殘酷,沒有人不可替代。

誰能在挑戰中找到機遇,誰才能等到明天。

03

疫情也暴露出來,許多人對職業毫無規劃,更別提什麼抗風險能力了。

這裡推薦大家去看一本書《遠見》,書裡提出了職場生涯三階段的理論,給出具體的方法和建議,手把手教你做好打造職業規劃。

疫情放大的殘酷真相: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

計劃趕不上變化,即使周全,也可能遇到職業危機。

作者提出,面對職業危機,走出職業生涯逆境的方法

1.利用好奇和探索的武器培養技能和經驗,建立起能抵擋不可避免的挫折的免疫系統

2.不斷尋找自己的理想,如果不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那麼就回歸人性;

3.確保你的信心是有根據的,如果你的失敗並不主要源於壞運氣,那麼就得采取行動,找出欠缺的關係或技能

4.不要讓驕傲阻擋了重獲新生的道路;

5.你可能需要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

6.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和真正的自我。

職場上沒有人不可替代,但我們依然可以提升自己。

有的時候,多掌握一點技能,焦慮就少一點。

比別人多懂一點,就走得遠一點,穩一點。

永遠在學習,永遠在路上,共勉之。

-END-

**關注樂閱(ID:lereader)公眾號,領取免費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