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保山民众心手相连

一个个温情的小故事

串联起

全民抗疫的磅礴力量


防“疫”线上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昌宁县勐统镇小勐统社区位于凤庆县和昌宁县交界处,人流量较大,为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小勐统社区在村庄交通要道设立疫情防控卡点,需要有人24小时值守。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的昌宁县教育局职工刘红军主动请缨,参与24小时轮班值守。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刘红军对疫情防控卡点要求很高,坚持防控不漏“一车一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截至目前,该监测点共排查过往车辆509辆,人员849人次,劝返车辆60辆 ,劝返人员117人次,筑牢了第一道防线。刘红军表示,查得严一点,是为社区居民好,如果因为工作失误,造成疫情输入,那是真对不起父老乡亲。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为提高群众对疫病的防控知识,刘红军带领全体驻村干部一起,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入村组严格对外出返乡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疫情摸排筛查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累计排查省外返乡人员364人,省外进村探亲访友人员48人,全部做了详细登记和体温检测。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结合“大清扫 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刘红军在微信群号召爱心人士贡献力量,获得4吨生石灰粉的捐赠,用于村组道路、排水沟渠等公共场所消毒。与此同时,他还动员村民自发打扫家庭卫生,对房前屋后、圈舍、厕所等卫生死角进行消毒。


抗击疫情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一线有我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香料烟是小勐统社区的支柱产业,现在正是香料烟修烟、穿烟的季节。刘红军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很多农户家中劳动力没能返回,但抗击疫情需要全力打好“复产战”,现在,刘红军每天又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带领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尽可能的帮助村民农耕生产。


森林消防防疫线上“最靓的仔”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王书才是保山市森林消防支队的一名卫生员,在支队队医空缺的情况下,独挑大梁,担负起队医和卫生员的两项职责。从今年大年三十到现在一直没有休息过,每天都奔走在单位的防疫一线。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每天与驻地防疫部门沟通联系、了解疫情动态、上报防疫情况是王书才现在每天必做的工作。虽然家就在一百米外的地方,自己刚刚初为人父,但连日来,王书才硬是没有回过家一次。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这条近在咫尺的回家路是那么遥不可及。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鉴于森林消防工作的特殊性,王书才积极与药店协调采购防疫用品,将购买到的口罩、防护服、体温枪(计)、医用垃圾袋等一批批物资配发到基层一线中队,还为每个班级配发了一个喷壶、一瓶酒精,方便消防员使用。王书才表示:“和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们相比,我能做的就是把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用自己的坚守,守住第一道安全防线。”


保山市社会组织党组织

齐心携手抗疫情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保山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月9日,保山市川渝商会党支部全体党员来到隆阳区交警大队对辛勤战斗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慰问,带去了矿泉水、牛奶等,共计9000余元的慰问品,开展了一次特殊意义的专题党日活动。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疫情期间,保山市川渝商会还通过送货上门、药店免费发放等方式向社会捐赠了价值34万元的口罩17万副,向市人民医院捐赠各类抗疫医疗物资10万余元,并通过保山市红十字会定向向板桥镇捐赠防疫资金、物资共计30285元(资金25800元,物资价值4485元)。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保山市湖南商会党支部在疫情发生后,无偿提供了3个5间箱型活动板房支持瓦房乡、杨柳乡联合在沙瓦公路丁香河设立疫情防控检查站使用,还紧急调集了1000件24000瓶纯净水送到抗疫第一线。2月13日,商会又向一线执勤人员及志愿者、街道办事处捐赠了总价值8万余元酒精、袖套等。


保山市浙江商会党支部除了向防疫一线捐赠了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牛奶等价值4000余元的抗疫物资外,还向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一万多元的防疫物资。


第一书记和“最靓的仔”|来自抗疫一线的故事


疫情无情人有情!感谢所有为这场战斗付出的人们!感恩有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