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與救護車的那些事之《急》

從事救護車生產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第十個年頭,救護車是特種車這行業的冷門,又是日常醫療板塊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這次新冠疫情N95、隔離服、負壓救護車等這些成為了我們每天都看到的關鍵名詞,這平時都很少聽到和看到的名詞,確是天天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幾天我一直都被一件事情纏著,就是前幾天接下了一份10輛救護車的訂單,需要在幾天之內交付;本來是可以交付的,但是採購方下訂單的時間晚了三天,以至於原本能交付的車輛被其他更早下訂單採購方將車輛提走。當收到前者訂單訂金的時候交貨時間只有5天,除去救護車底盤車輛到救護車生產車間剩下不到2天時間,恰逢大雪天氣,給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其實目前遠不止天氣和時間的影響;雖然我們在政府的支持下復工復產,但是這次疫情影響,我們零部件配套企業是沒法復工,還有人員的不足等等;要想完成這份緊急訂單,本來就目前滿負荷運轉的生產車間,要交付這10輛救護車是不可能的。

於是我們轉向其他合作企業生產,在確認配置後剩下交付時間只有4天不到,加上前面說的救護車底盤到生產車間,真正時間剩下不到2天,第一批車輛比約定時間晚交付了一天,就在我們佩服合作企業交貨速度的同時,其實結果已經註定失敗。

行業內目前都非常清楚救護車生產,不像別的產品可以流水線式生產,很多工序都是需要工人師傅純手工完成,而且對於這種特殊配置的負壓救護車,能熟練生產的工匠更是稀少。

按照一輛救護車的生產工序來說,不是人多就可以加快生產速度,不是緊急就可以省去很多工序,因為它是需要去救死扶傷,更是要保障車上醫護人員的安全和防護,所以救護車不僅考驗底盤車的性能,更加需要考驗醫療艙和整體改裝部分的功能。

一輛救護車的生產,需要從設計到排產多工種相互配合,交替工作,才能確保救護車順利下線;比如鈑金技師他需要給車輛內部和車身結構改造強度,需要在安裝儀器設備、擔架、醫護座椅、空調系統等等位置的加強鈑金處理;假如省去部分加強或升級車輛鈑金強度,車輛使用過程極有可能發生重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正常鈑金的工序至少需要一整天。

我們正常理解一輛救護車看到的是(如福特、奔馳、東風等),其實這只是救護車的原材料品牌;救護車屬於專用車,改裝生產時不能改變其底盤的車標,其實每輛救護車生產出來,最終都有它自己的救護車品牌(如江鈴全順牌、宇舟牌、廣通牌等);所以往往大家都知道底盤車的企業品牌,卻很少有人認識生產救護車的企業品牌,因為也不奇怪,全世界用來做救護車底盤的品牌車型並不是很多,而生產底盤車的車輛廠家並不是生產最終救護車的廠家;所以就算這次新冠疫情發生,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救護車也有屬於它的品牌;當然各個品牌的救護車也有各自的特長和專業水準,就像醫院醫學分科一樣,比如負壓型救護車就是針對傳染病,卒中救護車就是針對腦中風等等,當然這些專科救治的救護車生產時間可能長達3個月或半年以上時間。

前面講到鈑金技師,其實電氣工程師也是救護車生產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需要給救護車上的氧氣系統、醫療照明系統、220V電源系統、警燈警報系統、信息化系統、對講系統、負壓系統、設備電氣系統等等一步一步有序排兵佈陣;經過反覆檢查檢驗,直到全部調試通過後,確保整車的電路電氣安全。如果說發動機是救護車的心臟,那複雜的電路電氣就是救護車全身的血管組織,有一處安全隱患都會帶來致命的隱患。假如車上運送一名重症患者,突然呼吸機或生命支持設備斷電,突然的氧氣故障,那就是等於扼殺了本來就命在旦夕的病人,又如負壓救護車的負壓裝置故障或用不達標的負壓裝置,不僅僅對醫護人員以及駕駛員造成傳染,還會變成為道路上或人員密集的地方移動傳染源,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生產救護車如果想走近路想偷工減料,無非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是對社會的重大危害。

又如我們的上裝師傅需要給車輛做隔音、隔熱、防鏽、防水、醫用地板一二三多層鋪設、醫療器械櫃固定、安全帶、座椅、擔架、設備的固定裝置等等工序複雜,時間長(光醫用地板上膠和固定等待時間需要12小時以上),因為救護車本就是一個移動的醫療場所,所有的佈局應該合理、規範、在滿足基本的使用條件情況下,還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設計和人文關懷;小到一個安全扶手、手套盒、消毒洗手液、藥品儲備櫃、利器盒、防撞軟包,大到醫生座椅、醫療設備區域、器械櫃、病人區域、家屬區域都是需要上裝師傅的用心安裝和細緻的工藝技巧,才能保證為廣大醫護人員提供一個更好的醫療救治環境。

又如救護車的外觀設計師和貼膜技師,看似簡單的救護車外觀,其實它代表一個醫院、一個急救中心的形象、文化、還代表安全、代表神聖(因為它運載的是急需救治的生命),所以設計師和貼膜技師儘可能的設計和嚴絲合縫的裝貼出符合醫療機構的醫療規範,用最好的高強度反光貼紙(因為他需要為夜間救援提供更安全的警示),而且保持5年以上不變色、不掉色、不脫落的高質量車輛外觀標識和標誌,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職業精神去做到盡善盡美。

任何產品都離不開產品檢驗,救護車也一樣,每次救護車下線後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救護車檢測檢驗,從外觀到油、汽、水、電、底盤、設備、器械、警燈警報、消防裝置等等,有任何問題都需要再返廠檢查,99%的救護車下線後不可能1次通過檢驗,往往都需要1-3次的檢查檢驗,反覆測試後才能讓這名訓練有素、體格健壯的戰士奔赴他的戰場完。

所以我用以上簡單介紹救護車的製造,和複雜的生產過程,其實我真正想表達的是一輛合格的救護車、特別是負壓救護車是不可能在2天內生產出來,製造救護車的過程需要像養育自己孩子一樣細心,讓他茁壯成長,才能讓他肩負起重大的使命。

進入這個行業我始終秉承著”救一個人、就是就一個世界”的信念!

這次怎麼會犯如此低級的一個錯誤呢?相信很多的同行和客戶目前都在”急”,急著賣負壓救護車,急著買負壓救護車;其實對於這個疫情又有誰不急呢?所以都被”急”矇蔽了本質,更何況是負壓救護車本就是與普通監護型救護車不一樣,是更專業醫療要求、更高質量的專科車輛;在當今製造業全球化的今天,這次疫情多數零部件受各種因素限制和物流的影響,同時多數配套廠家無法復工復產,本就不可能一家工廠製造完所有需求的配件和配套裝置,更不可能夠在段時間內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如何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製造出更符合國人的救護車,特別是專科車輛,負壓車的急需是因為遇上了重大的疫情,而卒中救護車,創傷救治救護車,新生兒救治救護車,越野涉水救護車、高危孕產婦救護車等等,都值得我們反思,其實我國缺的不是普通監護型救護車,而是專科對症下藥的救護車輛。

對於這次失敗的教訓,更應該本著初衷、沉著冷靜,以儘可能的高效高質量用實際行動去面對這突發的災難,和本著應有的責任去幫助他人、幫助國家度過難關,研發更加能夠挽救更多生命的急救救治車輛。

急要有條不穩、急要紮紮實實、急要肩負使命!

救一個人、就是救一個世界!

謝華悠寫於決勝阻擊新冠疫情之際

2020年02月18日

第一篇:我與救護車的那些事之《急》


賣個關子,武漢市4輛層流負壓救護車作為武漢市最高安全防護的負壓型救護車,轉運第一例患者到火神山醫院,這也是行業最高標準負壓型救護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